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增长的极限”(2)
柳邡
2011-02-10 07:32
订阅
 1  |  2  |  3 

万科在千亿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同时,自身财务状况也开始了变化。

万科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其现金流量为负数12亿,上年同期则是正数112亿;同时其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23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入是598亿,有63%的现金流不是来自当期的销售收入。

虽然规模得到急剧扩大,但万科的自我造血能力一直没有显著改善。与2004年的百亿销售额相比,6年之后的千亿万科,其销售额增长了9倍;2004年净利润约为9亿元,2010年万科按照前三季度的利润折约为50亿元,而这意味着万科6年来的利润增长不到5倍。

深圳一私募机构称,未来3000亿的万科中,还包含了利润更低的商业物业,如果万科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大幅下降的话,比1000亿万科的利润可能也高不了多少,一旦股东没有分享到企业规模扩大的收益时,股市上的再融资将会是个挑战。

土储挑战

万科在服务外包、专注于拿钱和拿地的同时,奉行快速周转的万科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这对万科形成了巨大挑战。

千亿万科在全国不断地吞噬土地。

万科在2010年的拿地策略较2009年的中庸显得有些激进。在新增土地储备较2009年增长68%的同时,拿地金额较2009年增长122.7%,几乎相当于公司当年销售额的一半。

去年万科新增项目数量为90个,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大区域的40个城市,新增土地权益建筑面积共约2100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为每平方米2700元。

在2009年,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244万平方米,全年新增项目的土地款为254.6亿,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2047元。2010年万科所拿地块的平均楼面地价较2009年涨幅接近32%,因此万科也被质疑是推高地价、进而推高房价的推手。

以万科提供的数据推算,万科在2010年拿地合计支付地价款约567亿元,在国内各地产商中排名第一。其中,拿地总金额较2009年同比增长约123%。一旦规模再翻番,或者达到3000亿,万科对土地的渴求将无法想象,土地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短板。

“在万科今后重点盯的三、四线城市中,市场化策略拿地的万科将更加没有优势。”上述私募机构称。即使拿到了地,地方政府也会有很多附加条件的要求,数量多了后也会让万科很难受。

目前万科在全国近40个城市拥有项目的同时还在不断进入更多三、四线城市,但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处于微利甚至亏损阶段。

此外,万科奉行的是逆周期拿地策略。表面上看这个策略非常吸引人,但是这不仅仅要求对周期有非常精准的判断,还有很难预期的政策性风险,如果调整的周期过长,逆周期拿地就很容易“死在半山腰”上。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