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反正开始说是中国银行的公司,也没问那么多,后来投资便变成了渤海产业基金,就只知道他们是国有背景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引进了渤海产业基金的四川三洲特种钢钢管有限公司负责人称。而现在,三洲特钢则不得不面临其未曾意料和发现的问题,这个PE基金的法律身份是中外合资。
挑灯选PE/VC
神州租车公司陆正耀同时认为,创业者虽然对资金需求饥渴,但还是应该对VC进行认真审视,做类似于“尽职调查”的事情,对VC的实力、资金背景、管理风格以及后续的增值服务进行摸底。
“投资机构和企业双方走到一起就像选择对象、结婚,那么,既然是这样,双方就应该像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结婚一样相互了解,而不仅仅应该是投资机构单方面了解和选择企业。”上述产业基金人士称。
该人士称,对于融资企业而言,企业首先需要对投资机构的真实性和机构性质做一个判断,实际上,国内也曾经发生过有不法分子以投资机构的名义招摇撞骗的事件;其次,企业还需要对机构的投资理念、投资案例、高管经验等情况做相应的详细了解,如果没有选对“气质”相投者,可能未来的合作将会遭遇更多的考验。
事实上,现在VC与企业的交往和合作日益频繁,而由于本土股权基金也发展迅速,造成了股权基金行业本身的良莠不齐,让企业在融资时不得不对手握资本的PE/VC“挑着灯看”。
正在和VC接触的北京明道星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树明也称,VC与企业除了合作关系外,最初是存在博弈关系的。“企业要自己明白什么时候融资,怎么样的融资。草率地与VC结合,之前不对VC进行尽职调查,后面很容易受到损失,因为VC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在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因为他同时投了两家同类型的企业,可能就会让你接受整合、兼并的结局。”
易观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张鹏程则指出,而对于创业者,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风投,对风投并不十分了解。他们与风投的信息明显不对称,在互相的了解与考察过程中创业者明显处于弱势位置。“对于创业者第一次拿VC,没有太多的资源和渠道去对VC进行反向调查,充其量在网上对VC进行了解,但事实上,网上关于一些VC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没法全面了解。”
而张鹏程发现,现实中,有很多VC在名字上做文章,取着 “摩根XX”,“高盛XX”等名字,给别人感觉有着浓厚的欧美血统,但实际上却进行各种收费的“欺骗”,特别是一些实业企业家很容易受到VC的 “诱惑”。还有一些和国内机构及知名的人打擦边球的,比如也有很多叫“中金XX”的,并自称有很强的背景和资源,但却不尽然。
因目前国内A股上市依然只是行政审批制,而这种行政资源和人脉也成了许多PE/VC忽悠的重要内容。由于这种资源的隐秘和 “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特点,再加上PE/VC前端的项目开发人员在为争抢优秀项目时往往会用尽各种招数,夸大其辞之处较为普遍,甚至业内还传言有机构为了争抢到企业家的芳心找人假冒证监会官员和企业家结识。
张鹏程建议企业家要增强识别能力,在考察一个VC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找此家VC以前投资过的企业,与企业进行交流,看VC在投资后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资金的支持情况。
1 | 2 |
- 全国社保基金信托投资首单启动 30亿投资8万套南京保障房 2011-02-28
- 投资和投机 2011-02-28
- 西安饮食拟再融资倍增产值 2011-02-28
- 达信:华企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凸显需防政治暴力风险 2011-02-28
- 国内PE业高管离职加剧 GP与LP面临大考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