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凡达》来了,谁的胜利?(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闫薇 《阿凡达》来了,紧接着而来的是疯狂的3D。
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仅有的三个IMAX影院之一,坐落在有些偏僻的北京东五环外,从市中心出发,的士费用超过60元,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要看时长2小时40分的《阿凡达》,你不能喝水,除非你记住网络达人给出的5个最佳去洗手间时间。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阿凡达》一票难求的现状。
即使在这个影片中国首映3周之后的1月14日,当天所有的巨幕票全被售完。在中午12时,门口的“黄牛”已经把180元的票卖到300元。
划时代
“新电影新世界”,在IMAX影院前,《阿凡达》的海报上赫然写着这六个字。当人们从充满立体感的3D影片中回过神来,台下集体鼓掌。人们评论说,“过去的电影根本不能叫做电影。”《阿凡达》将成为一个开启3D元年的时代划点。
影片最大的成功还是要看票房。根据娱乐咨询机构艺恩咨询的数据,在中国上映7天,《阿凡达》票房收入已达到2.78亿元人民币。北美上周末票房达5031万美元。
中影南方新干线院线总经理赵军称,电影的工业属性,决定了其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技术革命相伴。此前,每一年看到的演变都只是电影辅助性的变革,或者只是拍摄技术的进步,或者只是手段的更新;3D不是拍摄技术和手段的变化,它是电影的一次世界观变革,可能根本改变我们对于电影的传统理解。
“三年前,我站在这里预言立体电影将会复兴,”卡梅隆站在新年对中国观众说,“根据这三年间我们看到的电影业的发展,我可以说立体电影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在这场划时代的电影盛宴中,投入最少而收益最大的应该是中影和华夏两家电影公司。在中国,进口大片的发行权集中在上述两家电影公司。
好莱坞六大公司通常在海外地区设有分公司,负责发行。在中国则需要交给国内的电影公司发行,而只有中影和华夏两家有发行权,民营公司和其他国有电影公司没有进口分账片发行权。
据业内人士透露,比起最后的收入来说,发行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艺恩咨询分析师张新建告诉记者,《阿凡达》现在营销费用1.5亿,制作成本3.5亿,加起来成本5亿美元。中影华夏两家公司联合发行,采用票房分账模式,其中中影和华夏获得票房的17%,21世纪福克斯获得35%,剩下的部分是院线收入。美国电影一直主要有七大发行窗口,影院票房只是第一个窗口,近几年,又增加了网络、手机新媒体下载窗口,除了这些,美国电影的书、服装、玩具等衍生品收入也是一大块。总的来说,票房一般只占一部电影总收入的30%左右。

- · 英国电影学院奖:《拆弹部队》打败了《阿凡达》 | 2010-02-23
- · 《阿凡达》的精彩一课 | 2010-02-12
- · 孔子暗战阿凡达 | 2010-02-01
- · 张鸣:阿凡达的市场后门 | 2010-01-27
- · 撤下《阿凡达》 我也不看《孔子》 |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