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6月29日刚刚过会的这家创业板上的首家太阳能企业,正门外的PVC材质的企业铭牌已经褪色且略显陈旧,门卫的岗亭站盘也锈迹斑斑。向日葵没把这份喜悦表现出来,因为这家高成长性公司的漂亮财务数据,让投资者觉得有点“雾里看花”,认为有“自我美化”、“过度包装”之嫌。
即使在2008年全球光伏企业遭遇寒流之际,向日葵也是独善其身,实现净利7642万元,同比暴增688%。2009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也只是微降,但是其应收账款却同比增长了434%以上。
投资者被向日葵的财务数据“浮云遮望眼”了吗?
上下游公司的秘密
2008年3月下旬,深交所召开全国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座谈会,13家企业中便有来自浙江绍兴的向日葵,后来该企业也是首批申请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之一。不过,向日葵并没有赶上创业板的首班车。用公司一位高管的话说,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一次的阻碍是股权的问题。
2005年3月,香港优创伙同另外8家股东单位,发起设立向日葵,香港优创凭着79.24%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截至2009年6月,公司增资5000万元后,香港优创依然以70.60%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公司设立之初,我们就以上市为目标。由于主要客户在德国,我们开始想在德国上市,后被绍兴当地政府建议在A股上市,一度考虑过中小板,后来才决定创业板上市。”
股权整理之后终于符合上市要求,董事长吴建龙持股39.50%,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是向日葵财务数据呈现出的高成长性让人侧目。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2009年,向日葵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4%,总资产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6%,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从2007年的3646.16万元急剧增长至1.91亿元。
2008年,全球光伏企业遭遇寒冬,但向日葵营业收入却高达10.86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221.76%,实现净利润7492.8万元,同比2007年增长688%。2009年,公司继续保持了良好成长态势。虽营业收入较2008年的10.86亿元,略减至10.17亿元,但净利润却由2007年的7492.80万元,增至1.03亿元,同比增长近38%。
但与此同时,向日葵2009年的应收账款却高达3.94亿元 (占公司当年销售收入10.16亿元的38.4%),在存货金额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同比2008年的9072万元增长434%以上。
对此,公司一位高管的解释是:“2009年,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是最好的,应收账款中的60%均为第四季度的产品销售所致,总不至于12月31日卖出的产品,当天就资金回笼了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向日葵的第一大客户为江苏顺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向日葵对其的合计销售收入达2.1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0.96%;而2009年,其第一大供应商却是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合计采购额达2.61亿元,占采购总额比重的28.42%。
对于作为第一大客户和第一大供应商的两个“江苏顺大”之间有何关联,向日葵的招股说明书并未提及。
经本报查实,两家“江苏顺大”均为顺大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顺大控股则是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倪云达为江苏高邮市天山镇人,出生于1962年。
本报从向日葵公司获悉,公司的硅片并非独立生产,是采购而来,只有组装成的电池片、电池组件是其主要产品。那么,向日葵先向顺大采购硅片,后又将电池组件卖给顺大。
1 | 2 |
- 沪深交易所版图重划 2010-07-17
- 地产股大涨 2010-07-13
- 九城面临摘牌危机 财务状况捉襟见肘 2010-07-13
- [股票]小阳线2500点下完美蓄势 2010-07-12
- 华讯财经推出首个股票投资综合服务系统 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