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秘密与存货迷踪 向日葵“漂亮”财报另一面(2)
仇子明
10:12
2010-07-17
订阅
 1  |  2 

其实本报了解,顺大自身则既有生产硅片的能力,亦有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力。那么为何要在卖给向日葵硅片之后,又大手笔购买其产品呢?

向日葵高管告诉记者,顺大生产电池组件,但不生产电池片。

另值得一提的是,向日葵的主要产品为“电池片及电池组件”,这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前者毛利较低,后者毛利较高,但在招股说明书中,向日葵并未给出两种产品的各自销售收入。

上海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认为,无论是什么公司,若其最大客户和最大供应商均为同一家公司,且应收账款逐年激增,即使其财务数据是真实的,这家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也将打一个问号。

预付账款背后的存货迷踪

在2009年的应收账款方面,向日葵同比2008年上涨434%之巨,但在预付账款方面,2008年和2009年数字则分别是3.82亿元和2.33亿元,2009年同比净减1.5亿元。

本报在采访中获悉,向日葵2009年预付账款剧减的原因乃是2009年公司部分收回了供应商此前的年度预付款,另外不再购买香港capital公司的硅片所致,相应的4891.35万元转入“其他应收款”。

此外,在2009年,公司还有一笔1.59亿元的“工程物资”,公司称这笔“工程物资”乃是因为公司新增了太阳能屋顶发电示范项目,相应增加了领用的光伏电池组件所致。7月13日,本报记者在公司实地采访时获悉,太阳能屋顶发电示范项目尚未开建。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建设发电项目需要领用自产的电池组件,“自产自用”,无需外购,故应在领用时,这批存货理应计入“在建工程”,而非“工程物资”。

尽管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09年存货为2.32亿元,比起2008年的2.48亿元,基本持平,但事实上,若算上2009年预付款项2.33亿元、“其他应收款”4891.35万元和 “工程物资”1.59亿元,向日葵在2009年末的存货余额则超过6.7亿元,而公司当年的营业成本仅为7.9亿元。

2009年,向日葵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达1.15和0.94,资产负债率高达68%,截至2009年末,公司含票据融资在内的银行借款合计达11亿元。

2007年至2009年,向日葵分别实现净利润1088.85万元、7492.80万元和1.03亿元,但公司三年收到的税费返还分别为3863万元、1.25亿元和1.00亿元。以2009年为例,政府的税费返还金额几乎与公司当年净利润金额一致。也就是说,假如无视税费返还,则公司当年净利几乎为0。

记者在公司车间参观时,在显眼处的“公司简介”上看到,公司2008年和2009年销售收入分别是12亿元和26亿元;但招股说明书则显示,这两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86亿元和10.16亿元。对此,陪同记者参观车间的高管解释称,“公司简介”是2008年的,至今尚未更新,12亿元和26亿元的数字只是“预期”。也就是说,向日葵2009年的销售收入实际完成额,仅实现预期的39%。

在该简介中,记者还看到,公司对2011年销售收入的预期为75亿元。对于该目标是否可以如期实现,陪同参观的公司高管未作回答。

(本报记者万晓晓对此文亦有贡献)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