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以市场换原油Sabic半路参股背后(2)
招商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裘孝峰认为,对中石化来说,合资能够得到稳定的原料,同时又能够把一部分风险分担出去。“去年,中石化受累国际高油价致使巨亏,如果是合资公司,那风险就会分摊一部分出去。”裘孝峰说。
Sabic是全球第五大石化公司,2008年净利润达到58.6亿美元,销售总收入达402亿美元。这家公司尤其在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甲醇及化肥制造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不过,Sabic的业务却主要集中在亚太以外的地区,在中国的业务几乎一片空白。因此,打开中国市场变得迫不及待。
中石化上述高层说,Sabic和中石化合作,主要是看中了中石化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对Sabic而言,稳定的石油输出也很重要。”上述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说。
萨乌德王子表示,与中石化的合作,Sabic将在中国市场加强工业产能、服务中心和销售网络的投资和建设,以实现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增销。
“它们的优势在于原料,我们的优势在于市场,合资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共赢的结果。”上述高层说。王天普则表示,未来双方不仅会在国内建合资企业,还将在中东等国外地区一起建厂。
中石化的无奈
11月4日,萨乌德王子在王天普的陪同下,参观了天津乙烯项目。
天津百万吨乙烯项目主要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8套乙烯衍生物化工装置及界区公用工程系统。据王天普介绍,该项目的年产100万吨乙烯装置是国内最大的单套装置,45万吨聚丙烯装置则是世界上最大单套装置。
在一座20万吨的乙烯装置面前,萨乌德十分感慨。他没有想到,中石化能够将这么小的一套装置管理得那么好。
一位随行参观的人士说,萨乌德对新厂表示了很大兴趣和热情,而陪同在旁的王天普一路上则很少说话,感觉他才是这家厂子真正的主人。
上述中石化内部人士抱怨说,整个厂子、所有设施和设备都是中石化建起来的,大家为这个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有一半股权都给他们了,说给就给了。”
尽管双方一致认为合资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这并不能掩饰住中石化的无奈。中石化的原油70%需要进口,每年都需要进口近1亿吨原油,天津石化更是几乎所有原油都来自中东,在原料上一直受制于对方。
据资料显示,天津炼油一体化项目是在2005年底被发改委正式批准,但直到2008年6月才与Sabic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今年7月7日项目投资主体变更报告才最终获得发改委的批复。

- · 中石化:成品油出口2.4元/升说法不科学 | 2009-11-30
- · 中石化回应“成品油海外贱卖论” | 2009-11-29
- · 中石化将为伊朗炼油厂提供65亿美元融资 | 2009-11-26
- · 中石化300多亿扎起来的篱笆松了 | 2009-11-26
- · 中石化系1.5亿抛售7地方银行股份 | 20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