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缺失
代理商认为,谷歌的代理模式本来就并不完善。此前,谷歌公司如果对代理商手里的大客户比较“感兴趣”,则会以季度返点4倍的价格,来收购代理商手里的客户。
“现在是彻底解除你的代理资格!并在解除之后,没有任何解释,马上就动手通知、收编你的客户。”代理商表示。
樊先生介绍,百度的代理商有退出机制,代理商的业务可以通过收购、赔偿获得。“而谷歌是简单粗暴,没有任何后续补偿,说拿走就拿走”。
据了解,事情的起因源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1月13日,谷歌退出中国,代理商业绩下滑。于是谷歌的全球总部下达业绩压力,提出渠道架构调整方案。
代理商们认为,谷歌中国渠道部实际上多有“暗箱”操作,并不像其对外称。
“甚至有人在某代理商的公司里占股55%,直接向代理商提出,我可以给你授权,但要在你公司里占股份。”樊先生指出,“此外,谷歌中国也有渠道经理向代理商索贿,还有渠道经理收取一辆奔驰轿车等先例”。
至于谷歌将如何处理他们手里的客户,代理商告诉本网记者,“该起事件的策划人,想把我们7家的客户装入自己控制的代理商公司里”。
“这是个公私兼顾的事情,对公来说,谷歌总部也提出要提振中国代理商业绩,对私来说,他们就直接利润再分配”。樊先生表示。
在一封代理商给谷歌亚太区销售总裁Aliza的邮件里,本网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有非常多的管道和消息证明,Google内部有员工参与到了这个事件的策划中,并且他最终会通过这个事件无偿得到该项目20%的股份,您所管理的团队中有人掩盖了真相”。
不过,谷歌亚太区销售总裁Aliza并未对此作出解释。
附:事件路径
9月27日,华东区7家谷歌代理商接到邮件通知,称终止正在进行的合同,未有说明任何原因。当天,谷歌公司又直接通知7家代理商手里的广告客户。
28日,代理商在谷歌通过电话咨询无果的情况下,联名写信给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要求合理解释,并且对话。并未得到回应。
29日,代理商又再次联名写信给谷歌亚太区销售总裁Aliza,并且前往谷歌上海办公室抗议。下午6:30谷歌承诺暂停此前正在进行的积极招募新代理商的行为,并于10月8日谈判。
28日,7家代理商给谷歌中国区负责人写信申诉,未果。29日,再度写信给亚大区负责人申诉,依然未有消息。
30日,谷歌仅表示,“我们不讨论个案,多种原因使我们终止合作,我们希望在中国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10月8日,代理商按事先约定赶赴上海,与Aliza进行沟通,但并无结果。
10月9日,谷歌中国表示,“代理商调整符合规定,不容忍违规行为。”
10月12日,7家代理商则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谷歌中国不要再撒谎,正视丑闻,出面解释、善后,不要采取避而不见的态度。
- 第四次督促中信 证监会基金部寻监管支持 2010-10-13
- 中汽协预计今年新车销量1700万 达美国历史最高水平 2010-10-13
- 贵州安龙一所中学围墙倒塌5死9伤 2010-10-13
- 外交部痛斥日议员非法"空中视察"钓鱼岛 2010-10-13
- 中信银行荣获“最佳企业网上银行奖”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