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2004年至2010年8月,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 8859.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资金运用收益稳健增长。”
这是9月27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一份投资小结。
一位保险资金管理公司负责人说,此次会议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全行业大会,极具风向标意义。
用吴定富的话说,目前,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基本全面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金融业中投资领域最为广阔的金融机构。
也因此,如何提升投资能力成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二八”资产配置框架
虽然,保险资金配置早已走出“存款”为主的困境,但仍走不出“二八”资产配置的“定律”,即固定投资占八成,权益权加其他占两成。
据了解,截至2010年8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4.3万亿元,是2003年的5倍。其资产配置结构为:银行存款占29.7%,债券投资占50.5%,权益类资产占16.9%,其他投资占2.9%。
而纵观此前保险资金走过的路,会发现其走的一条是存款占比逐渐下降、几近“多元化”的投资路径。
譬如,在适应市场高速增长的大前提下,根据保险负债的期限和结构,保监会通过投资政策引导公司调整资产结构,化解配置压力。2004年以前,保险资产配置以存款为主,最高占比超过80%;2005年一季度,债券占比首次超过存款,上升至50%以上,存款占比降至30%以下,同时基金、股票投资占比上升;2006年以后,保险资金运用分散化、多元化趋势明显,逐步扩展到境外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股权投资等。
如此,从2004年至2010年8月,保险机构交出了一份“实现投资收益 8859.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的成绩单。
殊不知,靠 “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这两条腿走路的保险公司经营,后者仍然是保险业主要利润来源;而投资收益中,近20%的权益类投资又创造了80%的投资收益;因此,某种程度上,保险行业还是在靠“天”吃饭——资本市场好,经营效益就好,其收益情况取决于权益类投资贡献。
以2007年为例,2007年保险业权益类投资收益就有2057亿元;投资收益率达12.17%,几乎是用20%多的资源获取了近80%的投资收益。
业界分析人士曾指出,就占比达80%的固定资产投资而言,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方面仍存在错配风险。如我国寿险资金来源中,20年以上的资金约占48%,5年-20年的资金约占25%,5年以下的资金约占27%。显示,资产与负债久期差在10年左右,错配风险较高。
不过,随着新资金运用渠道的“全面打开”,如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资金运用投资新政,保险资金不动产管理办法与股权投资管理办法等新政,都为业界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打开了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吴定富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重要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认购银行发行的次级债,投资规模达到发行规模的40%以上。此外,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京沪高铁、上海世博、南水北调、南方电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等,显示在投资领域,保险资金的话语权日渐得以提升。
下一步的新政
数据显示,目前,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全行业80%以上的资产,超过70%的保险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其中有10多家公司采取资产管理中心模式。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的集中专业运用,锻炼和培养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资金运用专业人员由2004年的2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人。
就此,吴定富表示,这显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还要推动推动保险公司实行委托、受托、托管三方治理模式,建立协作制衡、相互监督机制,保障保险资金运用安全高效。
据了解,目前,近9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托管机制,保险资产托管规模超过2万亿元,托管资产种类由股票扩大到债券、存款、基础设施、股权等资产。
对此,吴定富指出,要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的制衡机制,引导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内控执行力,强化对保险资金运用人员、岗位、权限的约束和监督,严格界定投资业务前、中、后台的岗位职责,实现投资决策、交易、风控的相互分离。
吴定富表示,下一步,还要加快推进资产托管制度。制定发布《保险资产托管管理暂行办法》,督促保险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产托管。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开业前必须建立资产托管制度,提高保险资产运作透明度。
此外,根据监管和市场需要,制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办法,以及保险资产配置、资产管理产品、资产风险分类、衍生产品交易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健全以投资能力标准、偿付能力约束、投资比例制约、托管机制规范及资产认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联动监管机制,对公司投资行为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和全面风险监测。
事实上,目前“两手抓”的保监会做的是两件事:一方面,针对不断拓宽的投资渠道,对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创新型投资业务制定能力标准。另一方面,又针对资金运用专业化趋势和风险防范的要求,对受托第三方业务以及技术系统、业务流程等制定基础性能力标准,推动保险机构提升投资能力。
无论如何,“各保险机构要把提高投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吴定富说。
- 期指交易量创5个月最低 波幅太小投机资金离场 2010-09-29
- 连云港:230亿的马与1300亿的车 2010-09-29
- 经济面资金面纵横交错,机构寻找债市方向 2010-09-28
- 周年现形:创业板4成公司项目未达标 2010-09-20
- 险企遍洒英雄贴 2000亿巨资觊觎股权投资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