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泰股份引入国资 沈国军暗留后手(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哲 曾经的银泰系地产平台银泰股份(600683.SH),在经过数次方案调整之后,终于完成了对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简称“京投公司”)的引进。
不过,在11年内控股4家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高手沈国军,选择将其“地产旗舰”的大股东之位拱手让与北京国资旗下的京投公司,而退居老二,不禁让人心存疑惑。
银泰股份董事会秘书顾荻江否认了外界关于 “沈国军完全放弃了控股地位,只是做财务投资”的传言,表示新的业务模式和目前的股权分布,对银泰系有着丰富的含义。
四引“金”
“公司目前正在紧张进地行募集资金到位后的验资工作。”3月26日下午,顾荻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言谈间颇为轻松。
让上市公司管理层如释重负的,是这份历时近两年经由三番调整的增发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获批的定向增发方案,银泰股份此次向京投公司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 (简称 “中国银泰”)发行14720万股和6440万股,共募集约7.89亿元的现金。以其中约1.56亿元收购京投公司旗下京投置地95%股权,约1.37亿元收购中国银泰关联公司钱湖国际15%股权,其余资金分别用于对收购标的公司的大红门和东钱湖两个项目的追加投资。
增发完成后,京投公司将以29.81%的股份,取代中国银泰(24.83%),成为银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两年多来,银泰股份共抛出了4套增发方案。
2007年7月份的第一套增发方案中,银泰股份拟增发不超过2.2亿股,募集资金16亿元。因该方案中大股东中国银泰并未有明显购买意愿,市场反应并不热烈。
此后,增发又有两次调整,银泰股份的股价却一路下挫,从2008年6月11日的11.47元/股跌至2008年11月的3.26元/股。
方案第四版,增发价已调低到3.73元/股,京投公司拟以5.49亿元买下银泰股份29.81%的股权的方案终获通过。
注册资本为271.7亿元的京投公司,系北京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承担北京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控股17家子公司中绝大部分涉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及沿线资源开发等业务,此外还参股7家相关基础设施类公司。
“它(京投公司)2008年的总资产达到1000亿元,说白了,银泰股份傍上一个‘大款’。”一位银泰内部人士说。
据透露,2008年11月,京投公司融资建设部经理邓志高曾表示,京投公司与银泰合作,并非看重银泰的壳资产,而是被其成熟的运营团队等业务资源所吸引。
实际上,为实现轨道交通投融资和资源开发的并驾齐驱,京投公司一直在推动北京交通轨道沿线土地一、二级开发及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如能低价获取一个现成的融资平台,京投公司自然不会轻易拒绝。
“公司在地产经营模式的定位,后面就很明确了。就是以轨道交通沿线地产开发为主,以酒店物业经营为辅的模式。”顾荻江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地产运营模式。
京投公司此番装入银泰股份的大红门项目,或许成为双方对新模式的练兵场。据银泰股份方面介绍,该项目位于北京丰台区,系轨道交通与公路立体连接的城市建设试点,在2010年左右将最终实现2.69亿元的盈利。
1 | 2 |

- · 上海金融国资重组大幕明日拉开 | 2009-07-31
- · 国资委再注资三大航传闻遭否认 | 2009-07-30
- · 暴戾通钢 | 2009-07-29
- · 国资委回应央企频频中标高价地块现象 | 2009-07-21
- · 国资委公布央企2008年成绩单 高分企业数量减少 | 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