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做空?股指期货当下迫切问题(1)
赵娟 欧阳晓红
07:03
2010-03-23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欧阳晓红 股指期货起航已进入倒计时阶段,A股将迎来“做空时代”。对于习惯了单边市的国内投资者,风险对冲管理、套利交易、杠杆投机交易等应用都是新“螃蟹”。

国内投资者真正准备好了吗?谁将是做空主力军?

机构观望

比起股指期货的快马加鞭,机构投资者尚在缺席当中。近日,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刚刚征求意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指引还是空白。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基金公司的影响主要涉及产品创新、投资应用以及风险控制,“股指期货的推出比预期要快一些,我们的时间表变得很紧,尤其是人才的准备。”泰达宏利基金公司总经理缪钧伟。

北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总经理称,“最好能有衍生品方面的实务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很强的定量和编程能力,但本土很难找到,海外市场上,华人在华尔街能够进入核心圈子的人也很少。”

易方达基金人士透露,公司已聘请一位原在华尔街对冲基金工作过的实战派人士担任指数与量化投资总经理。但许多基金公司对股指期货仅停留在研发阶段,原有的金融衍生品研究员或量化团队是主力。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对股指期货仅是抱着观望态度,多数未对股指期货做专门的人才储备。且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尚无成立股指期货投资决策部门的安排。

机构参与股指期货都被限制在仅以套保为目的,而对于追求相对回报的公募基金而言,基金经理们参与的主动性很小。北京一位基金经理称,“可参与的资金量很少,本身对净值的影响就不会明显,更重要的是,如果是看涨的市场下进行套保,相对排名的损失就会非常大,海外成熟市场套保能实现较好收益的案例也很少。”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决定选择保守——不参与。许多公募基金经理目前多数是这样的心态。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一旦政策允许,也只会谨慎参与套保,目前主要引进了部分具备期货操作经验的人才,并进行过期货知识专业培训等。

无论是从人才储备还是参与的主动性看,机构投资者似乎难以成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市场的主角。

大户逐利

根据私募拍拍网研究员杨志伟的调研,仅有11.11%的阳光私募已经开通了股指期货账户,14.82%的私募不打算开通账户,而选择开户的私募多数没有期货投资经验,且表示仅会常识性参与,或先开户再观望。

记者了解到,目前股指期货开户“冷清”,开户者中多数来自商品期货领域,其中一些开户者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经历不过2年。他们中很多人同时也投资证券市场,正是为了提前为股指期货交易 “练兵”而提前进入期货市场。

尤其是没有现货商背景的期货私募多数是做短线交易,市场敏感度高,对于股指期货有更大的兴趣。上海一家私募期货公司人士表示,会专门成立公司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北京一位资金过亿的个人期货投资者近期专门请人共同研究股指期货的套利模型,并进行了软件的改造,对股指期货磨刀霍霍。

北京一家获得IB业务资格的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称,“不愿意流失客户是开展IB业务的初衷,因此对开户不鼓励也不宣传。”他不认为IB开闸能为股指期货的开户带来明显增量,“一是门槛高,二是观望情绪浓。”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