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化学净利增长74.4% 继续推进行业整合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张衍阁 4月4日,中海油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海石油化学(3983.HK)公布了2006年经营业绩。去年中海化学实现净利润16.46亿元,增长74.4%,每股盈利0.48元。去年总营业额34.66亿元,升幅为46.17%。
中海化学是中国最大的氮肥生产商之一,去年9月份在香港上市,尿素和甲醇是其主营业务。中海化学除自建80万吨大颗粒尿素、60万吨甲醇、3万吨甲醛项目外,还收购了天野化工等化肥公司。
新项目增加营收
中海化学去年收入增加主要由于去年初收购天野化工、年底时中海建滔投入营运、以及继续享有增值税豁免。天野代工为其增加实现收入10亿元;去年12月,中海建滔60万吨甲醇项目投产,为中海化学增加收入1亿元。董事长吴孟飞表示,不排除未来会回内地发A股,公司也正在做有关研究。不过,目前公司现金充足,负债比率较低,发A股并不迫切。
2006年中海化学的尿素销售收入为29.8亿元,较2005年增长33.8%;去年因增值税豁免政策而增加了收入1.16亿元,抵销了去年尿素每吨平均价格下跌100元的因素;新增甲醇收入3.09亿元。
该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全昌胜表示,近期内地天然气价格调升对公司整体影响比较轻微,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天然气供应已经签订有效期分别至2016年和2023年的长期供气合同,确保未来获得稳定和价格合理的天然气供应,不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但是旗下天野化工受影响较大,料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升0.01元人民币,其利润则会下跌5%。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杨业新预计今年中国尿素供需基本能够平衡,价格也有上升空间,海外价格则会有较大升幅,同时中国政府一直对扶持农业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购买能力,这可以让尿素价格保持稳定。
推进化肥资产整合
中海石油化学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杨业新于业绩记者会表示,未来会以双线发展,除了自建新肥料设施外,也会通过收购扩大生产规模,现在就有跟进收购项目,但是还不到公布的时候。
中海化学认为,国内有约200多套尿素生产装置,产业集中度太低,随着供需局势发生变化,化肥行业将继续呈现并购整合加快、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将赢得加快发展的机遇。公司说,尽管我国从去年12月起对外资全面放开了化肥业务的批发零售市场,但是今后几年我国化肥市场的竞争依然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公司之间。
去年,原大型央企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并入中海油。此后一直传闻中海油会将并入的中化建资产并入中海化学。吴孟飞说,中化建的化肥业务与中海化学业务相关,适合注入中海化学,但须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以及须获得中海油少数股东的批准,短期内还没有有明确计划。
记者另外获悉,该公司已经设立专门小组,与全球最大化肥生产商Yara合作,计划3年内就建设高效复合肥生产装置及进行化肥产品的研发。
今年,中海化学将按计划实施大甲醇和聚甲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化肥企业资产重组整合工作.对于计划在海南兴建另一大型甲醇装置,以及在内蒙古兴建聚甲醛装置,建成的时间表由2008年下半年推迟至2009年第三季度,杨业新表示,主要是因为内地政府对环保技术有新的要求,现正加强与政府沟通。。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中国奇迹”八成靠全球技术 | 2009-08-13
- · 中化8.79亿美元收购伦敦能源公司 | 2009-08-13
- · 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为新增长点 | 2009-08-13
- · 中国股市险在何处?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