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期货背景交易员提前就位 险企绸缪股指期货(1)

订阅
09:48
2010-01-31
欧阳晓红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本报获悉,近日证监会正式问询保监会,征求其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意见。

截至目前,几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未接到相关调研通知。但据悉,部分保险机构已早做准备,如在不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就配置了有期货背景的交易员。

保监会的想法是,有别于严禁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的强硬态度,尽管保监会对“是否参与,何时参与”等没有明确表态,但正考虑着手研究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相关管理办法。

“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者都是有利于化解保险资金配置风险的一种风控管理工具,但如何操作还需做很多具体的研究工作。”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说。

机构投资者的选择

作为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保险资金的话语权与日俱增。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保险资金投资收益2141.7亿元,收益率6.41%,投资总额已达3.7万亿元,2009年前11个月,权益类投资6524.9亿元,其中股票4016.6亿元,基金2508.2亿元。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说,理论上,股指期货推出后,保险资金是非常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但保险资金如何入市,如何操作,取决于保监会的政策,还需要证监会与中金所去做协调工作。

他透露,股指期货开户很可能在春节后第一周启动,今年四五月间正式推出。胡俞越曾帮助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编写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手册。

数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市场运作机制有待完善,股价与大盘走势波动较大,利用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规避股市投资风险非常有必要。可问题还在于,大多数保险公司并不清楚股指期货的游戏规划。

一家寿险公司资金运用部人士说,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无法分散的系统投资风险后,长期来看,还能让保险公司设计出低风险、高回报的多元化保险产品。

日前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调研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时亦指出,需加强资产管理与承保业务的协调,以产品为基础构建投资组合,建立保险产品设计、销售和投资的协调机制。

不过,“即使允许参与股指期货,监管层的思路也是套期保值,对冲风险,决不允许套利投机。”一家保险公司人士称。

不过,他估计,监管层可能会在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后,才会放行;考虑这二者都是高杠杆业务,监管部门需要平衡诸多风险与收益。

胡俞越也认为,如果保险资金进场,第一步应该是先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待市场时机与投资能力成熟后,才能介入套利交易。

原则上,若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保险公司需要与期货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考察,选择一家期货公司签约进行交易。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