1 | 2 |
一位投资者指出,交银180治理ETF或与此前发生的乌龙涨停事件有关而影响了其形象,受到投资者冷落。不过该公司人士认为,交投清淡主要还是与套利交易很少有关。
而一些ETF的设计对其表现也有着直接影响,例如海富通周期ETF,也有投资者认为该周期指数中中金融等蓝筹行业所占比重较大使得指数的周期特性并不十分明显,二级市场走势偏中性而代表性不足。
海富通基金人士认为,影响ETF基金活跃度的因素非常多,除指数的特征、基金投资运作情况外,还受投资者对未来整体市场、该指数走势的判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周期ETF运作时间较短,尚需时间获得市场认可。
也有观点认为,新成立的ETF整体成立规模较小、场内交易份额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流动性,2010年后新成立ETF的平均规模仅8.99亿元。
真创新才是硬道理
上证大宗商品指数涵盖了黄金、煤炭、石油、农产品等行业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类上市公司。本报了解到,国联安商品ETF在上市日即建仓完毕,上市仅十余个交易日,但在最近一周成交量明显放大,且日内波幅明显。
据了解,目前参与该ETF的主要交易者为机构,以折溢价瞬时套利交易为主。
“国联安商品ETF确实有一定的特点,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周期性比较强,主题比较契合现在的热点,正赶上市场上对大宗商品走强的预期起来。”上述券商人士称。
展恒理财研究员刘晶认为,华夏上证50、易方达深证100以及华安上证180三只ETF较为活跃,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指数具有市场代表性,且推出时间较早、知名度高,同时也与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关,这3只ETF是目前股指期货模拟现货组合的主要工具,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成交量明显放大,而易方达深证100ETF在去年底拆分净值大幅下降后成交量显著放大。
正是由于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且价格紧密跟踪净值,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入ETF基金的手续费较普通基金的申购赎回便宜很多,而对于大资金而言,ETF又兼具套利交易机会。尤其在2009年后,上交所、证监会和基金公司都在大力宣传ETF基金的发展,但是应如何衡量ETF的成功与否?
数家基金公司的回答均是:对于公司而言,能否带来规模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但一位产品设计人士称,发展ETF就是要提供透明的、流动性好的交易工具,最终还是要有市场需求、能够代表经济未来趋势、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才能带来规模。
“收益可以来自于指数标的本身的上涨,标的指数如果能在一定阶段内有较好表现,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即会出现套利机会而引发一级市场的申购而为基金公司带来规模;同时,ETF本身弹性较大带来的套利收益也是受益的一种。”上述人士称。
市场的检验证明,没有创新的ETF多数只能靠发行或联接基金创规模而成为一锤子买卖,“失去了最重要的流动性,ETF的发展就是死结。”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产品设计人士称。
但他坦言,“虽然目前产品通道多了,但是创新估计还是个口号而已,多数公司都是想着把产品总量做上去再说,做创新人力、时间成本都太高。”
由于国内一个指数仅能对应发行一只ETF基金,基金公司纷纷抢占几大市场代表性强的主要指数,或与指数公司合作开发指数,但其实随后发现的许多指数存在重合度。
例如,180治理、180价值以及小康、上证中盘都是以180指数为基础编制。再诸如上证中盘与上证中小盘,上证央企50、上证龙头与上证50,在投资者看来这些指数的差别化并不十分明显。而通常这其中仅首只或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对应的一只ETF会比较受关注。
不过,在国外,ETF也存在二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只不过由于使用做市商制度,不存在成交时的流动性问题。一位行业分析师介绍,一些基金公司会接着行情自己找一些 “做市商”活跃自己的ETF,可能是券商、也可能是大户或者私募,他们反复交易自身可以从中获得T+0等交易的收益,也使得该ETF活跃。
也有一位ETF产品设计人士称,目前许多新成立的ETF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或者是一些指数的行情未到,或者是其知名度有待提高。
上述券商人士还发现,刚刚上市的鹏华上证民企50ETF也有一定的特点,该指数具有自己独特的波动性,尤其是在前期中小市值股票活跃的行情中。而刚刚推出的招商上证消费80ETF虽还未上市交易也被一些机构所关注。未来,更多的真正带有创新色彩的主题或行业ETF或许能够ETF市场带来活力。
1 | 2 |
- 12只ETF大扩容 主要集中于深交所指数 2011-03-08
- 基金产品13年流变 2011-02-14
- 【报摘】中石化禁止柴油出口 2010-11-22
- A股资产规模最大的ETF将折分 2010-11-17
- IETF:建立共享、友好的互联网环境 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