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DII巨亏缘起“人祸”渣打“受贿门”追踪(3)
“以2008年年中销售的‘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为例,该产品收益表现是由名为‘动态回报投资MAL-I08034E’——股票挂钩结构性存款,以及 ‘代客境外理财计划QD-SN08031P’——投资于‘美林一年期组合挂钩结构性凭证’这两款产品共同决定的。这种基本看不懂的产品让不少客户赔得很惨。”
“我们每周都会开理财产品分析会,不但对自家行的产品风险、‘卖点’评价,也会对其他外资行上一周所发的产品进行评价,有些产品确实比较差,从产品特性、挂钩标的上就能看出,这样的产品风险很大,基本赚不到钱。我们都叫这种产品‘烂苹果’。”
渣打银行北京的这位客户经理告诉本报,“我们内部也讨论了一些产品设计的问题,觉得比较蹊跷。客户经理们的牢骚都比较大,有些产品明显设计不合理,今年以来海外市场回暖明显,一些QDII产品净值在去年大跌基础上回升明显,可仍有一批产品现在净值还亏着60%-70%。更奇怪的是,一些理财产品每月一到赎回日就下跌,而在赎回日前后几天都是涨的。我们根本没法跟客户解释,只能挨骂。”
一位已离开渣打的职员还曾在2008年与范某发生过冲突。那段时间,渣打的QDII亏得很厉害,范某在私人银行推不动他的产品,就过来向客户经理解惑答疑。但是,他对好多产品的问题都不正面回答。
“后来我当场就发火了,直接冲他喊,‘你能设计出什么结构,设计出的破QDII就那几个类别,而且只和美林一两家投行合作’,我当时就觉得有问题。”这位渣打离职人员告诉记者,“渣打的行长们都逼着客户经理卖QDII,因为QDII提成高,我觉得这跟我的职业道德严重背离,一怒之下就辞职了。”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不断深入,渣打很快成为在华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大户,并引起了一系列客户投诉纠纷。
这种情况下,渣打的个人银行产品平台开始收缩,众多激进型理财产品很多已经不再发行,取而代之的是100%保本型和风险性更低的产品。
尽管去年以来已有不少投资者针对投资渣打理财产品中出现的亏损问题提起了诉讼,但均以证据不足为由等被驳回了诉讼请求,维权道路仍艰难。
去年以来,在中国内地不断爆出因衍生品理财而产生的大量纠纷。其中就包括引起国资委高度重视的众多央企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
根据海外集团的数据,今年全球投行在中国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减少了大约75%。对于这些“永远都不会有人真正弄得清楚的”衍生品理财,应慎之又慎。

- · QDII再开闸遭遇迪拜危机 或引短期波动 | 2009-12-03
- · 郝康:迪拜债务危机不影响国内QDII | 2009-12-01
- · QDII缩水 | 2009-11-30
- · QDII Losses Tied to Alleged Corruption Scandal at Standard Chartered | 2009-11-23
- · QDII第二轮出海潮:易方达领衔 | 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