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发布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李晓丹 4月26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三届(2007Q1)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一季度中国彩电行业研究蓝皮书。信息产业部、行业协会、上游企业、整机厂商、渠道商和行业研究机构共同就一季度效益下滑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彩电行业在平板时代面临着上游配套、核心技术、专利和人才等方面困难。
蓝皮书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受到季节性需求波动的影响,第一季度的产销规模与上一季度相比有所回落,但与2006年同期相比,产销规模的增长速度仍比较快,都超过了10%。国内共生产彩电2065万台,比上一季度减少了16.2%,季节性的需求波动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CRT彩电1400万台,同比下降3.1%,液晶电视620万台,同比增加121.8%;与2006年同期相比,彩电总产量增加了14.5%,主要得益于液晶电视高速增长拉动。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处长姜子琨认为,彩电行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由于人民币升值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扬,企业生产成本明显提升。全行业1-2月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8%,高出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第二,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企业增产不增收,尤其是计算机行业,随着芯片升级换代,整机产品价格跌幅继续加快,导致计算机行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同比增幅下降达16个百分点,利润更是出现大幅下降(-12%),一些大企业今年初效益都出现不同幅度减缓;第三,外商独资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导致全行业利润减缓。1-2月外商独资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21%,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导致全行业利润下降超过7个百分点。
虽然一季度彩电行业效益有所下滑,但液晶电视仍然保持了迅猛抬头的趋势。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内销总量突达到982台,其中CRT彩电的销售量为783万台,液晶电视的销量为181万台,同比去年增长了180%,受液晶电视强劲增长的影响,平板电视的总销量在第一季度接近200万台,使得第一季度平板电视销量占总体彩电的比重达到了20%,而液晶电视销额更是达到154亿元,首度超过CRT彩电占到总体彩电的52%。 CRT彩电比重虽然跌进80%,但是其超薄CRT电视增长强劲,第一季度市场规模已超过130万台,同比增长2倍多。
而从国美等渠道商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液晶电视正处于价格竞争阶段,对此业内专家提醒,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位,国内企业一直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海尔集团总工程师翟翌立表示,“以往的价格战以国内厂家为主,现在的价格战不光是国内厂家,还包括国外的品牌。他们是依靠他们前端拥有的优势,像三星具有屏的资源,它本身靠前端资源可以主动打价格战。在平板时代,核心技术是个致命的问题。”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选择在这一天发布数据对于中国彩电行业来讲也颇有深意。“整个彩电行业处在转型期的上升周期内,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张、结构持续调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等特征。”姜子琨认为,中国彩电行业在平板时代面临着上游配套、核心技术、专利和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尤其在跨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受到的影响,“眼下最紧迫的是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大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投入。”
- 中国必须过《劳动合同法》这道关 | 2008-05-01
- 国企未纳入政府采购清单 欧盟中国行成效不显 | 2008-05-01
- SHOW中国 | 2008-05-01
- 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获奖企业名单 | 2008-04-30
- 雷曼兄弟:中国内需走低将拖累GDP增长 |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