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机构巧用美元“魔环”A股借升值概念起舞(1)

订阅
2009-11-02
黄利明 赵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利明 赵娟  十一长假之后,面对信贷减速而陷入低迷的A股市场,借复苏之势,国内机构从防通货膨胀起始,进而在市场上开始鼓吹“人民币升值”概念。地产、有色金属等资产能源类股票随之有了一波很好的涨幅。 

这似乎与本月初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交相呼应。 

然而,事实上,此时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尤其是出口情况好转的当口,人民币升值对此将会是很大的打击。基于此,从商务部渠道出来的消息也承认,短期内保出口是重中之重。 

多位机构投资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概念只是部分机构寻找新投资主题的试探。一位证券业内人士直言,A股市场在创业板开板之前,在这个没有市场主题的时期,事实上,正是一些机构利用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对短期A股股市的概念炒作。 

机构吹升值风 

其实,十一长假之前,市场还弥漫着一层调整气氛,基金仓位已经连续6周下降。而自10月份开始,机构转向乐观,并由之前的缓步减仓转而谨慎加仓。 

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马骏表示,近期跟一些基金经理交流后,确实发现大家整体看好,而且仓位有所提升。 

从9月底开始,申银万国的投资策略团队奔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进行秋季策略路演。他们发现,9月末多数投资者担忧2700点的支撑力;10月初,不少投资者怀疑3400点的可行性;但在10月19日-23日的那一周,已有部分机构建议申银万国,应明确提出创新高的口号“只看3400点未免太保守了”。 

机构加仓的大背景在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再次落入机构眼帘,并将此与热钱流入相结合成为流动性充裕的新支撑。 

国金证券分析师徐炜向记者表示表示,虽然国内政策出现一些转变的信号,但在经济信号仍然强劲恢复的背景下,在初始阶段市场对此反应较为平淡;市场在10月找到的驱动力是美元的贬值,国际资本流入,以及进而引发的本币升值预期。短期市场仍然会受到这一线索的驱动,但随着时间推移潜在的变化风险同样值得重视。 

10月19日之后,券商研究机构也在开始陆续出具相关报告,至今有10篇左右。中投证券就在其给客户的《中投金理财》报告中指出,操作策略方面,近期可重点关注受益于通胀预期、美元贬值的房地产、金融、有色等。 

中金公司认为,这些均反映了国际短期资本可能重新流入中国。他们预计,剔除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三季度不可被解释的资本流入或超过500亿美元。 

根据日信证券统计,2009年3月份以来,由于A股市场与地产价格持续反弹,美元加速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加大,热钱再度返回中国市场。据wind统计,2009年3-9月份,月均流入速度为313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1-5月份的峰值。 

因此,中金指出,四季度至明年初,行业配置上将逐步由消费等防御性板块转向资源类(有色、煤炭、农产品等)及资产类(金融、地产等)板块、盈利复苏确定性提高的中游板块,另外也包括全球复苏受益的航运板块。 

“美元”魔环 

10月的最后一周,“美元”成为基金经理圈讨论最多的话题。 

前期美元持续走弱,油价创出年内新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此,资产价格上涨卷土重来的逻辑重新在投资界流行了起来。“有一个说法,公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经理,都增加了金融、地产、煤炭等资产资源品的配置。”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