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社保两大风向标投资内幕起底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加仓、减仓,再加再减,近期的A股市场正演绎一出投资国家队频繁换仓的图景。
一季度,保险资金增持82只股票,抛售55只,持有217只股票,险资运用实现收益433亿;而社保基金增仓126只股票,84%的仓位发生变化,持有181只股票。
近日,社保基金理事会董事长戴相龙透露,A股反弹,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逾150亿;但据其5号公布的年报显示,去年这一数据为 -393.72亿元,投资收益率-6.79%。
那么,资金性质不尽相同,但同被誉为资本市场投资“风向标”的国家队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与社保基金,在投资组合手法上,谁更胜一筹?
加仓?减仓?
“现在,投资者对市场比较乐观,但我们是客观的价值投资者,只看企业效益指标是否真的有所好转。”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可惜还没看到向好的迹象。”
因此,这家险企的策略是保持低于50%的仓位,灵活应变;其实他们在一季度时,已逢高减持获利。
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股权)2886亿元,同比增长40.55%。资金占比高出去年同期一个百分点,为9%。而据Wind数据统计,保险资金一季度加仓13.12亿股A股,持股市值比去年四季度末增加了197.6亿。
就此,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说,险资仓位增加与否,关键在于保监会的统计标准口径——是用成本计价还是公允价值?如果是前者,无疑险资增持了,但若是以市值计量,则很难说明险资在加仓,因为,同期的A股市场上涨愈30%,险资增仓1%不足以说明问题。
投资方向上看,银行股被保险资金减持,取而代之的是电力、化工、钢铁等周期性行业以及公用事业、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设备和黑色金属等行业。
尤值得一提的是公用事业,在此期间,作为保险资金配置的重点行业,诸如国电电力、国投电力、新增的城投控股及宝新能源等,增持量均在1000万股以上。这其中,集世博概念与“两个中心”概念于一身的上海机场最受保险资金的追棒,共计增仓3403.82万股。
与此同时,诸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深发展等金融股被列入了保险资金的减持范畴之中,合计减持5亿股;房地产股则被减持了4986万股。
但这并不具备投资示范效应。上述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说,业界担心银行的信贷风险,竞相减持金融股;不过,当银行的利差预期确定之后,且现在的估值较低,反而是利好;因此,看好银行股,包括最新销售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亦颇具增长潜力。
与其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新华资产管理公司与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等人士。
据上市公司的季报显示,这一时期社保基金共增仓126只股票,有108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行列中首次出现了社保基金;且换仓频率极高,84%的股票仓位出现了变化,仅29家仓位保持不变。就市值看,一季末社保基金持有181家公司流通市值合计151.05亿,而去年四季末持股市值合计102.06亿元,环比增加48%。同期的保险资金则持股217只,持股市值717.7亿,环比增加38%。
保险资金与社保基金持有的证券品种数在一季度的变动量,前者为26只,后者25只,颇为接近。
投资方向而言,社保基金与保险资金“口味”相似的有公用事业、机械设备、化工、钢铁业等。如新建仓力度最大的社保基金110组合,其在一季度持有包钢股份3445.33万股,成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持有津滨发展2427.62万股,为其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资料显示,在社保增仓或建仓的126只股票所属行业中,涵盖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及石油化工等,批发零售、房地产、电力股亦分别被9家社保基金组合看重;而交通运输、医药生物、钢铁行业股等亦纳入了社保的视野范畴之中。
不难看出,两投资国家队的投资方向,目前比较趋同,策略也颇为一致:短线操作,见好就收。“这正是包括国家队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频繁换仓的原因所在。”业界人士评价。
反向操作还是追涨杀跌?
其实,两投资国家队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加减仓”操作,某种意义上,均受制于动态“资产组合配置目标”。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透露,其投资思路是,并非上证综合指数点位越高减仓越多就好,而是取决于风险调整之后的收益。
其逻辑是,保险资金的成本可基本预测,说明投资收益目标是明确的,便能把握好风险——期待5%的回报,就只承担5%的风险;这意味着,如果保险资金的成本只有3.8%,那么,其投资收益达到5%或6%即可,等于资产组合有了目标。
这样,在资产组合的设计中,便可预测股票收益占15%,存款2%、债券3%等;险资按此配置标准制定的投资模型,去具体操作,风险可控,而无需去追求像基金般的高投资收益目标。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资金投资专家徐高林教授说,险资在此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中的资产配置数据说明,其投资策略基本属于恒定倍数组合保险战略。
换言之,该战略对组合价值设定一个底线,实际价值超出底线越多,则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就可以越大;反之则要减仓高风险资产、回归低风险资产,以保证组合的市值不跌破下限。
有意思的是,社保基金却有一套反向的纪律性再平衡操作法则,旨在使股票投资比例在资产配置目标区间。即当市场大幅上涨,其股票投资比例,较大偏离了资产配置的比例区间,使之整体风险超出资产配置计划要求的风险承受水平,便需要通过再平衡操作来降低股票投资比例。
但理论上,截至目前,股市上涨幅度逾60%,市值大涨,按照上述投资法则,现在的社保基金或许应该减仓了。
单就去年的投资水平来说,两投资国家队不相上下。王小罡称,社保基金去年投资收益-6.7%,与保险资金全投资收益的-5%至-9%较为接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光计入净投资收益与总投资收益不够完善,应把可供出售的资产浮盈变化也计入其中,即全投资收益率计算法。
“因为,如果只看总投资收益或净投资收益,某种程度上,可以调控业绩,如浮亏仓位数可‘藏’到可供出售的资产中,从而掩饰亏损。”王小罡说。
但一位官方人士表示,无论从风险控制还是专业操作水平而言,对市场“踩点”很准的保险资金都要比社保基金略胜一筹。因为,商业保险更注重即期的投资利润,加之上市公司有股东回报压力,因而投资风格上更为谨慎,且战略投资组合优势较社保基金明显。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
- · 蓝筹股引领反弹 大盘强势补缺 | 2009-11-25
- · 中国海外最大天然气厂将向国内输气 | 2009-11-25
- · 前美国驻华大使雷德效力方风雷 | 2009-11-25
- · [收评]主力护盘明显 宜轻大盘重个股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