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政府外交”新路径 与发改委“盟约”堪忧(1)
沈建缘
2011-02-10 07:30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建缘 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的发布会上,成都、重庆、海南和云南四个城市的微软技术中心正式升级为发改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的分中心。

这是微软与国家发改委2006年4月签订的为期五年的 《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二期合作项目中的重要内容。

就在一个月前,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丽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设立技术服务中心的形式,在当地开展业务。此前,另一个海南微软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发改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分中心”。迄今为止,全国共有8家“国家发改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分中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合作项目二期已经在2010年6月到期。但在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与微软合作支持建设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公司软件创新中心”全面启动,深圳、江苏、广州、贵阳4家创新中心分中心进入首批升级行列,东莞、西安、青岛和南京也成为入选城市,成为微软在当地联系政府、提供技术和服务的合作机构。

微软在中国的“城市拓展”计划也从2010年8月开始,微软与入选城市政府及合作伙伴建立更深入合作关系,兑现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许诺。

这是微软在中国政府公共层面的第二次改变。

后续乏力

微软与发改委的 “盟约”始于2002年,微软与发改委(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签署的《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被称为“62亿备忘录”)。这个迄今为止中国软件领域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使微软改善了和中国政府部门的关系,成了当时在中国市场经营的跨国公司中最令人羡慕的对象。

2006年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还打破惯例,参加了时任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家的晚宴。

双方随后签订了二期备忘录。内容包括,在2006年至2010年的5年微软公司投入约37亿美元,用于对国内软件企业的合资、合作;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服务订单,以及每年提供超过7亿美元的硬件产品出口订单。双方还计划在5年内由微软培训1万名专业软件人才;成立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

对此,微软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二期的37亿投资只是底线,微软5年来真正的投入远超过这个数字。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