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30
邓美玲
订阅

深圳万人购房团首战告捷 模式可借鉴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邓美玲 29日,深圳“万人住房团购行动”发起人邹涛表示,在开发商和购房团的协商后,目前已经有上百人与房产公司达成了购房意向,所购房屋的价格将至少低于市价20%以上。

从万人不买房到万人团购

这次深圳万人团购买房要从它的创始人先说起,这个在2006年在深圳发起了“万人不买房运动”的邹涛为何现在又会开展这个大型团购呢?

2006年4月25日,深圳市民兼资深民间公益志愿者邹涛在报纸上看到一季度深圳市房价同比上涨了20%、每平方米均价达到8700多元的报道。第二天他在网络上发表了名为《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社会的公开信》。在信中,他质疑了房价的虚高,恳请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调控房价,并呼吁广大市民在3年之内不要买房,以期待楼市的正常回归。据有关方面统计,在2006年4月26日至5月8日短短的13天里,这个活动的参与者达到了16000多人。面对关注,邹涛也强调,“不买房行动”并非绝对地反对买房,而是号召大家买性价比合适的房子,不要买价格虚高的房子。

2008年,深圳楼市开始进入秋冬季,深圳房价大幅回落。7月初,邹涛再次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平台,但是这次他发起的活动成了“万人购房团”。邹涛说,以前号召大家不买房,好让房价下降,但现在发现这种效果只在理论上成立,要想真正低价买楼,还是要以实际工作来推动,希望参与的市民都能够买到心理价位较合适的房子。他希望以团购的力量,实现深圳关内普通商品房均价每平米8000元、关外均价每平米6000元的目标。

一场声势浩大的团购

“万人购房”的活动发起后,邹涛得到了大批支持者,据统计,截止到7月26日,第一批共有10276名深圳市民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报名登记了个人资料和购房需求。这个原定于8月31日成团的房购第一拔活动得以提前一个月成行。

为了这次团购能够顺利进行,邹涛还邀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谈判顾问,有“美国谈判第一人”之称的罗杰·道森亲抵深圳帮助购房者“砍价”。而罗杰·道森已经承诺这次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此外国内地产大佬王石也成了万人购房平台邀请的对象。7月26日,邹涛发出公开信,邀请王石担任深圳万人住房团购平台首席购房顾问。据媒体报道,目前万科地产公司总部承诺将尽快联系王石,但王石的态度还不得而知。

万人买房受争议

尽管参与者人数众多,但社会上对“万人购房”还是争议连连。

对于邹涛买房态度的转变,有人怀疑其私下和房地产商串通,然后收取参与者佣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邹涛称,对这样的疑问感到很大的压力,但他认为每次谈判购房者都在场,买卖双方感觉价格公道就交易,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透明。而且他表示在交易过程中他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而对于市民参加活动的费用,邹涛表示将实行AA制,参与者一起分担。

也有人认为“万人购房团”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很高。“重庆合作建房第一人”、重庆联众置业老总邱朝礼就认为,在目前房屋销量下降,开发商资金困难时,“万人团购想法不错”。但如果组织者不懂具体的操作,成功几率并不高。对于这个问题,邹涛反应乐观,“不过现在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此事,加上活动的宗旨是合作多赢,我们既不是杀价团,也不是炒房团,所以前景应该比较乐观。”

目前楼市低迷,购房者普遍持观望态度,深圳的万人购房团给这个表面平静暗流汹涌的市场敲下一记重音。29日,邹涛公开表示,已经有上百人与房产公司达成了购房意向,所购房屋的价格将至少低于市价20%以上。参加此次团购的一个市民在网上称,既然他自己没有能力去和开发商砍价,那到参加团购能获得20%已经很好了。

深圳万人购房团的成功让参与者看到了实惠,那这个模式是否能为他处所用呢?重庆大学房地产系副主任黄正军称,将分散的购房者集合起来,能够增加谈判的筹码,但每个家庭的要求都不一样。从重庆本地来看,“万人团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买房的刚性需求,但多数购房者尚在观望,出现一个团购平台来整合购房者完全行得通。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