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政协提案建议提高平房区生活成本鼓励外迁
陈文雅
2011-01-11 13:5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文雅 近日,北京东城区政府公布的2011—203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指出,东城区未来20年,常住人口将被控制在65万人左右,比现在减少21.5万人。在1月9日的东城区政协(临时)二次会议中,东城区政协委员俞金尧执笔的民进东城区委政协提案提出,人口外迁成本巨大,而在现行体制下所有的成本都由政府掏腰包,因此建议大幅提高平房中直管公房租金,使之推向市场,以鼓励人口外迁;同时引入民间资金弥补资金缺口。

根据民进委员前期调研,按照2008年的人口疏散安置成本,平均每疏散1人需安置费15万元以上。“2008年,原东城区居民疏散到芍药居时是‘1平方米平房换2平方米安置房’。目前西城区疏散到昌平区执行的是‘1平方米平房换4.6平方米安置房’的政策,而东城区标准还未公布。”提案执笔人俞金尧说。

按照2008年15万元/人的标准估算,未来20年将要疏散的21.5万人的安置成本将达到322.5亿元,平均每年超过16亿元。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因为随着北京房价飞涨、拆迁成本逐年提高,人口疏散安置成本也将翻倍增长。

“目前,政府作为唯一责任主体,包揽了旧城人口从迁出到安置的所有任务,涉及风貌保护、危旧房改造和人口疏解,涉及到腾退安置、市政建设、房屋修缮等多项费用,资金需求量巨大。”提案指出。此外,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后,原崇文区拆迁安置成本与原东城区接轨,新东城区居民外迁的安置成本进一步提高。

民进提案建议,改变由政府包办人口疏解和安置的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北京旧城人口疏散工作。政府要注意引导民间的各种力量参与人口外迁和安置、房屋交易和置换。

提案认为,可以建设并搞活旧城房屋产权交易市场,把直管公房推向市场;大幅度提高直管公房的租金,使租金水平与市场接近,提高平房区的生活成本,鼓励人口外迁。

根据2007年底的统计,原东城平房区面积约237万平方米,居民约6万户。其中,直管公房约4.2万户、115万平方米。在人口疏散和安置工作中,市场基本缺席,大量直管公房还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同时,目前平房租金为每平方米1.78元,低廉的生活成本成为不少居民不愿外迁的重要原因,一些住房条件较好的租户还转租平房,从中谋取利益。

因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直管公房的租金,逐渐使租金水平与市场接近,提高平房区的生活成本,可以促使一部分人离开平房区。而对于生活确实困难,无力外迁的居民,可以提供房租补贴,以缓解租金上涨而引起的生活压力。

这一思路引起了一些老城区居民的不满。东城区居民、退休职工金先生说:“委员只说政府缺钱,可不知我们更缺钱。你倒也替我们说两句公道话。如果提高安置费,让我们自愿搬,那也心甘情愿,这要逼着赶着走,大家不痛快。”

不过,刚刚参加工作半年、未能取得北京户口的河北籍应届毕业生小李则认为:“直管公房的低租金确实不尽合理,残存的计划经济做法造成了双轨制,我们每年纳税有很大一部分都给少数人享受低租金当补贴了,为什么他们就能享受?这些直管公房住户中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人经济条件并不差,为何不把这部分补贴留给更急需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