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提议将自主知识产权入股纳入法律
王然
2011-03-09 07:5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然 3月7日,经济观察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此次,邓中翰提出了继续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法》的议案,以法律的形式对自主创新的相关内容加以规定,依法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开展。

经济观察网:请谈一谈您今天的议案。

邓中翰:《自主创新法》是基于我多年来归国创业至今的体会提出的,我认为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需要一种新的机制,这需要新的法律来保障。《自主创新法》提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吴邦国委员长的关心,提出后得到了30多位人大代表的签署同意,成为了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正式议案。

经济观察网:为什么一定坚持让自主知识产权入股纳入法律?

邓中翰:今天各地包括高新区、中关村示范园区都在尝试以无形资产入股作为新的激励政策,这种政策其实没有直接的法律可依,因为公司法和工商法要求必须以钱来入股,无形资产入股还不是法律。所以我想要让自主知识产权入股,推动自主创新就应当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法》。

经济观察网:您觉得自主知识产权入股的实际效应在哪里?

邓中翰:“星光中国芯工程 ”是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走到今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既要结合国家意志,又要利用市场机制。两者结合好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大,做得有意义。比如我当年回国创业,就突破了许多方面的束缚,在中关村的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比如创始人的无形资产入股、员工持股、溢价融资等等,都是当时中关村的第一例。这十年来,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走新的道路的经验,作为人大代表,我有这个责任把它作为议案提出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

建立《自主创新法》,我们就应该明确保障自主创新人员的股权,明确他们的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要从国家标准的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的层面,甚至贸易摩擦的层面对其进行保护、立法。《自主创新法》既涵盖了各种权益的问题,又涵盖了科技体制创新的问题,也反应了我们国家未来大的方向是依靠自主创新来实现科学发展。通过之后,今天很多成功的公司也可以在自主创新上得到更多的优惠,甚至国家的保护。现在制订自主创新法的瓶颈,可能就是我们研究得还不透,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比如,怎么把企业跟院所融合起来,而不是分离开。

经济观察网:您认为国家目前的创新情况怎样?

邓中翰:国内和国外的体制,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国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为主体的创新,它的产学研做起来很容易。美国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没有纯粹庞大的实验室,都是在企业的整个预算情况下来主导做事情,美国是市场经济衡量的。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走过去的,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使得很多科研成果无法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改变。让产学研体制真正与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使得自主知识产权最终转变成经济价值,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解决科技和经济融合的问题,必须通过具体的企业来执行,建立以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就是我建立中星微电子,在中关村创业借鉴硅谷机制,结合国家意志,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一个生动的体现。

经济观察网:我国应怎样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

邓中翰:首先,我们要持之以恒地追求原始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可能来自于公司员工,来自于股东,也可能与当前的市场需求相悖。但是只有坚持原始创新,才能真正的实现我国科技产业的腾飞。我们呼唤和需要为了长期的发展目标,顽固追求原始创新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科技走在世界前沿。

其次,我们需要营造创新的文化和氛围。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商业模式、服务以及技术都是来自于外国,很多公司往往希望能够借国外成功的东西在国内复制,能够最快的赚取到国内的钱,或者交换一些产业获得GDP的增长。这样的氛围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是十分不利的。在未来一定要建立一个整体的积极的创新机制,要培养一种鼓励创新的精神,同时要培养一种支持信任、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氛围,没有这种氛围就很难被市场认可。

再次,我们要坚持集成创新。我们国家申请项目,基本上是针对技术点的创新,但是这些小点的创新很难串到一起。另外我们国家的科技体制,依然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即使今天在缩小这个差距,但是这两张皮是存在的。很多科研人员不在乎对经济的帮助,他围绕个别点上的创新而津津乐道。我们现在需要像苹果一样,有这样的魄力,需要在这种系统性的、集成性的、团队性的创新上下功夫,并且要允许失败,而且这种失败我们要有体制来保障。

经济观察网:您还在建议中指出中国亟需扶植高端芯片产业,您认为目前我国芯片产业的困境和机会在哪里?

邓中翰:我们国家一年进口1400亿美元的芯片,是我们单宗商品进口赤字最大的产品,超过天然气、铁矿石,这对于我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的产业,尤其是我们的电子制造业,没有自己的芯片,是没有办法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回顾过去,在我回国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芯片产业主要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突破口。当时我建议国家应该以无晶圆设计为突破,进而攻克设备,然后再解决整个芯片产业的制造设计、总体产品规模的问题。这个方案被采纳了,“星光一号”的诞生就是围绕这个思路诞生的,也有很多公司效仿并成功了。

我从2006年开始考虑中星微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中国高科技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口,最终选择了视频感知。2007年跟公安部联合成立SVAC标准工作小组,2008年我们在天津投资成立视频感知设备公司,2009年借助国际金融危机成功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的监控系统项目,2011年中星微领导制订的SVAC标准出来、芯片出来,设备集成完成了。

我们今天提供的视频感知方面的芯片、设备、整个网络产品在内的新业务在中星微的总体业绩里面大概只有15%,但到今年年末我们预计将会占到30-40%。

近年来,中星微在视频感知方面连续几年加大投入和布局,正在从一个纯粹瞄准国际市场的芯片公司,转型为从芯片到系统的集成创新的公司,并且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视频监控和物联网、视频感知。另外我们的市场策略将会是从立足国际市场,逐渐走向以国内的采购和装备。无论在结构上、规模上、特色上,以及在模式上,这个公司跟十年前我所创立的公司,都已经有了非常深刻和明显的变化。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