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泰股份引入国资 沈国军暗留后手(2)
1 | 2 |
进退之间
很多人将此番银泰股份的股权更迭,视作银泰系的实际控制人沈国军的一次主动收缩。当年因开发京城的标志性建筑银泰中心而备受关注的沈国军,目前控股银泰百货(1883.HK)、银泰股份和科学城(000975.SZ)、鄂武商A(000501.SZ),其以中国银泰为航母,涉水的上市公司一度达到7家,在资本市场上并称“银泰系”。
早在2006年年初,沈国军曾高调描绘银泰股份在“银泰系”中的重要地位。沈致力打造的“地产、百货、资源”三大业务板块中,港股公司银泰百货(1883.HK)专营百货,银泰股份则主打地产。
但此一时,彼一时。银泰股份自2002年被沈国军取壳,时隔8年又重回国资怀抱,今后是否会继续受控于银泰系,还是个未知数。
一位地产业研究员分析,以京投公司资本之雄厚,注资以绝对控股并非难事。而如果银泰系甘于放弃银泰股份控制权做股东,可以尽数卖掉股份。但目前29.81%对24.83%的股份,似乎意味深长。
“不单单是财务投资,否则没必要留有这么多的股份。”顾荻江表示,不排除沈国军仍将银泰股份作为地产平台的可能。
顾坦言,京投公司有着垄断性的项目、资金优势,中国银泰长于资本运作、地产经营,这些是双方形成合作的基础。
“京投公司作为负责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国资公司,主要业务在一级土地开发这一块。而整个银泰系统,在开发高档酒店、住宅、商业地产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品牌效应,上市公司后面仍需要这些资源。”
事实上,零售业起家的银泰系,在2006年才真正涉足房地产行业,显然,在该领域沈国军“道行”尚浅。
首当其冲的,是其手头可供开发的大项目少。
作为银泰系此前的地产融资平台,银泰股份正在运作的大项目共四块:浙江慈溪的4号地块,目前已经完成97%的销售,利润已并入即将出炉的2008年年报。宁波华联3号地块,主体结构已竣工,计划在5月中旬预售。而宁波东钱湖和杭州海威二项目,均通过股权收购获得,有望在2010年前后实现收益。
顾荻江直言:“目前的项目储备,吃三五年是没问题,但长期发展的难度会较大。”希望通过引入京投在资金和项目上的优势,演变成公司长久、持续的发展。
不过从银泰股份的现金流状况来看,资金链带来的压力,或许成为沈国军挥别该公司控股权的另一主因。
2008年三季度报显示,1-9月份,银泰股份现金流为负3847.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3.03%。同期,其旗下地产公司均处于净投入或亏损状态。
另外,银泰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62.6万元,其中共计出售宁波银行(002142.SZ)股权121万股,产生投资的收益就占到768万元。
前述地产研究员表示,从股权分布状况看,目前便断言银泰系完全放弃该公司控制权,似乎为时尚早。况且与国资合作,沈国军并非首次。
2007年12月,沈正是在接手广州国有独资公司——凯得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科学城股权后,实现对科学城的控股。
而银泰系另一家重要上市公司鄂武商,则是沈国军经由与武汉国资竞合之后获得相对控股权。而近期遭银泰系频频举牌的中兴商业(SZ.000715),第一大股东亦为沈阳国资。
1 | 2 |

- · 上海金融国资重组大幕明日拉开 | 2009-07-31
- · 国资委再注资三大航传闻遭否认 | 2009-07-30
- · 暴戾通钢 | 2009-07-29
- · 国资委回应央企频频中标高价地块现象 | 2009-07-21
- · 国资委公布央企2008年成绩单 高分企业数量减少 | 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