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煦 2010年,尽管自主品牌汽车在总体销量和市场份额上均有增长,但对比年初时企业自身提出的销量目标,这一成绩仍令业界颇为汗颜。除四家企业之外,其它品牌的实际销量均未跟上梦想的脚步。
在随中国车市一路高歌之后,自主品牌盲目扩张、透支管理能力、过度分心等问题,被整体暴露出来。
集体未“达标”
将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下称“乘联会”)公布的2010年车企厂家批发量数字,与年初时车企对外公布的2010年销量目标进行对比,各合资车企基本上都超额完成销量目标,而自主品牌的目标,则多未完成。
其中,奇瑞目标为70万辆,全年销量67.5万辆;上海汽车目标18万辆,实际完成16万辆;华晨实际销量为17.8万辆,距目标20.9万辆尚有差距。比亚迪于年中时,将销量目标由80万辆降为60万辆,但最终完成52万辆,达到调整后目标的86.6%。长城汽车的年销量为29.4万辆,低于年初计划的40万辆。江淮乘用车和力帆汽车的销量均在销量目标的65%左右。哈飞汽车2010年制定的目标为30万辆,其乘用车(含微客)销量为15.4万辆,完成目标的51.2%。东风乘用车销量为2.8万辆,为销量目标的46.7%。
自主品牌阵营中,完成销量目标的企业包括东风柳汽、众泰汽车、吉利汽车、天津一汽。
事实上,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2010年仍然是高歌猛进的一年。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自主品牌轿车的整体销量为293.09万辆,同比增长34.08%,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自主品牌在我国轿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也有所提高。由2009年的29.4%,达到了 2010年的30.7%,扩大了1.3%的份额。
尽管成绩不俗却跟不上自身欲望的脚步,使得自主品牌在自己制订的目标面前,脸上无光。而这一窘境也将自主车企集体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五大失策
制订过于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标,是自主品牌车企此次集体失意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车企过于激进的主要原因,则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过于高估了市场。在汽车产业专家、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看来,自主品牌车企普遍以A级车市场为主。而随着购置税减免额度减少等系列政策,2010年的A级车市增长率并不想自主车企想像得那么高,作为自主品牌的重要细分市场,A级车销量增长并没有这么快。
此外,低估了竞争态势也是自主品牌自我膨胀的原因之一。自主品牌车企2010年主要面临了三股强烈的竞争,一是合资品牌集体下探,进入自主品牌此前主打的A级车以下阵营参与竞争;二是合资品牌自己也在推出车型相对低端的自主品牌;三是一些自主品牌新军也加入到竞争中来,如江淮、众泰均从其它细分市场杀入自主品牌把守的阵营当中。
1 | 2 |
- 土地收入锐减 上海调控松动猜想 2011-04-15
- 【市场观察】早评: 这类股已经非常危险 2011-04-14
- 住建部长亲赴西安督察房价 “文化之都”或临两难 2011-04-13
- “天价墓”是怎样造出来的 2011-04-11
- 【市场观察】早评:后市注意一类股赚钱机会 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