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出手救市(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亚玲 南京、成都、石家庄、合肥、北京,在银根无法松动的情形下,这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或切分地块,或从公积金下手,纷纷推出有利于供应方与需求方的地方政策。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土地流拍事件频发,宏观调控的从严大局,以及由于流拍导致的地方财政负担,使地方政府无法轻松。不仅仅是深圳官方机构撰写了“救市”报告,很多地方政府的“托市”举动也或明或暗地纷纷出炉,有的还远早于深圳。见招拆招,头痛医头的零散政策出台和整体向下的大趋势相比,多少显得无力。
合肥大块地分小块卖
合肥是被很多当地行业人士认为是房价“相对安全”的内陆省会城市。今年4月18日首次土地拍卖会就流拍,之后拍卖也遭遇了多次寒流。流拍的直接原因按当地负责土地拍卖的部门的解释是:参与竞拍的企业数量达不到程序的要求或者有的地块应价低于底价。无疑,开发商拿地的冲动在锐减。
而在8月8日成交的四块土地中,其中三块土地的成交价格等同于7月7日政府出让公告中的参考价格,只有一块比政府给的参考价格 (每亩715万元)略多出了每亩5万元。
深圳市尊地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陈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合肥的大部分开发商想的只是把目前有的楼盘弄好,拿地是以后的事情。”
对房价,当地行业人士的口径颇为一致,“没有多大问题”。相比之下,官方对房价的态度要肯定很多。当地的一位副市长在7月的一次土地推荐会上表态说:“我市房地产市场呈现投资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旺盛,空置房屋持续下降,房屋价格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辐射力显著增强。”政府对房价的态度引起了一些网民的不满。有网民置疑,合肥房价都那么高了,官员还来托市;一个相当一部分人的月薪都在1500元左右的城市,这样的房价已经很高了。据了解,合肥二环以内或者热点新区的楼盘基本上都在每平方米4000元以上。
在合肥本地的房地产论坛上,网民还在为合肥一个很著名的楼盘 “凤凰城”的价格大跳水感到振奋。和先前的土地流拍事件一样,很多网民都认为这是合肥楼价即将下跌的一个信号。有的人甚至“迷信”地认为,去年的7月,正是这个楼盘开的降价“头炮”,所以今年也将是一个强烈的降价信号。大家奔走相告,纷纷将各自听说的楼盘降价和卖不掉的信息汇总到网络上。
而另一边,当地政府正在努力地“兜售”土地。把大宗经营性用地进行“切块”,以“块”招商,分“块”供应,分“块”建设。优化土地供应价格体系,降低商业用地价格标准,增加经营性用地上市频率等都是合肥市政府的一系列新举措。今年,合肥市政府还先后到香港、福建和北京等地进行土地推荐。
面对政府高涨的建设热情,一位当地地产公司的经理却泼了盆冷水:“开发商都不敢贸然拿地。现在是市政府缺钱,他们拿这么多土地出来拍卖,太高估地产商的承受力了。”
当地人表示,合肥大建设,修了那么路,那么多基础设施,如果土地卖不出去,没有开发商进来搞建设,政府当然着急了。
1 | 2 |

- · 中国股市险在何处? | 2009-08-13
- · 政府原则上不直接干预铁矿石谈判 | 2009-08-13
- · 股市为什么破位下行? | 2009-08-13
- · 花旗中国获准成为本币做市商 | 2009-08-13
- · 民政部回应"8成地震捐款可能流入政府财政"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