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资产保利润上海国资公司怪异“瘦身”(3)
张勇
2010-11-18 07:14
订阅
 1  |  2  |  3 

迷茫战略

2009年年底,国资公司向其股东国际集团上报了“推进国资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方案”,大致内容为确定国资公司打造成为以市场化导向为主的综合性投资和资产管理平台,其投资方向为以金融行业为主要投资领域,并兼顾相关产业。

国际集团投资管理总部于今年1月中旬代表国际集团回复称,经过总裁办公会议审议,原则同意上述方案的总体思路,并希望进一步形成具体的专业性方案。同时,要求国资公司逐步退出非金融资产。

在此批复之后,国资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拟定了16亿元的相关投资计划。但矛盾的是,今年6月份,国际集团投资管理总部、金融管理总部和财务管理总部联合向国资公司发出通知,指出国资公司“原则上金融资产类投资额度最高不超过预算内合并净资产的30%”。

国资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表示,“实际上,国资公司目前的金融类资产已经占净资产的80%,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通知”。

国资公司还面临的更大问题则是在人事上。“在两家公司重组后,国资公司的干部基本没有进入到国际集团的中层。”知情者称,此前上海国资系统另一个大重组行动中,大盛与盛融的合并则基本上是平均使用干部。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