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企电动车躁动(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耿慧丽 3月23日,位于辽宁锦州的万得集团举行了首辆电动车下线仪式。当地政府表示,要投入100亿元打造锦州电动车生产基地。
万得集团并不是第一家进入电动车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另一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在电动车上准备已久,一款电动车去年底最终登入发改委的产品目录。万向的突破无疑激发了万得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军电动车的勇气。
与通用、丰田等汽车巨头投入巨资研发的锂电池或者氢燃料电池电动车不同,万得先前并没有在电动车研发上投入很多,其电动车主要采用传统的铅酸电池,价格只有几万元,但性能与传统汽车相差很多。
“目前电动汽车在技术、产业化上还有很多争论,我们的思路是不争论,先做产品、上规模再说。要不然等问题都清楚了之后人家也都做好了,我们也就没机会了。”万得集团董事长赵清洁的态度代表了目前急于上电动车项目的企业心态。
问题是,一向担心投资过热、对于整车(尤其是轿车)生产资质严格把控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否会对这些毫无造车经验的“门外汉”开绿灯?这些跃跃欲试却没有太多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是会推动中国电动车的产业化进程,还是直接拉低中国电动车的技术门槛。
电动车热
靠汽车减震器起家的万得集团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后起之秀。主要生产汽车起动机、发电机、发动机气门、减震器、安全气囊的零部件公司。2007年万得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赵清洁表示,2008年万得集团收入为1.4亿美元,净利润为1890万美元。
对于新下线的电动车,万得显然不像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那样经验丰富。下线的两款电动车,一辆来源于韩国合作伙伴CT&T,另一辆是万得自己开发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建成的厂房里空荡荡的,没有成型的电动车生产线。主角是款比奇瑞QQ还小一号的小车,车内一半空间被电池占据着,只剩下前排两个座位,几块铅酸电池简单地摆放在车里没有任何遮盖。
但这些并不影响这家零部件企业进军电动车的热情。在工厂厂房里挂着2010年建成30万辆电动车生产线的横幅,厂房周围还有大片预留空地。下线仪式上,锦州市政府领导明确表示要出资100亿元打造百万辆电动车生产基地。除厂房、土地外实际投资需求55亿元并招商,目标在2015年完成千亿元产销规模、利税150亿元。
跃跃欲试的企业、高度重视的地方政府,万得汽车的电动车项目是当前业内外资本投资电动汽车的一个缩影。
赵清洁表示,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最被看好,中国政府目前也鼓励发展电动汽车,很多人都想进入这一领域。万得在汽车发电机上具有优势,发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
“做这个事情应该早动手,不能只看眼前是否赢利,如果等人家都做起来就没有机会了。”赵清洁说。
据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车委员会主任陈全世介绍,在电动自行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的江浙一带,不少资金充裕的民营企业都有做电动汽车的打算,有些还自己投大笔的钱联合高校进行研发。
从媒体报道看,盯上电动汽车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其热忱丝毫不亚于比亚迪、奇瑞这些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
1 | 2 |

- · 通用汽车联手eBay网上售车 | 2009-08-11
- · 吴晓波:汽车下乡 | 2009-08-11
- · 危机后的“非淡季” 中美汽车7月热销 | 2009-08-10
- · 广东新能源规划或年内出台 广州产值将达4千亿 | 2009-08-10
- · 汽车购置税有望再次下调 或助推高油价时代来临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