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杭州“地王”:政府三年收入过千亿(1)

订阅
2009-05-17
陈周锡 陈文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周锡 陈文雅 7亿元,再无悬念。 

经过46轮报价,杭州上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投公司”)如愿以偿,拿到了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勾山里B地块,杭州新“地王”就此诞生。 

过去几个月中,这家成立仅8个月的上城区属国有独资企业在土地招拍市场屡有斩获。这正是杭州土地市场的缩影。今年一季度,杭州市出让的15个地块中的大部分为各区县国企获得。 

“地方政府是幕后推手。”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地方国企通过土地这一载体,将银行的信贷资金转化为地方财政资金,大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 

在过去三年中,杭州市从土地出让中获得了超过1000亿元的预算外财政收入。不过今年以来,包括上城区在内,杭州各市区财政收入持续负增长。政府坐庄式的地产“自我孵化”由此走上前台。 

新“地王” 

4月29日,在杭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只有40年的杭政储出[2009]4号地块 (南山路勾山里B地块)出让。之前,上城区的杭州市南山路东侧整合指挥部,已完成该地块的拆迁平整工作。 

参与拍卖的有4家开发商,一家是99号的上投公司;一家是9号的浙江弘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简称浙江弘益)。 

作为浙江弘益的常务副总,汪国松参加了这次挂牌竞价。 

汪国松说,之前他邀请的两家知名咨询公司,给出的最高报价是5.2亿元。而他们综合公司运作能力之后,将最高报价定为6.82亿元,其中的200万元用于最后一轮冲击。一开始,竞争就充满火药味,上投公司出价总是高出第二名上千万元。 

从第15轮开始,单轮最低加价不低于50万;17轮开始,单轮最低加价不低于100万;35轮开始,单轮最低加价不低于200万。但事实上,那天上投公司的报价几乎不用限定最低,每一轮加价都比另外三家高很多,第32轮高出第二名3700万元,第38轮高出3800万元。 

46轮,汪国松出价6.72亿元,这已接近公司拟定的出价底线。然而,上投公司直接出价7亿元,不仅高出他2800万元,而且是在加价底线的10倍以上。 

于是,一个4.6万/平方米楼面地价,比起拍价上涨2.3倍的杭州新“地王”产生。对此,杭州一些开发商很是疑惑,认为这一价格明显过高,存在开发亏损风险。可参考的是,2005年该地块附近某住宅楼面地价22297元/平方米。 

上投公司由杭州市上城区首期注资5000万元,2008年8月底完成注册登记,是上城区的国资整合和运营平台。1月13日,这家公司曾出手竞得龙翔里地块,并成立了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项目公司。 

该公司网站新闻称,此次参加竞拍,目的之一在于“最大程度的放大国有资产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国企角色 

上投公司成立前后,杭州市各区县政府也都在成立各自的国有独资的城市投资开发企业 (以下简称 “城投公司”)。这些公司与上投公司一样,成了土地交易市场的主角。今年一季度,杭州市共出让的15个地块中,14个为公共设施用地,且这些地块绝大部分被各区县的国企,以底价或较高价格拿走。 

在多位知情者的描述下,城投公司的面目逐渐清晰。 

在组织架构上,这些城投公司的管理层,一般来自各区县财政、国资条线的领导干部。如杭州某区,分管国资、财务副区长的办公室秘书,担任城投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股本来源上,城投公司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国资部门的资源整合,从燃气、供水供电等公共资源中,剥离出一部分固定资产,再注入到城投公司;一部分是,直接财政拨款,注资到城投公司,作为公司运营的流动性资金。 
以上投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目前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30余家。经营领域涉及房地产、创业投资、物业租赁、担保、保险、餐饮、商贸等多种行业。而根据上城区的摸底,截至2007年底,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达28.438亿元,净值6.728亿元。 

知情者称,一些城投公司自营业务收益还不足以支付银行利息,“承受着很大经营压力”。 

这些城投公司承担一级开发商角色。他们根据地方政府要求,负责地块的拆迁、补偿、整理等前期工作。地块出让后,城投公司分成45%的土地出让金,35%纳入财政收入,一般地方占60%。另外20%纳入城市建设各种费用。 

某银行资深信贷员说,在这一轮银行信贷中,大部分资金流向这些国字号企业,“他们符合政策导向,又和国资、地方财政捆绑在一块儿,银行放贷风险较小。”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说,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城投公司往往压低拆迁补偿款,努力扩大土地的出让价格。 

“似乎在走回头路。”该开发商说,之前,杭州各区县的国有开发公司纷纷进行了改制,如今有的已成为上市公司。 

土地财政 

而这一切均与地方财政有关。今年1月,杭州地方财政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杭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杭州地方财政收入175.05亿元,同比下降4.7%;而支出133.05亿元,同比增长15.3%。 

从2006年到2008年的三年中,杭州来自土地出让的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这还不算房地产和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一位开发商预测,土地收益占杭州财政收入的比例约在25%至30%之间。由于前5个月地块出让不多,预计该比例会有所下降。 

而各区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更甚。以余杭区为例,2007年财政预算收入36.7亿元,其中房地产税收和房地产相关行业税收约占40%,此外,余杭得自土地出让金的收益达到48.5亿元,比当年预算内收入还要高。 

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流拍事件频发,也直接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今年一季度,上城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6.2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45%。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被认为是导致财政收入下降的三大因素之一。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