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季报隐现混业“钱景” 平安、国寿路线之辩(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蔡志杰 在中国平安(SH:601318,)混业经营“钱景”初显的一刻,中国人寿(SH:601628)仍在坚守保险主业特强的战略。
10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平安)公布的三季报显示,1-9月集团其他业务收入飙至45.99亿,同比增幅306%。而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下称:中国人寿)的这一数据为11.85亿,同比负增长3%。
但就保险主业而言,中国人寿三季报颇为亮丽,其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7亿,同比增幅51.6%,而营业利润同比大增97%,达252.3亿。
三季报所呈现出的收入格局差异背后,是两家保险巨头迥异的发展战略格局。
国寿的担忧:负增长
“这是一份让投资者与股东都满意的财报;惟一的担忧可能是负增长。”一位中国人寿高管对本集团公司的三季报评论道。
受益于资本市场向好,以及总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中国人寿寿险业务利润率显著上升,前三季度赔款及保户利益占比为80.4%,低于去年同期的84.1%约370bp,这使得寿险业务毛利率提升370bp至19.6%;前三季度综合费用支出占比为10.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bp,致使其寿险业务净利率上升390bp至9%。
中国人寿三季报显示,总投资收益率 4.71%,高于去年同期的3.15%和上半年的3.27%。不过,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估计,中国人寿第三季度的总投资收益率约1.44%,全投资收益率估计为-0.14%,而“股市疲软和债市到期收益率上升”是其第三季度投资业绩黯淡的主因。
这或许会给中国人寿未来的利润率打折扣。在承保利润普遍受到中介代理商挤压之际,利润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收益,而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又不可能总是牛市,因此,某种程度上,保险公司颇有些“靠天吃饭”之意。
此外,数据显示,国内准则下,中国人寿每股净利润 0.70元,同比增长 51.6%,其中第三季度每股净利润0.21元,同比增154.6%;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5.24元,较去年底每股4.77元增长9.8%,较2009年中每股5.37元下滑2.5%。
王小罡认为,第三季度每股净资产的下滑,原因也在于第三季度A股市场下跌,如沪深300指数下跌5.1%,同时债券到期收益率上升显著,五年、七年和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上升41bp、36bp和23bp,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上升44bp、39bp和43bp,意味着债券价格普遍下跌2%-6%。“在此背景下,第三季度净资产下滑2.5%是正常的。”他说。
不仅于此,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372.64亿元,同比下滑4.6%,已赚保费2354.34亿元,同比下滑4.7%。而王小罡预计其全年保险业务收入与已赚保费同比跌幅将收窄至 2%左右。
但上述中国人寿高层对于净资产下滑的另种解释是,业务结构调整导致的总资产规模增幅放缓。至于保费收入的负增长,这位人士表示,在去年保费收入增幅50%的基础上保持正增长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何况今年情况很特殊——业务结构调整转型。“因此,即便年底出现3%左右的负增长已属不易。”
平安的幸福:利润多元化
然而,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平安身上却显得轻松很多,其多元化业务板块产生的利润贡献日益显著,如旗下证券、信托、银行业务的业绩助推了其净资产的正增长。
中国平安三季报数据表明,其非保险业务毛利为96.70亿,同比去年的57.96亿,增幅达66.8%,尤其是其他业务收入为49.44亿,同期相比增幅高达306%。
“平安业已进入高级阶段的混业经营格局。”对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教授说。
显而易见,摆脱去年投资富通损失阴影的中国平安已步入混业战略的“幸福时光”——收购深发展正酣,银行业务利润贡献不菲,“一账通”业务布局井然。
不过,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坦言,平安的长期战略是由投资、银行和保险三大支柱组成,目前状况显然是保险业务过大,而其他方面相对不足。比如目前平安银行在集团资产占比约为20%,贡献的利润则仅有10%至15%,远未达到与保险、投资“三足鼎立”的目标。
1 | 2 |

- · 南非Discovery集团拟认购平安健康险新股24.99% | 2009-12-02
- · 全国供销合作社改革路线图出台始末 | 2009-12-01
- · 供销合作总社首次公布改革路线图 | 2009-12-01
- · 《打败局》、《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四川大学励志主题演讲 | 2009-11-27
- · 网易公布三季度财报 丁磊直言魔兽面临不确定性 | 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