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团态度分歧 汇源财务警报尚未解除(3)
贺文 程志云 高琨 胡中彬
2010-09-18 08:57
订阅
 1  |  2  |  3 

让左国光很不解的是,汇源果汁的产能一直利用率不足,为何还在不断追加投资、扩产。

今年上半年,汇源果汁的总年产能为377万吨。可口可乐并购案之前的2008年上半年时,汇源果汁的总年产能达256万吨。两年中,汇源果汁新增产能超过100万吨。同期,汇源果汁的销量从2008年上半年的1.9亿公升增至1.954亿公升,销量仅增加了500多万公升,远远赶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

上半年,汇源果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接近70%,毛利暴增近150%至5亿多元,毛利率同比增幅超过10%,但是却亏损7000多万元。

在销售收入、毛利率都增加的情况下,汇源果汁仍处于亏损中,问题出在哪里?

左国光指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汇源果汁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61.8%,“销售及营销开支”主要是由销售代表的薪金开支及广告开支增加所致。

自可乐并购案被否后,汇源果汁一直忙于直销机构数量、销售代表的扩容。顶峰是在去年底、今年初。当时,它的直销分支机构增至50家,在销售网络覆盖的地区增设600个销售办事处、新增加了1.3万多个销售代表,按照汇源的说法,这些人员将服务120万个终端售点。

大幅增加的广告投入,则寄托了汇源果汁为销售轰开一条生路的期望。在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碳酸果汁饮料“果汁果乐”后,其广告片在地铁、电视甚至是互联网领域大范围出现。

汇源果汁今年对新品的促销也格外大手笔。在世界杯期间,果汁果乐还进行了系列球迷赠饮活动。汇源果汁竞品的一位销售负责人留意到,今年汇源新品的造势很猛,“给代理商、经销商的提成各方面也很优厚,促销活动很多”。他举例说,一箱汇源老产品给代理商的提成是1元,新品却差不多2元多。

今年汇源果汁主推的新品是果汁果乐、果汁奶。上述竞品销售负责人说,“今年新品的铺货多,几乎跟汇源传统的产品差不多。而且,在卖场,汇源今年的陈列搞得很多”。

汇源难题

事实上,两年以来,从汇源果汁希望有所斩获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来看,它在其中的市场份额排名已经由第四下滑至第六,份额一直在6%-7%徘徊,而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则相对稳固地把持着该市场30%左右的份额。

本报获得的一组AC尼尔森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康师傅原来一直处在第三位(去年7月16.6%,今年5月份18.1%,6月份19.8%,7月份20.7%),在统一之后。但是,从今年5月开始,它已经连续数月小幅超过统一(去年7月份17%,今年5月份以后16.1%,15.7%,15.9%)。业内将此主要归功于康师傅今夏更大规模的“再来一瓶”终端促销,其对外承诺的15亿瓶赠饮量比2009年有翻倍。

有饮料销售人士观察,可乐、康师傅今年在果汁饮料市场上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很大”。可乐为在零售终端搞好陈列,雇理货员进驻卖场,专人每天摆货。

两年多以来,一直关注汇源果汁及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左国光感慨,这个市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可乐并购案后,从国际性饮料巨擘可口可乐及百事公司,到国内同业如康师傅(0322.HK)、统一企业中国(0220.HK)等,均在扩大生产规模及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如此背景下,汇源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被蚕食。

不过,也有对汇源果汁的后市乐观的。熟悉汇源的营销人士肖竹青预测,汇源果汁下半年即将迎来旺季。基于果汁消费集中在家庭、餐饮,而下半年中国传统节日较多,比如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肖竹青乐观估计,汇源果汁全年的销售额将比去年翻一番,达到50亿元左右。他进一步认为,这将对汇源果汁的现金状况是很好补充。

他还看好汇源果汁投入大力气在做的果汁奶项目。据肖竹青透露,汇源果汁已经陆续从国外引进了14条无菌冷灌装PET瓶的生产线,仅设备总投资就在20亿左右。

肖竹青看好其果汁奶的逻辑是,汇源的果汁奶基于消费能力升级后人们开始注重健康,汇源希望早一步升级设备,进而在产品加工上建立一定门槛,获得一定的市场主动权。他乐观估计,如果汇源果汁这14条果汁奶生产线全部投产,将形成60个亿的规模。

与汇源果汁同行的公司高管称,无菌冷灌装PET生产线在果汁、饮料中的运用,并不神奇,可乐、康师傅现在都有。汇源果汁主打这个概念的果汁奶,尚属小众产品,要打开市场,一是需要投入,二是需要时间。“新品要在市场站住脚,没有一年半、两年的时间是很难的。”

肖竹青对汇源果汁后市乐观背后,是这家经历起起伏伏的企业对改变的迫切。

比如,业界对其依赖的传统渠道模式——通过“提成制”与代理商合作——颇有微词,各代理商管控辖区内的产品价格,区域之间没有协调,所以汇源产品的串货特别多。而且,这种模式严重依赖经销商才能铺货,一旦经销商不认可某种产品,厂商则要受制于经销商。

今年年初,汇源完成组建营销领导小组,由朱新礼的女儿、现任汇源果汁副总裁的朱圣琴担任组长,下辖高、中、低浓度果汁饮料三个事业部。在销售模式上,汇源搭建了三驾马车:除了以大区制管理代理商的传统做法外,加大直销公司(与KA大卖场、商超,以及餐饮渠道直接对接)的数量、投入,生产工厂所在区域内的营销则由工厂直接负责。

汇源也试图重塑品牌,从原来主打亲情牌、稳重的果汁品牌,向年轻、时尚、健康的饮料快消品品牌形象转变。去年年底从统一挖来擅长市场营销的台湾人李文杰做汇源董事长、总裁朱新礼的助理,专门负责汇源的品牌与营销。

它也试图更有效地扩大产品的外延。在“果汁果乐”亮相时,新任总裁助理李文杰向本报透露,汇源对产品外延的设想是,以果汁为核心的饮料产品矩阵。

而同行给他的提醒是:无论哪个变化,其收效一定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做到的,不能急于求成,还得上下一致。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