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入富士康产能转移争夺战
盖虹达
08:23
2010-07-15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盖虹达 继富士康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陆续转移工厂之后,武汉也成为富士康的新兴生产基地之一。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台式电脑生产线将很有可能全部搬迁至武汉,涉及到的品牌包括惠普、微软和联想。

对此,富士康方面未予置评。

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不一,如果上述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仅此一家企业一年就可贡献500多亿元产值,加上周边配套建设以及产业集合效应,对于武汉来说可谓“重大利好”;但也有观点认为,台式电脑的市场需求正在被笔记本电脑侵蚀,利润日益微薄。

消息人士透露,就在郭台铭因“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事件赶赴深圳进行危机公关的四五天后,郭台铭一行开始与多个内地城市密洽扩产事宜,为接下来的整体北迁铺路。

武汉正是郭台铭此次巡访的重要一站。另一位消息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富士康将现有武汉基地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归结于“武汉当地的物流等配套不好”,并以“将深圳龙华园区台式电脑生产线全部搬迁到武汉基地”为交换条件,向武汉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据悉,优惠政策涉及物流渠道、税收、生活后勤等配套设施回购等诸多领域。

本周一,东湖高新区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富士康武汉项目不仅生产了292.6万台数码相机,924.4万台(套)电脑组件(液晶显示器),还有88万台电脑整机,打破了武汉基地长期担当富士康王国“配角”的尴尬处境。

据参与引进富士康武汉项目有关人士回忆,1993年,当时的武汉东湖开发区就瞄准了富士康,但因不具备引进实力而作罢。

根据招商局提供的材料,2000年5月8日,武汉市作出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战略抉择后,东湖高新区正式将“引进富士康公司”提上议程,并作为该区招商引资重点。

2005年11月,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率武汉代表团第一次与郭台铭磋商投资事宜。武汉为此精心制作了《武汉东湖·富士康科技城的策略与愿望》演示片,郭台铭看后当场表示一定要在武汉投资建设工业园区。

为让富士康在武汉安家落户,东湖高新区拿出了囊括17个重点配套项目的“一揽子”方案,包括整理出符合开工要求的产业用地和生活用地,建一条专用铁路线、产业园内形成路网格局、兴建变电站、扩容自来水管道和新建污水处理厂等。同时,还拟建社区以及配套服务的商场、菜场、医院、学校等设施。这些项目总投资达28亿元。

14年后,2007年4月,富士康在武汉科技工业园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第十个产业园区。

据接近富士康武汉项目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武汉方面与富士康集团共同出资114余亿元打造的富士康科技园至今仍未盈利。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