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市场政策两面夹击 玉米企业抱团取暖(2)

订阅
2009-09-07
李平

 

部分企业巧用期货躲过危机,但市场调控亦影响到对期货的利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冷暖看期货。据了解,由于充分认识到期货价格市场先行指标,去年来国内一些玉米贸易和加工企业较好地利用期货市场回避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大连生威粮食集团即是其中的一家。“去年集团利用期货工具巧妙地躲避了金融危机爆发、玉米价格暴跌的风险并获得稳定的盈利。”

据该公司人士介绍,去年大连生威收购了数十万吨玉米,在五六月份的时候企业仍有较大的库存,在A股暴跌、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期货市场动荡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层预感到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将影响到玉米市场,企业果断决定在大连玉米期货上对全部库存进行了保值,并且加快了玉米去库存化的步伐,现货迅速得到消化,躲过了金融危机冲击下玉米市场暴跌的风险。

对此,生威集团有关人士表示,玉米的生产消费呈现“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特点。尤其在东北地区玉米有企业在短期内大量收购储存,然后在全年加工或外销的特点。反映在企业行为上就是在短期内建立大量的玉米库存,以应对全年生产或外运销售的需要。企业现货库存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通过套期保值控制未来可能发生的价格风险。

但是有市场人士也同时指出,今年上半年,东北一些大型国有贸易企业加入国储收购并化身“红顶商人”,而民营资本的贸易企业由于对金融危机可能深化预期影响只能主动收缩采购量,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反映到大连玉米期货盘面上就是市场流动性有所降低,价格在政策预期和市场需求两因素的交织下长期横盘整理,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充分利用。

市场人士表示,我们要“以史为鉴,2004、05年的大豆价格暴涨暴跌、外资企业“入侵”使得油脂行业重新洗牌,现在国内的油脂企业没有不参与期货保值的!当时与其说是外资企业冲击国内大豆产业,不如说是外资企业积极运用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冲击了国内大豆产业低水平的经营模式。”因此在任何形势下,“国内的玉米企业都应该居安思危,不能仅仅通过规模上的竞争,更要实现经营管理上的差异化,积极利用期货工具实现两条腿走路,实现原料成本风险的规避以及企业动态库存量的管理。”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