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8-01
王凯
订阅

房价跌破一万深圳业主维权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凯 “我现在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李刚(化名)语气中明显带有抗争之后的无奈与失落。

作为深圳关内首个下行跌破单价一万元的“雷圳0755”业主,李刚目睹了这个楼盘从今年1月份的1.25万元/平方米,下降到目前的8080元/平方米,小区内的40多户业主(一期共100多户),面对缩水严重的房产,曾先后四五次与开发商正面沟通,目前仍然未果。

广东耕兴律师事务所刘子儒律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单纯要求补差价的行为根本行不通,购房是市场行为,这样的要求不合适,惟一的办法就是从合同下手,寻找漏洞,进行侧面维权。”

个案回放

今年1月份,雷圳0755碧榕湾海景花园一期开盘,众多购房者纷纷来看盘。

“当时决定在南山买房,所以就到雷圳来看看。他们态度非常好,向我们承诺其销售策略是低开高走,肯定会涨价。”李刚说。

与此同时,周边几个开发商的项目也相继开盘,为了吸引眼球,争取更多的客户源,雷圳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打出巨幅广告,声称一期赠送每平方米1000元精装修。

这的确是吸引李刚的一个因素,在仔细斟酌后,他决定购买。

此时,过去两年的强力调控,作用渐渐显现,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逐渐回落,急于套现的雷圳也适时地把价格从年初的1.25万元/平方米,调整到6月的9800元/平方米,再到现在的8080元/平方米,成为关内首个跌破万元的楼盘项目。

这样的降价速度让李刚措手不及,“我们知道会降,但是没想到会降这么快,而且开发商存在明显误导。”

6月22日,李刚等联合了几十户业主要求开发商给个说法,一是要求开发商为其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给予解释;二是按照先前 “每平方米赠送1000元精装修”的承诺给予补偿。雷圳的一位刘姓负责人出面,答应给业主解释。“那次以后,刘先生再也没有露面,而且雷圳至今态度蛮横。”李刚说。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雷圳销售总监肖先生给大家的回复是:准业主们可以去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负责讨说法。李刚说:“我承认投资失误,对市场判断不准,被开发商的甜言蜜语迷惑了。但是开发商的虚假宣传,还有隐形的欺骗真的是防不胜防。”

小开发商敢言“降价”

李刚举例,就拿 “赠送每平方米1000元精装修”来说,当时我们对其装修不太满意,所以提出折成现金返还,最后只退还了500元/平方米。另外一半,仍然没有退还,雷圳给我们的答复是,如果我们自己去买装修材料,那么市场价就是1000元/平方米,而雷圳通过相熟的装修设计公司,只收取500元/平方米。

“这就是隐性欺骗,提前没有告诉我们,等我们付了首期款后,才跟我们讲明。另外,所花费的装修成本是否是500元/平方米,并不是由雷圳单方说了算,需要独立的造价评估机构来鉴定评估。”李刚认为。

一位地产评论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尽快拿到销售回款,开发商的确是绞尽脑汁,但是跟一些大中型的开发商相比,这些小开发商不仅敢言降价,而且在策略方面也做足了文章。”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在3月份实地采访万科首开降价先河的东莞项目运河东一号时,其多位销售人员明确告诉记者:“我们根本没有降价,只是把某个单元中的某些单位拿出来打特价,给一些团购的公司。”

“对万科来说,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不愿意承认降价的。”在这位评论人士看来,就当时的市场状况来说,没人敢轻言降价,即使降,也会采取一些间接的手段。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说:“降价没有统一的节点,也没有统一的时间,这取决于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还有其对后市的判断。”在他看来,雷圳之所以敢不断降价,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因素。

据李刚粗略估计,雷圳0755两期共900余套房已卖出一半左右。

“目前,大的开发商和好的项目仍然没有降多少,购房者选择的余地不大。”虽然高海燕认为,品牌商降价获得的信任感仍然比一般的小开发商强得多,但是毫无疑问,在积累了众多购房需求的市场上,没有品牌优势而打出价格优惠的楼盘依然能吸引一部分购房者。

据雷圳负责人刘雷讲,雷圳在接下来的时间,还会降价,希望能早一点把剩余单位出手。

法律手段仍显薄弱

李刚说:“我们知道要求开发商补偿差价没有道理,但是我们会继续跟他们交涉,主要问题集中在赠送每平方米1000元精装修上,这个我们要坚决地斗争到底。”

刘子儒律师说:“关于这类事情,我每天都会接到各方的咨询,但从法律层面讲,可探讨的空间很小,购房者要明白,开发商的口头承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旦将来引起纠纷,这些都不能作为证据。”

“补差价、断供等等这些都是现象,作为购房者,你这不是威胁开发商,也不是威胁银行,最后只能威胁到自己。”在高海燕看来,“作为已经购房的消费者,要看合同,看开发商当初在合同中承诺的是什么,规划是什么样子,现在有没有做到,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去维护的。我们既要求开发商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主体,也要求购房者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参与者。”

目前,李刚等几十户业主仍在积极地奔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