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20
王凯
订阅

施永青策言:开发商降价要趁早(2)

 1  |  2 

经济观察报:这个调整期会比较漫长?

施永青:比较漫长,我认为消化期是2年到3年。

经济观察波:有很多人觉得是明年或者是后年。

施永青:这是理想状况,你看广州上一次的调整多强啊,他有5年是连续下跌的。所以,两三年也是不强的。

经济观察报:你所说的消化期就是从这个价格往下走,到平稳触底的一个过程,然后再到平稳上升的期间可能是两三年。

施永青:对,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到这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呢,这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了,如果宽松一点可能今年的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就可以开始慢慢地平稳了。我感觉奥运会以后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有可能会放松一点,如果不能,刚才说的“百日剧变”的情况就会出现。有一些人肯定是挺不住的。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1997、1998年香港大部分的中介企业都倒闭了,唯独你们几家能活下来?

施永青:我们公司给下面的人是自由调节的,不是一刀切的。我说做不做得下去主要是你跟你的竞争对手去比,市场不是分配的,市场是抢回来的。

经济观察报:你当时对香港的市场是怎么判断的?一个分行都没有砍吗?

施永青:我当时认为这次是一个大调整。但是我没有砍分行,我只是说谁有办法生存下来就生存下来,我不是主观地去砍,而是让市场去选择,让他们自己去挣扎。

经济观察报:依据你当时1997、1998年对香港的观察,有哪些地产商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施永青:恒基、星河、新鸿基、长江这几家大公司都是在第一时间“劈价”的。你低我比你更低,每一次开盘都创新低。

当年的新鸿基和星河他们都是加快开发,加快推盘,面对现实。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有些香港公司意识到可能有苗头要跌,比如长江实业推日出康城就是降价的。

经济观察报:这些开发商对市场很敏感。

施永青:对。他就是要量,他预料到可能将来还要调整,他能卖就赶紧卖,让资金回笼。他们的灵活性很高,比内地很多公司这方面要强。很多内地开发商都是 “我先看一看才说”,这不代表他们很高明。

负资产状况暂时不严重

经济观察报:现在深圳楼市是降价后出现了负资产情况,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施永青:开发商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的,负不负资产不是他的责任。宁可让你有负资产,也不能让自己变破产。

经济观察报:这对整个市场的打击会不会很大?

施永青:当然,市场要调整是市场的事,不是发展商的事,对发展商来说可以卖高多少就卖高多少,他目的不是打击市场。如果他知道这个下降趋势是很明显的,即使降,他也会卖。

经济观察报:现在深圳的很多地产商虽然也在降价,但是观望情绪还是比较浓厚。

施永青:他们现在应该加快速度降价卖楼了。手上有钱才可以在公开市场有机会买到便宜的地,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个机会。最近我们中原多了很多生意,一个是有钱让我们帮他找地合作的,一个是有地让我们帮他去找钱合作的。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深圳负资产的情况有没有那么严重?

施永青:负资产可能是银行贷款太高了,内地楼盘贷七成,八成也有。八成的有一些新盘可能出现负资产。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是南山区那边有些楼盘已经跌到50%、60%了,这其中是有负资产的情况。中原在南山那边某楼盘现在我们知道断供的数字超过50个案例了。

经济观察报: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施永青:加按的问题的确是很普遍的。比如,以前两口子买一个房70万,月供四五千,到了2007年的时候银行跑来骗你说房子涨到200万了,再贷70万给你炒房,结果又贷了70万,又继续买楼。我们现在和人民银行在做一个调查,这个数字大约有接近1万3千多宗,这里面当然有一些加按炒股票的,所以情况不是那么乐观。

经济观察报:香港当时是什么情况?

施永青:现在内地还不是很多,当时香港是几千宗。其中高的负资产个案是10万宗,大概在1997-2003年最高。但是我说的断供跟内地是有区别的,香港有些楼盘不是断供,而是没有完成交易。由于信用体系的原因,香港很少断供,在香港很多人负资产还继续供下去,因为他是跑不掉的,如果还有钱他就想办法继续供。如果断供,银行要告到他破产为止。一个是信用体系完善,一个是香港地方太小了。

经济观察报:你们现在担心什么?

施永青:我们最担心2007年4月到8月之间,我们二手房承接有6万宗,他们是最高位买的,基本全是投资客,这6万宗里面我们算过大约有接近2万宗是危险的案例,在很高位吃下来的盘,他们今年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到了下半年9、10月份这个市场继续下滑15%和20%的话,坦白讲他已经没有继续供的理由了。

经济观察报:你对后市怎么看?

施永青:现在观望的人多,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少,所以还会下跌。政府要出手才可以遏制,9月份会好一点,政府不出手还是要跌。就是跌得快和慢的问题,快的话就早一点到底,如果慢一点的话就慢慢地到底。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