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寻底背后 政策调控主线暗伏(2)
张勇
06:16
2010-07-09
订阅
 1  |  2 

“狼来了”

而在股市依然跌跌不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此轮大跌背后的真正原因。

“中国经济需要转型是十年前就已经为人所熟知,但长期以来却没有真正的实施。”王成说,如今真的“狼来了”,2010年4月份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在保增长的前提下,股市充分反映了调结构的预期,而在此之后,调结构本身带动经济寻底,这个底部是一个必然的底和真实的底,这个底是以新经济因素主导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

4月中旬开始地产调控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一次,而在此前后,政府对落后钢铁产能淘汰的决心也是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为了转变依靠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中央政府又开始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打压”。

“一系列迹象表明,这一次政府调整经济机构的力度和决心是空前的。”张宴铭认为,“不过,此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来自于政府的强力推动,股市对政策的解读需要时间,而当市场领悟时,反映也会有些过激。”

“机构和投资人对股市担忧的背后是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担忧,其核心是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张宴铭表示。

因此,机构在逐渐认清现实的同时也逐渐离场。

据中国银河证券测算,至6月10日,样本全部基金平均仓位约70.4%,比前一周小幅下降1.9%。各类型基金均出现了明显的主动性减仓趋势,目前的基金仓位创下了2009年2月以来的新低点。

未来去向

“未来最关键的底部还是信心底。”在王成看来,虽然形成底部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但最令人关注的则是市场信心恢复的底部。

而不少研究机构认为,7月中旬至8月将会是前期政策调控的效果显现期,中性预期下应该出现房地产量价下跌、通胀平稳、投资有所回落、消费基本稳定、海外经济在债务危机缓解后出现稳步复苏等迹象,此时投资者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将有所缓和。

而张伟还指出,7月将是信心修复、估值冷漠的月份,市场并不是主要依靠估值回升而是依靠流动性在6月末之后的小幅改善和中报结构性增长获得喘息之机。

不过,广发证券分析师王小平认为,在农行发行的短暂周期,市场有可能促发短暂维稳,只是技术形态的恶劣也只能将这种维稳预期暂定为短暂的下跌中继,短期市场依然将受制于市场情绪及信心缺失影响。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