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家公司半年签单近千亿(1)
1 | 2 |
经济观察网讯 两天前,许继电气和五矿发展同时披露签订大额合同消息,合同金额分别为2.81亿元和10亿元。二级市场给予积极反应,两只股票当天上涨4.97%和6.82%,这只是今年上市公司不断发布合同订单的最新写照。据本报信息数据室最新统计,上半年共有52家公司公布各种重大经营合同,合同金额共计936.63亿元。
“大单”喜报不断 国内国外兼收
自今年1月5日中材国际披露金额达25800万元的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以来,有关公司获得重大经营合同的消息就不断见诸报端。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52家上市公司公布对外签订重大合同或中标83起,涉及金额936.63亿元。其中金额最大的当属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杭萧钢构,其与中基公司签订的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合同,标的金额344亿元,再加上该公司在国内的两份合同,总金额达到347.54亿元,为所有公司订单合计之最。合同金额排名其次的是中色股份,为30亿美元。而获得合同最多的公司则归属中材国际,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该公司共披露10份重大合同,每个月都有订单入帐,涉及金额56.26亿元,不仅合同数量最多,标的金额也排在第四名。
值得一提的是,从披露的经营合同分析,海外合同格外醒目。据统计,共有25家公司获得海外合同36份,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820.25亿元。合同数量接近所有披露数量的一半,而金额则占到了87.57%。且不论比较特殊的杭萧钢构天价订单,其他金额较大的公司还有中色股份30亿美元,北方国际9.14亿美元,中材国际近5亿美元。海外合同的激增体现了我国国际竞争力,以及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能力。
订单奠定公司长期发展基础
据统计,52家喜获重大经营合同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发布中期业绩预计,全部报喜,其中10家预计大幅增长或略增,2家扭亏。分析业绩增长的原因,却大都与当期订单无关,如中材国际和长征电器,业绩增长主要在于合并范围的变化。
根据订单执行的年限分析,52家公司当年产生效益的合同金额不到30亿元。虽然所订合同短期效益不太明显,但无疑为相关上市公司今后数年的经营发展埋下了种子。如合同数量最多的中材国际,大多数在未来的一二年执行,确保公司未来两年的经营潜力。又如宝钛股份签署了为期十五年的钛材供货合作协议。最极端的例子是杭萧钢构,合同金额是公司2006年主营收入的近20倍,一旦成功执行,至少未来10年的业绩有所保证。长期稳定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合同,有效避免了未来业绩变动的不确定性。
1 | 2 |

- · 上市公司半年报 | 2009-08-07
- · [专题]上市公司半年报剖析 券商表现最好 | 2009-08-07
- · 超预期行业? | 2009-08-06
- · 何处寻找超预期行业? | 2009-08-05
- · 中国南车再获24.6亿元大单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