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政府外交”新路径 与发改委“盟约”堪忧(2)
沈建缘
2011-02-10 07:30
订阅
 1  |  2 

除此之外,时隔5年,同样是合作到期,同样是中国高层领导人访美,微软与发改委的合作却并没有在预期的时间内再一次萌发新的“枝叶”。曾有消息显示,2010年新修订的政府采购法规,已将微软等跨国公司阻挡在了政府采购交易之外。

相比一期尚未到期,双方在合作到期前两个月就签订二期合作备忘录的积极态度,目前,“三期”的谈判尚无结论。

微软有关人士透露,谈判和沟通正在进行中,“也许在今年会在公司高层访华的时候完成签约。”但“具体内容尚无定论”。

不可否认,这个曾给中国政府和微软都带来过巨大收益的合作项目,正面临后续乏力的难题。

特殊“转型”

金融危机和竞争环境变迁的压力,是否影响到了双方继续盟约的决心,目前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微软在中国的政府公共路径将面临新的改变。

发改委的期望很明确,“下一步应进一步引入合理机制,加强规划和网络创新建设,希望微软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继续加强与中国软件产业和软件企业的合作。”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表示。

1月12日,国务院常务研究部署了新的《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继续鼓励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并存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这将有助于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主要负责发改委——微软创新中心项目的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曾良告诉记者,“目前,微软与当时中国政府进行合作的背景不同,寻求双赢是主要目标。”

这意味着,过去微软与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发改委对我们也有新的要求,希望我们建设新的创新网络中心,这会用到新的云平台技术。”曾良说。

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表示,2011年微软中国的工作重心将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重点业务上,其中就包括构筑更强劲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这或许意味着,在政府公关方面,梁念坚领导的微软中国将开始一些新的变化。

业内人士认为,微软与发改委如果不能在新的技术和市场背景下对合作项目作出长期规划,那么“合作项目三期推进的迟滞将无法避免,即便是由中国最有权势的政府部门和全球最有实力的企业共同主导的项目也不能例外”。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