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上调油价 石化双雄业绩或变脸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汪旗 3月24日傍晚,国家发改委突然调高了国内成品油最高限价,自3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这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第二次调整汽、柴油价格。根据新华网快讯,由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国家发改委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做出了此次决定。
而考虑到特别收益金下降、上游成本增幅减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高和化工产品毛利改善等综合因素,即将披露年报的“石化双雄”业绩也可能变脸。
国际油价创新高 国内油价灵敏上调
自3月25日零时起,97号汽油每升价格5.92元,上涨0.24元;93号汽油每升5.56元,上涨0.23元。上海市场最高限价,90号汽油将上调0.23元/升至4.78元/升;93号汽油上调0.24元/升至5.19元/升;0号柴油上调0.17元/升至4.88元/升。
这是自去年12月18日以来,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在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后,按照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首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是以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几种原油价格的平均水平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的。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一段时间内综合平均价格变化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据业内人士称,计算国内油价的依据为:“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价格。”
受美国政府清理银行不良资产计划及旧房销售量数据利好的消息刺激,国际油价3月23日大幅飙升,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皆创下近四个月来的新高。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73美元,收于每桶53.80美元,涨幅3.3%;此前曾一度上触每桶54.05美元,是自去年12月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25美元,收于每桶53.47美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使得我国燃油价格对国际市场的反应更加灵敏。
不过也有分析师人士对此表达了疑问,"这样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原油价格上涨是事实,但是也应当一定程度上考虑国内成品油的供需关系,目前国内成品油库存非常严重。"
就在2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昨日发布的1-2月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由于市场持续低迷,成品油库存持续增加,能源生产呈下行态势。2月末,全国成品油库存量1485.23万吨,同比增长36.3%,环比增长11.4%。
石化双雄业绩或变脸
国际原油价格近期迅猛回升,即将披露年报的“石化双雄”再次成为外界瞩目焦点。
3月26日,中国石油 (601857.SH,0857.HK)将率先公布2008年年报。四天后,中国石化 (600028.SH,0386.HK)也将交出一年一度的成绩单。
今年2月中旬,中国石化发布的业绩预告明确指出,公司预计因去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大涨,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受政府限制,2008年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70%。中国石油2008年半年报显示,其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818.3亿元降至536.2亿元,同比下滑34.4%。
以兼有采油和炼油业务的中国石油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因为居高不下的国际原油价格,中国石油必须大幅缴纳特别收益金,炼油板块蒙受大额亏损。去年四季度,尽管原油价格大幅下降,中国石油炼油业务逐渐开始盈利,早期进口的高价原油也逐渐消化,但因经济增速下滑,用油总量下降,公司销量下滑利润受到影响。
实际上,未来数天,投资者在看到去年“石化双雄”业绩出现波动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即将过去的一季度,会有怎样的表现。
考虑到特别收益金下降、上游成本增幅减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高和化工产品毛利改善等综合因素,国泰君安(香港)研究员刘谷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明确表示,对中国石油2009年业绩审慎乐观。瑞银证券日前也发布报告认为,预计2009年中国石油的盈利要好于去年。
事实上,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就已逐渐盈利,随着早期进口的高价原油逐渐消化,“石化双雄”的炼油业务已逐步修正亏损。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中国石油母公司的税前利润98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8%,降幅较1-6月的39%明显收窄。
近日,中石化集团宣布,今年1、2月份的整体利润稳步提升。各板块中,炼油板块的盈利能力大增。今年前两个月,中石化共加工原油2662万吨,占全国加工量比例55.48%,比去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化工板块去年经历产品价格大幅跳水后,今年1、2月份市场出现回暖,合纤、面料、塑料市场逐渐活跃,部分产品的价格出现快速反弹。特别是2月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纤原料、合成纤维和有机原料的价格,较1月份分别上涨5.64%、14.97%、13.32%、5.04%和9.24%。
不过,面对国际原油价格存在巨大不可测性,高盛高华证券近日出具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存在持续走软的可能,加上化工产品毛利下降及下游销量下滑,2009年,“石化双雄”的盈利可能出乎市场的意料之外。

- · 发改委征求反价格垄断意见 调控不公平高价行为 | 2009-08-13
- · 钢协否认发改委驳回将执行矿石统一价提议 | 2009-08-12
- · 雷普索尔出售子公司 趋向中石油 | 2009-08-12
- · 中石化已获准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 2009-08-12
- · 中石油收购哈油田计划将推迟 | 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