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赴日本见闻(2)
张斐斐
2011-03-25 18:17
订阅
 1  |  2  |  3  |  4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说核泄漏时引发了公众心理的恐慌与不安,但是实际上这种恐慌与不安没有在行为上被表现出来?

张斐斐:我觉得得多重去理解这个事情。我在跟一个日本老妇人聊天的时候,她觉得他们日本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是很慌张的,因为毕竟大家没有遇到过这些事情。地震大家可以预防,核不一样,这个东西可能大家没有那么好的预防的知识跟装备。

我去秋叶原街跟他们的店主、雇员聊天。很多员工这几天就不来上班了,都会请假之类的。原因也不是说得很明白,但是就消失了。到后来,有一些人想请假,老板就不批这个假了,就说你要么辞职,要么就继续来上班。东京人一方面是有这样的无奈在里头,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在这里,包括日本是私有制的土地,很多家族对这块土地已经拥有了几代了,所以说让他们轻易放弃土地是很难的。在没有确切的新闻之前,他们是非常舍不得的。可能更多的就是这种感情的纽带,让他们留在东京。

当然,对于一些在日本南部有亲人或者朋友的人,比如说那个老妇人,她的女儿在冲绳,女儿听到这个消息就赶快叫她去冲绳了。所以有渠道的人还是在撤的,虽然不会像外国人这么明显的大批的走掉。但是,日本人里面肯定也是有一部分人是往外走的,往南边走或者往西边走的,也存在这种现象。

庞磊:有一个人跟我说他是在旅游公司工作,他就正常上班,上班的时候没有跟他的同事谈这个事情。当然他也有一点担心,但是对工作,或是对这个灾难的一个态度,他觉得他应该坚强,坚持下来。也可能像张斐斐刚才说外国人在日本,特别是那种不看日本的媒体和电视的人,他们就倾向于离开。坐飞机回中国的时候我看了一个报道,就是说这两种媒体的报道都不太一样,日本的媒体好像是比较相信政府可以控制这场灾难,CNN或其他的国外媒体就是可能会夸张一点。

张斐斐:我觉得我们在东京,稍微觉得内心有一些恐慌是在周二的时候。我们到周二的时候,已经传出来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反应堆的安全壳可能会被燃料棒融化的时候,当时就传出这种流言,或者说是未经证实的言论。比如说福岛第一核电站距离东京不到250公里,当时的风速是15—20公里(每小时),这样算一下可能在八个小时左右,辐射云就会飘到东京。

在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到可能会有一些不安的情绪在里头。我依然不想用恐慌。因为我周二下午的时候感觉东京街头虽然人少一点,但是还是很有秩序的。

庞磊:好像法国大使馆是第一个通知他们在日本的国民应该考虑离开东京。法国大使馆就把通知放在他们的网站,就是张斐斐刚说的核泄漏也可能几个小时后会到东京的消息。很多外国朋友听说这个以后都很害怕,因为这不是乱说,是一个大使馆在他们的网站发布的通知。

但是后来这个被撤了,其他大使馆的网站没有那么严重。我自己去看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大使馆他们的网站,他们很冷静,只是说除了离核电站附近的30公里内的地方有危险,以外的地方现在没有很大的危险。

张斐斐:当时NHK的电视上也一直在播预防核辐射的一些知识,比如紧闭门窗、下午不要出行之类的。他们可能是针对在警戒范围30公里之内的人做这样的建议,但是你在东京看那个电视的话,就会觉得有这样的担心,辐射云会不会过来。

我有一次下午出去了一趟,觉得街上的人是少了很多,大家也都戴口罩。但是等到晚上的时候,我跟庞磊出去了一次,去见我们的朋友。我们在东京涩谷的街头感觉非常的正常。因为我是第一次到东京,庞磊是第二次,我没有那种概念。(问庞磊)你觉得涩谷的人会比原来少一点了吗?

庞磊:也可能少一点,但是很难说。

张斐斐:但是那天晚上还是很多人在那边的。虽然是限电了,很多霓虹灯不开了,但是大家依旧在购物,一切非常正常。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