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维持高位 成品油价上调预期增强
姜雷
2011-02-25 13:49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雷 2月25日,受利比亚危机局势影响,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上涨2.68美元,报收于每桶98.10美元,盘中曾一度触及100美元关口。不仅加剧全球通胀压力,短期内,对复苏迹象并不明显的全球经济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估算,油价每上涨10美元,就会导致美国经济两年间少增长0.5个百分点。油价飙升对欧元区的影响更为严峻,在WTI均价为100美元和120美元的情况下,GDP将从1%下降到0.5%和0,增长放缓将使债务融资前景严重恶化,有可能提前触发债务危机。

对新兴市场而言,油价飙升可能快速推升食品价格,导致硬着陆风险提前到来。新兴市场CPI的组成中,30%-50%与能源和食品价格相关。油价飙升会间接导致食品价格快速上扬。首先很多食品生产依赖于诸多能源密集型的投入,其次是生物燃料需求的上涨用以抵抗油价上涨,从而导致玉米等粮食和饲料的供应,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来自光大期货的观点称,近来原油价格巨幅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中东地缘政治因素升温。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复苏引发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投机资金的炒作,也是原油价格上涨的另一动因。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可忽视。不仅会使很多品种价格高企,如直接提高化工类产品的成本,同时也会推升全球生产与运输成本。

一致的观点是,全球已经迈进了高油价时代。能源专家林伯强表示,作出这样的判断基于非常浅显的一个现实:石油有着不可再生性。在大量消耗后,剩余资源越来越少,必然会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一去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国经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在同一场合亦表示,考虑到原油库存减少和北美与中国的强劲需求,国际原油价格或将出现明显上涨,今年维持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可能性很大。

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对于国内经济最直接影响就是,成品油价格调整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业内人士称,虽然在2月中旬成品油价格刚刚上调,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成品油价格再次承受压力。来自瑞士银行报告称,由于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成品油价格需要再次上调4%-5%才能完全弥补差价。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如何在油价机制改革和缓解通胀压力的双重掣肘下谋取最佳方法,将考验他们的智慧。

不仅如此,与油价相关的产业链中企业也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航空 航油的涨价显著加大了民航运输成本。燃油附加税进一步提高将对消费者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伊藤忠物流总经理柳宗生在相关会上表示,油价的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是40%左右,而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是35%,也就是说油价每上涨5%,物流行业利润就将减少2%。

那些处于行业下游的如化工等行业,也将因为生产成本的提高受到影响。短期内,油价骤然提高,对企业带来的成本影响会很明显,价格可能会集中释放推高价格。基础化工产品价格近两周普涨的势头已经再次出现。来自光放证券报告称,据广发证券监测,其跟踪的100种产品中有62种双周价格环比上升,其中涨幅较大的有电石法PVC(环比涨36.6%)、三聚磷酸钠(环比涨14.4%)及氨纶(环比涨12.1%)。

油价突然的飙升,也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利比亚局势紧张,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再度受到投资者青睐。国际现货金24日亚市盘中一度大涨并触及1月4日以来的最高的1417.10美元/盎司。但其他如棉花、金属、谷物和油脂等大宗商品却在油价飙上100美元后大跳水。

此前,更多的投资观点认为,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下,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因更多,一些新涨价因素在增多。在新老因素叠加影响下,特别是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或将导致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上涨且波动加剧。业内人士指出,地缘政治已经出乎意料地成为主导商品市场结构化调整的重要因素,如果北非和中东的乱局短期得不到缓解,大批避险和投机的资金或将把国际油价推升到难以想象的高度,而同时多数商品的调整还会继续。

但长期看,在充裕的全球流动性主导下,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势头。受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的专项课题报告显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加剧将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该报告称,在充裕的全球流动性主导下,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势头。 据预测,今年石油、天然气 、有色金属、黄金、农产品、铁矿石、稀土与焦炭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