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并不遥远,但也无需绝望
文钊
2010-10-25 10:49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文钊 对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来说,10月22日召开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成为一场“鸿门宴”吗?我们确信,这并不是一场严肃的讨论应有的形容词。实际上,坦然地面对争论甚至指责没有什么不好,这对于周小川先生来说,也是一个见惯的场面。

如果这是中国该有的心态,也当是与会的其他国家的财长和行长们应有的信念。他们要为11月召开的G20峰会铺平道路,就不能在无休止的争吵中浪费时间。我们身处的世界仍然处在危险边缘,承认这一点,就需要抛弃那种速胜的期望,而要说服自己,全球经济重新走向繁荣,需要G20成员耐心而长久的合作。

所以,即使汇率是一个问题,将全部矛头指向人民币也是不公正的。当下“催升”人民币的大合唱试图说服世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敲开经济复苏之门,进而纠正世界经济的失衡格局,即使我们不怀疑这种论点背后的政治图谋,也不能不小心看待这种说辞的片面甚至武断。

世界经济的失衡由来已久,要转换经济轨道,中国和美国当然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报曾经用《美国人民须储蓄,中国人民要消费》为题发表社论,表达对这种失衡的理解和可能的解决之道。纠正世界经济的失衡,需要美国和中国同时进行结构调整,美国模式的症结在于借全世界的钱满足本国的消费,而金融杠杆的持续放大,最终导致了危机。中国则需要改变对外需的依赖,形成内需主导型经济,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

这篇社论发表在2005年10月,其时也正是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首次在中国议事之时。那时候汇率就是议题之一,不过当时美国财经官员就明白,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就汇率谈汇率,不会有建设性的结果。

从那时到现在,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5%。中国在今年6月份重启了因金融危机而暂时特殊化了的汇率形成机制(比如在2008年末转而事实上盯住美元)。毫无疑问,中国人明白,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中国,汇率本身的市场化,有利于中国实现结构转型。不过任何经济体的转型都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希望振兴制造业,实现出口五年倍增的战略,但也无法短期内大幅削减其对外债务。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图景:一旦金融体系趋于稳定,美国人还会乐于回到那种借全世界买全世界的消费狂欢中去。

如果悲观地看,这个世界距离一场货币战争并不遥远。坦率地说,在危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听从所谓市场化的说辞。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一度成为自由贸易最强烈的呼吁者,而在此前的若干年,一直是美国像一个传教士那样说教着自由贸易对于中国的好处。所以,没有人愿意放弃干预的武器,区别仅仅在于,谁是进攻者,谁是防守者。

谨慎乐观的理由也不是没有。9月份中国仍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购买者,即使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进而中国购进的美国国债会大幅度缩水。美国则在一周前宣布推迟公布其货币报告到G20峰会之后,之前全世界都在猜测美国是否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多少说明这个世界并没有放弃在合作中寻找出路。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其中有很多无奈和被选择的成分。不过,自主与合作,从来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即使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无法就具体问题达成一致,至少他们可以奠定这样的一个基调,那就是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合作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不过我们需要耐心等待这些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面对热钱和持续的升值压力,中国仍然选择在时隔34个月后首次加息,正表达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中国不能有效控制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对中国是灾难,G20的其他成员也无法只做一个旁观者。对于试图将全球经济分割成若干孤岛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