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业绩的耳光打给了谁?(1)
张向东
2011-02-23 09:14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网 张向东/文 日前,三大矿山巨头之一力拓集团2010年财报公布,当年净利润超过140亿美元。舆论将其与中国钢厂对比,相当于中国7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当年利润总额,引来一片哗然。

细看力拓2010年财报,其中铁矿石行业净收益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铝行业净收益达到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铜行业净收益为25.34亿美元,同比增长35%;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行业,净收益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钻石矿产类行业,净收益为3.28亿美元,同比下降59%。

可以看出,铁矿石行业是导致力拓业绩大幅提升的关键。铁矿石业务一直是力拓集团的盈利引擎,只不过,这一点在今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力拓的业务范围涉及铁矿石、铝土、铜矿等大宗原材料,作为源头,成本波动因素明显较小。而中国钢厂则大部分都是维持着大炼钢铁的单一老本行几十年不变,不仅不能控制上游成本,亦不能控制海运费等运输成本,同时对下游市场的波动的反应也明显缺乏经验。

中国钢铁行业近十年间反复出现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每年面对铁矿石谈判时的痛苦和无奈,另一个是,不管市场好坏集体提价时所表现出来的简单和粗暴。上述两种场景随着近些年三大矿山公司越来越明显的垄断趋势而加强。

有意思的是,就在力拓发布业绩两天后,中国工信部通过中新社外发布数据称,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年初的平均90美元/吨攀升至年底的145美元/吨,涨幅为61%。全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128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960亿元。全年中国钢厂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5%。事实上,最近几年来,中国钢厂的利润率也一直都是这个水平。

两组数据的对比,让中国钢铁行业的心态更显尴尬:看力拓的数据眼红,看工信部的数据脸红。乍看之下,这两组数据对比展现的是上游和下游、垄断和分散的对比,实质上则是综合性和单一性经营模式的对比,以及市场和政府的对比。

如果梳理近20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与三大矿山公司的经营变化,得出的将是一个处处落后和被动的曲线,而其中却一直伴随着政府的身影。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77家钢铁企业的利润总和不及力拓一家公司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力拓打给中国钢铁行业的一记耳光,但实际上这个耳光则是打在相关主管部门的脸上。

当力拓和必和必拓最初找上中国要一起开发铁矿时,中国的钢铁行业在纠结的是,中国到底需不需要铁矿石?中国钢铁产量达到1亿吨(1996年)是不是已经到头了?再多就是严重产能过剩了?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