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两者均不是,2000亿美元只是中投对财政部的负债,中投公司现在面临了巨大还本付息的压力。”张明说。也因此,发行特别国债的“中国式注资”,直接垫高了中投的资金成本。“还本付息”的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伴随在中投前进的道路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苗迎春撰文指出,考虑到需要支付的债券利息(年利率为4.5%)以及当前人民币年8%的升值率,中投年收益须高于13%,否则财政部将面临财务亏损。此外,中投在寻找支持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将比富裕国家的基金承担更大的责任。
虽然中投在对外投资上肩负多重责任和压力,但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上也不得不仰仗于国际的大投行。
据接近中投的人士透露,中投已完成的多笔交易均出于国际投行们的推荐。“中投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与国际投行打交道,因其能带来很多投资项目信息。”这位人士表示,“但不好说多大程度上听取国际投行的意见。”
但上述人士指出,从中投方面看,国际大投行不会‘蒙’它——否则只能做这一单业务,因为中投资金多,还有大量的业务要做。
“但是,假设去年全球股市涨幅50%,而中投去年在公开市场的投资收益只有10%。这里可能有选股不对,或时机不佳,但要把所有因素加在一起,恰是投行推荐的结果。”这位中投接近人士说。
那份投资清单里透露,中投去年的14笔投资项目的财务顾问中,出现了诸如摩根斯坦利、高盛、JP摩根等国际大投行的身影,而与摩根斯坦利的合作最为密切。
就此,中投方面认为,具体到专项的投资项目,中投会逐单聘请国际投行作为财务顾问,不会固化。中投对项目自有一套内控标准体系,方方面面都会进行尽职调查。内部也会多次进行会议讨论,走投资流程。
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中投的投资动作确实显得过于频繁。据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在两会期间透露,中投绝大部分的资金已经投出去了,且投资收益为两位数。虽然汪认为,中投的业绩无法以一年到两年来论成败。
不过纠结的是,国家财政决定是否给中投注入新的资金取决于中投的业绩表现。
- 探底中投第二份年报 10%投资收益率并不... 03-20
- 中投资源投资成重点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