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地王”:政府三年收入过千亿(2)
去年10月中旬,杭州市推出了24条房地产救市政策,不过土地市场仍然未被激活。
杭州3年内将安排重点项目投资300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600亿元,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而杭州市去年的财政收入刚超过900亿元。所以,杭州打算以20个新城和100个城市综合体为主要载体,把地块招商作为今后“引进大企业、谈成大项目、谋求大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此情形下,国企进场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地方政府是幕后推手。”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地方国企通过土地这一载体,将银行的信贷资金转化为地方财政资金,大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同时,众多国企纷纷拿地,不但避免土地价格下滑,而且造成土地市场火爆的错觉。更重要的是,其投资拉动GDP增长,舒缓了地方政府“保增长”压力。
谁来接单
2009年第一期杭州市政府编制的“读地手册”显示,上城区、下城区和拱墅区,楼面地价1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地块比比皆是。丁桥居住区、下沙开发区的地块也都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仍然是维持在2007年的高位水平。
在10日举行的绿城中国恳谈会上,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坦言,对于土地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关系,他是在9年前才开始想通的。“土地资产是否贬值,是绿城面临的唯一风险,而非公司140%的高负债率。高负债率在公司把控之中,只要有钱,就去买地,再转化成好的产品。只要有好的项目,并能够快速变现,就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不过万科杭州公司副总吴蓓雯认为,按年初制定的计划,万科今年在杭州有拿地意愿,“但具体拿多少,要看具体项目而定。”中海杭州公司经理毛文斌认为,公司将根据项目销售进展情况,再结合市场各项指标,来决定公司是否继续拿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征学认为,目前经济前景尚未走向乐观,开发商没有充足的拿地动力,大家都在观望中,市场复苏时机还没有到来。
“地方政府托市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土地资源还是以市场配置为主要手段。”黄征学表示,目前针对开发商的资金问题,有些地方放宽地价款支付期限,或对投资金额给予一定优惠,地方政府可能希望开发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才能带来稳定税收。
国土资源部某官员表示,近一两年,土地收入下降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事实。“但操纵市场、故意抬升土地价格的行为,我们不提倡。”
一位开发商提出疑问,国企通过土地这一载体,将城市公共设施和银行捆绑,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谁来承担这个责任?通过土地运作,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维系高地价城市经营,以此来“保增长”是否会难以为继?
1 | 2 |

- · 杭州经济开发区进京“揽金” | 2009-11-06
- · 谁来拯救政府公信力 | 2009-11-06
- · 骆家辉杭州会晤光伏企业 商讨深度合作 | 2009-10-30
- · 杭州副市长:杭州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 2009-10-27
- · 广发杭州分行不良贷款案调查 |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