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芸 正值20岁的中国期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严厉的管控风暴。
7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大宗商品期、现货价格“发飙”,CPI随之疯涨,再也按捺不住的管控重拳,一记一记地砸向了期货市场——提高保证金比例、增收手续费、防控 “异常交易”,甚至取消了交易所向期货公司返还手续费的行业传统。
国内商品期货诸多品种成交量及持仓量锐减,期货市场迅速降温。在调控成效显现的同时,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却被“殃及”。
鲜明的矛盾正在期货市场中演绎:一方面,是我国商品期货2009年成交量跃居全球第一,期货市场正处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阶段;另一方面,高昂和多样的费用、支出等成本,令不少期货公司在生存线上风雨飘摇,本来股指期货上市带来的一线生机,又被近期遏制商品投机的一系列措施“误伤”。
“明年期货行业会面临严冬。”一家期货公司总经理说。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期货公司生存困境的背后,是期货行业不同元素之间关系的扭曲。“大监管、大交易所、小期货公司的格局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短暂的翻身
倪志伟近日消瘦不少,作为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总经理,他近来在全国各个营业部间奔波,不断地在支出单上签字。而让他焦虑的是,这两天公司收上来的手续费却减少了。
像所有期货人一样,倪志伟原以为2010年是期货市场的“幸运年”,股指期货上市,几个新商品期货品种也因市场追捧而交易量大涨。出乎意料的是,由于各项经营成本,公司利润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雪上加霜的是,11月中旬,三大商品交易所跟随中国金融交易所的脚步,纷纷出台管控“异常交易”的文件,其中都对日内短线交易量有一定的要求。“交易所‘窗口指导’的时候说,如果期货公司不能控制客户违规超量操作,来年的分类监管评级就会受到影响。”倪志伟说。
- 招商期货:国际油价将继续上行 原油计价体系或重建 2011-02-25
- 【市场观察】收评:缩量反弹 多头酝酿东山再起 2011-02-24
- 原油期货创新高 欧亚市场多数下跌 2011-02-22
- 证监会批准铅期货交易 将在上期所挂牌 2011-02-18
- 沪铜伦铜双双高位回调 上涨格局或不改 201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