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保费增速大滑 险企纷纷“被动”出招(1)
肖君秀
2011-04-25 08:10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肖君秀 一季度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今年前3个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6%、11.5%和13.7%,但与去年同期增幅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谈及今年保险发展,“总保费增长还是可以的,但是增长势头比去年说可能差很多。”某保险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如此评价。

面对新保新政影响、增员瓶颈等整体大环境下,申银万国保险业研究员孙婷认为,前几年保险公司高歌猛进的主动进攻强势已成过去,保险公司更多的是被动调整。

同比增速下滑

保险行业环境已起变化,保费增长的速度下降几乎是每家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现实,是想办法保住质量牺牲保费规模,还是顾及保费规模忽略质量?在保险公司看来这永远是一道不能两全其美的难题。

中国人寿1至3月份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11.5%,较去年同期增速14.1%下滑2.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12.4%的增速下滑不到一个百分点,基本持平。保费收入环比来看,其1至3月份保费环比较1至2月保费增长2.2 个百分点,3月保费收入环比增速明显。

平安1至3月总保费收入为860.98亿元(按旧会计准则),同比增长27.51%,与去年同期38%的增速相比下滑近11个百分点。不过,其3月份保费收入为282亿元,环比增长22.75%。

对于上述两家险企3月份保费收入环比的增长,兴业证券保险业研究员曾素芬、张颖认为,中国平安3 月份推出一款趸缴型保险产品,成为冲刺保费规模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当月实现寿险规模保费202 亿元,单月同比增长44%;中国人寿由于在2 月份即开始了产品期限结构的调整,主要销售3至5 年缴费期的分红产品,使3 月延续2 月以来保费增长改善的趋势。

太保在一季度保费出现了月度环比下降的趋势。公司1至3月保费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3.71%,较去年同期58.2%的增速下滑超40个百分点,其中表现为公司寿险增速大滑,1月公司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1.46%之后,但2月、3月寿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04亿元,环比1月均出现了下滑。曾素芬、张颖估计为公司产品结构所致,其或在3月仍是以较长交费年限的期缴产品为主。

一位接触过三家公司高层并对公司产品结构颇为了解的人士称,“中国人寿新单还可以,把产品做短了期限,偏向3年期为主;平安产品以3至5年期为主,但3月份做了趸缴。太保产品期缴稍微偏长一点。”

在银保压力和增员瓶颈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人寿采取了偏向维持保费规模的考虑,平安在3月也同样为保规模而大销趸缴产品,而太保的策略却不一样,坚持缴费期限较长的期缴产品,但代价是牺牲保费规模的增速。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