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赴日本见闻(1)
张斐斐
2011-03-25 18:17
订阅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斐斐 刘钊 董亮 特约记者 庞磊 实习记者 马莉 宋平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等多座核电站发生故障。经济观察报在震后第一时间派出两位记者和一位特约记者前往日本。本期新闻挖掘我们请到了其中的两位记者向我们讲述他们在日本经历的故事。

主持人:东京的气氛是否紧张,民众的生活是否依然有序?

张斐斐:我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周一(3月14日)早上的飞机到日本的。我当时在飞机落地之前还是很担心那边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东京的秩序会不会也受到了影响,大家的恐慌情绪会比较强一点。

但是当时我到了以后,那天是因为东京电力(主管东京地铁和铁路系统的一个主要的运营商)限电。所以从成田机场到市区的成田机场快线停止运营了,造成了大量的乘客滞留在成田机场的情况。本来正常应该是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结果我们花了六个小时左右才到达。

但是也让我有机会看到,日本社会的民众非常有秩序的一面。因为机场快线停止运营了,只能买机场的巴士去我们所在地,在新宿和涩谷那边。中间会有一个很长的等待过程,但是那个的等待过程是非常有序的,有五到六个志愿者在那边帮你,每个人都拿着票在非常安静的等待,或者是待着聊天,感觉不出来这是一个刚刚被9级的地震攻击过的一个地方,所以说还是挺大感触的。

刚落地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社会的秩序还是非常良好的。但是不安分的因素很多,包括我们在机场刚出来的时候,到抽烟室去抽烟,我当时跟一个英国和德国的人在聊天,他们属于在日本工作,老婆儿子都在日本。因为我们去的时候当时就有传言,一个是核泄漏,还有一个是未来几天可能还会有7·0级以上的地震袭击东京。所以他们特意回来想把自己的妻儿接走这样。其实表面上来看这个社会还是在非常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每个人的心里边都是有这样的担忧的。 

庞磊:我比张斐斐早到一天,我觉得我去的时候可能更有序,很正常。到东京,地铁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从机场到我们住的宾馆很顺利,我觉得很奇怪。下了地铁以后就走路到宾馆,感觉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地震,大家都是在逛街,或者有人去理发、喝咖啡,生活很正常,我很吃惊。因为我本以为东京会很紧张,但是第一天我就觉得没有什么。 

第二天就是星期一,开始限电,影响到了我们坐地铁和其他交通工具,不过宾馆没有什么影响。但跟张斐斐同样的一点就是,在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如果你去跟一些人交流,不管是日本人或是外国人,他们都在心里面有点紧张。可能是他们认识的朋友或家人在日本的北部,也有可能就是担心核电站的情况。但是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你都看不到这些。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