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债香港受宠 内房股打开融资新通道(1)
周亚霖
2011-01-14 08:24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亚霖 继香港地产商瑞安房地产(0272.HK)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债券之后,“内房股”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1966.HK)在国际资本市场也发行了此类债券。随后是恒大的天量人民币债融资。瑞安和中骏发行顺利,充分展现了人民币升值概念给投资机构带来的诱惑。

一方面是在宏观调控之下,希望获得扩张的内地开发商,一方面是希望坐享人民币升值利益的众多机构,双方都在寻求最恰当的利率,以及利益的契合点。瑞安和中骏的成功、恒大的信心满满也让内地的开发商看到了一个新的融资通道。

追捧人民币债

1月7日,中骏置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发售20亿元五年期“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的合成债券。

整个发行流程颇为顺利。1月4日,中骏置业在香港联交所发布了拟发行优先票据的公告,随即公司管理层于1月5日和6日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进行了路演。就在亚洲路演之时,债券获得达8倍的超额认购,于是公司管理层临时取消了伦敦和纽约的路演行程,提前于1月7日定价确定了以利率下限10.5%的票息率,并将发行额度从2亿美元提高至20亿元人民币。

中骏置业常务副总裁李维告诉记者,来自私人银行高端客户的订单超过三分之一,来自欧美的机构客户的订单达20%。

“公司虽然取消了去欧美路演,却在新加坡和香港路演期间接到了很多欧美债券基金和对冲基金的电话。每天深夜一两点都是在和他们沟通。除了德银、汇丰两家联席安排行的私人银行以外,还有瑞银、渣打、高盛、摩根、星展的私人银行。而香港、新加坡知名债券基金和对冲基金也下了许多大单。”但中骏方面始终不愿意透露这些对冲基金和债权基金的名字。

此次发债的成功,一方面表明资本市场对中骏公司本身有兴趣,另一方面则表明资本市场对中骏置业此次发售的人民币合成债券这一新型债券品种很感兴趣。 

抓住时机

中骏置业去年2月在香港上市,去年9月中旬开始谋划发债。当时的方案有美元计价和人民币计价的两种发债,而在当下选择人民币方式,显然是考虑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

中骏9月谋划,10月份做报表。因为原预定去欧美路演,美国对报表的天数有要求,约需11月才准备齐所有材料。

12月是圣诞节假期,外国机构者忙着回本国度假,不适应发债。

“12月19日,人民币连涨10天,我们感觉时机快到了。”李维回忆起发债抢窗口的过程。当月,中骏置业进行了预路演,并邀请部分意向投资人进行了反向路演。展示了公司经营管理理念,并在与投资人的沟通中确定了发行人民币合成债的方案。圣诞节和新年假期一过,中骏开始正式路演。

今年,还没有开发商到境外发债,也意味着投行的选择并不多,债券品种之间的竞争也少,时机不错。另外,“我们这个时间发,也等于给了后来者一个人民币债的利率样本。”李维表示。

而在近一年,从国开行和麦当劳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以来,人民币债一直是市场的热点话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