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华商名人堂 > 活动报道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走进复旦大学
发布日期 2006-11-06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大家晚上好,我是《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这是我第一次到复旦,这所学校在我心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也曾经想进这所学校,大家都知道复旦大学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华东有特殊的影响力,在华东的各个层面,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是生生的殿堂,我是84年高考,我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其实我学习还可以,但是我没有足够的把握,不敢报考这个学校,其实今天我来到内心很向往的殿堂,我在这里表示大家敬意,你们可以理解为,失意度独一的人表示感谢,我们跟这所学校有特殊的恩远远,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在我们的报纸发展了5年的时候,我们有好几次在负担大学举行过很多的次活动,我们有一个华商名人堂,我们选择进入高校,讲中国企业的优秀人才,推到这样一个场合,跟学子面对面的交流,这个互动,无论对演讲者和听众都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我会向大家介绍两个嘉宾,这两个嘉宾跟复旦大学有特殊的渊源,一位是青年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副教授 陈钊,我相信很多同学都认识陈老师,他就是这个大学的教授。另外一位是今天晚上演讲嘉宾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也是我们复旦大学的校友他是92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我想大家可能对王先生的企业和他的经历都有一些兴趣他所领导的朗盛集团大中华区,其实这个部分不由我来讲,一会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来跟大家做更多的交流,他92年才毕业,其实不长,现在是一个跨国公司中国区的总裁,无论他领导的这家公司,还是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一定会引起在座同学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期待王先生怎么把朗盛集团中国区的业务开展的很不错,我在这里跟大家透一个信息,这家公司和另外一个公司联系在一起,就是拜耳,他和拜耳分拆出来的,他的业务不是最主流的业务,是相对比较边缘的,他把非常传统的业务经营的蒸蒸日上,大家把他的业务怎么要提到一个高度,大家怎么样吸取自己的教养会更感兴趣,我们听听王先生的演讲,谢谢。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首先感谢刘总个清洋溢的介绍,我今天回到母校的时候,我是相当的诚惶诚恐,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周末的晚上以前不听演讲的,同学们花宝贵的时间听我的演讲,我诚惶诚恐,我希望我的演讲是对你们有帮助的,今天我非常感谢母校给我这个机会,以前我也坐在下面听教授传授知识,今天、明天,将来同学们也站在这个讲台上,跟同学们分享一些心得,在这里我在路上的时候,刘总跟我打了电话,他说我看了你的演讲主要是公司,我很感兴趣你怎么样从这样一个专业跨到做传统的化工行业一个管理者的位置,这是他们要了解我的成长经历,我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

  我还是更希望大家了解一个公司,大家是MPA的同学,大家可以了解这个公司,他从一个刚才刘总也介绍了,拜耳一个边缘的业务,通过分拆成为一个新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化工行业一个新兴的领军者,我们会塑造未来的化工行业,这点我也想跟大家分享,在我们的分享完这个经历的时候,我跟大家回顾一下我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历程,在很多眼里,化工行业对你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遥远的化工的装置,那些大的出管,反应器,化工行业跟我们是息息相关,现在的化工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举例来说,每天早层,每个人醒来的时候,现在的竞争很激烈,你需要闹钟,闹钟把你叫醒,你为自己煮一杯咖啡的时候,你可以接触到朗盛的塑料产品,和化工产品。走过孩子的玩具的旁边你可以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是朗盛的塑料,经过长万次的查检是不变形,孩子会把他含在嘴巴里面,他是很安全的。你吃健康的早餐,你希望有新鲜的果枝,他可以保鲜可以保证他的营养,跟新鲜的可谓一直,你开汽车的时候,你可以给汽车的内制所环绕,包括按纽,仪表盘都是朗盛的产品,人们现在的汽车轮胎越来越耐用,橡胶论坛里面有朗盛的抗氧化剂,地球的资源越来越宝贵,生物菜油是一个新兴的可替代的能源,他很容易被氧化、腐蚀,怎么样保持他的稳定性,可以达到通常的菜油的使用性能,朗盛他生产的DNS就保证了生物石油不被腐蚀,才可以使他大量的应用,吃物产的时候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朗盛可以使他的健康的成长,通过这些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就短短的一个上午你可以接触到那么多的化工产品,化工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不是那么的遥远,在我们的国家,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增强国家的国力,增强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我讲一下朗盛的创新的历史,他就是合成橡胶的发展的历史,这里面有很多的数据,朗盛是当今全球的最大的合成橡胶的生产商,他在1906年汽车进入生活,他是天然橡胶,他的性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1906年科学家就研究合成橡胶,在1910年就产生了第一个合成橡胶,随着技术成熟,发现他不能满足大规模的需要,在1932年,发现了流程及,使他工业化橡胶成为可能,在1940年有低温生产橡胶,在1968年把计算机分析技术进入到橡胶的生产过程当中,还有零陵种种的橡胶发展的历史,橡胶的发展的历史就是朗盛发展的历史,对品质的追求,对创新的渴望,是朗盛不可或却的一个部分。

  在其他部分,朗盛有四个业务集团,在化工空间,功能化学品当中,过去这些业务他其实是拜耳公司的发展的根本,随着拜耳不断地发展他有新的业务,只要业务,生命科学业务,化工业务,由于他是一个相对而言成熟的业务,跟其他的业务回报率会低一些,这些业务是慢慢忽视了,以至于这些业务有重大的管理负担,使这些业务进入一个额讯循环,盈利能力差,在1924年拜耳把化工品的业务分拆出去,最后是很成功的,无论是拜耳公司还朗盛公司,都很车工,他有核心竞争力了,由此看到拜耳股价大幅度上升,朗盛也是之超过了1倍多,朗盛是有140年的化工的创新,同时他又是一个年轻的获利的公司,在全球18个国家,有50个生产基地,在全球有1万8千名的员工,他是欧洲十大化工公司之一,朗盛在全球的分布,他主要业务集中在欧洲、德国和北美,同步发展的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对朗盛提供了未来发展的空间,朗盛决定了未来发展的重心就是在亚洲的中国。

  我们在中国连续3年超过了30%以上的增长,在去年超过了45%的增长,今天的朗盛已经成为了一家在业界生命捉住的公司,我们在2005年上市时的财务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跟我们的战略息息相关的,我会讲我们的企业组织机构,以及怎么样实施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案例对未来的你分析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些弊益。

  在过去1年半当中,朗盛取得的重大成绩,他是一个战略的结果,我们把这个战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是企业内部的开支的提升,提高他的极小,第二是对亏损有一个重组,第三是投资组合,我们的业务组合,通过这些情形的提升,对盈盈能力大幅度的增长,取得这样一个成就我们从拜耳以前,一个技术导向的工程师的文化,把他导向为一个创业者的文化。

  朗盛的基础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在各个部门之间有一个明确的战略他的核心是一种整个朗盛管理层,还有朗盛的整体的员工有一个非常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在拜耳分开进去的时候,很多的员工都不愿意加入朗盛,拜耳把所有的垃圾业务都给了朗盛,拜耳可以前进了,让朗盛自生自灭,当时是这样的,但是朗盛集团的管理层,我们愿意有这样一个挑战。

  当时我在公司的CPT,就是公司的管理中心,就是你可以选择留在拜耳还是去朗盛,拜耳也给我一个很好的职位,我觉得这个很有挑战,这样一个企业尽管他面临了种种的困难,但是他也给了我无限的自由和空间,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虽然看起来很坎坷,但是他有机会,在两年内不到的时候里面,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员工的状态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有换人一新的文化,和对朗盛企业文化的认识,他就是自主和责任。

  在这点,等一下我会介绍一下业务部门的责任,所有的责任没有交叉很清楚,每个权利、目标、责任都很清楚,每个负责人都负责全球的业绩,他像企业家一样,运行一个小规模的企业,他跟所有的其他的同事,竞争业务的资源,他评定他的团队有没有业务的目标,包括PAS,包括运营资金。当我们定义了这样一个文化,有了这样一个干净还是不够,我们要脚踏实地把我们战略实施起来,我们看到,我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新兴的战略模式上,我们以利润决定我们的战略线,并不是像拜耳单纯追求市场份额和销量,我们不断优化我们的盈利能力,以利润为导向,我们重组的阶段是很痛苦的。

  在座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在新兴的增加的行业当中,所有人都是积极向上,你很容易实现增长,如果你很痛苦的成长,要节约成本,要砍掉人员,这个要管理层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鉴定的信念,我们关闭了若干业务,对这些业务的员工来说,你涉及到他本人,这个是百分之百的痛苦,对集团来说,我们不做这个痛苦的决定,整个集团就无法发展,更谈不上自信,我们在积极重组了以后,看掉很多多的成本,就把定义了我们的核心的部门,我们把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把他出售给其他的战略投资者,比如说合成纤维,就像杜邦的一个业务,这个SPD是朗盛发明的,最后变成了累卡,这个是所有的重要面料里面添加了纤维,这个是值得自豪的业务,在过去我们慢慢的边缘,没有增加新的投资,也没有这样一个机遇,我们不会重新引得了竞争,我们做这样一个决定的时候,确实是有装饰装满的感觉。

  对企业来说,必须要作出这样一个痛苦的决定,比如说拜耳把朗盛分出去,化工是以前拜耳的根,他把根也推出去了,在这个吐故纳新的前提下,人要有勇气跟过去说再见,我们还有把 推出去的业务,防治初期也在进展的过程当中,通过这个举措,朗盛在05年提高了30%,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11.3%,这个在同行业已经有相当好的水平,但是我决不会自满,我们看到我们的未来,还是要任重道远,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把盈利能力低于5%,已经大幅度降低,这个盈利能力高于10%增长了很多,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采取战略成本,提高绩效,这个是将来整体的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好。

  大家都知道,化工行业他是有一个发展的周期,会有一个增长期,也有一个比较箫条的时期,在过去几年,世界的化工企业他的州长期是很长的,这里面要归公中国的经济快速的成长,他对原材料的需求,拉动了全球的化工行业的进行的周期,在2005年1月31日,朗盛上市以来,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有非常好的盈利能力,我们朗盛股价要远远高于相关行业的股票,我们和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股价高于他们的20%,朗盛认为现在新的发展世纪已经到来,我们做好了前三部的战略准备,现在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增长,我们要进行战略收购。

  我们认为现在世界每天都在变,这个全球范围市场的转型,竞争的焦距给行业分都在不断的进行,没有任何时候这个企业可以自满,我是学信息的出生的,在我学习的时候的前期,IBM的行业IT行业,似乎没有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过了没有几年就到了负面的边缘,任何一个企业都如逆水行舟,如果你有自满你很快会进入到负面的边缘,亚洲的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过去,在99年,前50名重要的企业当中没有亚洲和中国的公司,中国企业是无足轻重的,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的发展,以及中国公司强烈的进去下,他们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夺取了前面的位置。亚洲的因素对于全球的市场转型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01年,亚洲地区占全球地区GDP不到1/4,后来超过了1/3,超过了欧洲的份额。

  同时全球的市场的转型,不仅仅是产品利润等等的转型,他有一些大的趋势,就是我们现在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子,这个世界越来越紧密流动能力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是更加的重要,这个世界的货物可以在全球流通,你自己的产品可以卖到世界各地,你竞争不是来自本土的竞争,而是世界的竞争,我们这个地球越来越小,他承担人类的活动接近的极限,怎么样利用资源,对要成功的企业他是一个核心的要求,也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20年,大家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的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很多的消费者,起诉公司,他的产品安全方面的缺陷设计的不好,在中国也是面临这样一个阶段,一个好的企业要想在一个市场上立足下去,他必须重视安全,必须要重视环保,在过去想念化工行业不在是死水一潭,他分化是非常剧烈的,向拜耳向朗盛分拆,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他的解体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个分化的过程,他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司,他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我们要让他解体,让他变成一个个小的专业的公司,同时要收购,这些收购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进行的收购,是加强自己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前几个月拜耳收购了先令等。

  驱动这些变革的力量有外部的力量,比如说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从成立初期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发展,对化工行业有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我们定义的非常清晰的战略,我们未来的发展的主要的增长方式和空间就是在亚洲就是在中国,在过去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面,我们在全球水客定的装置,从美国到中国,横跨太平洋,我们把工业总部迁移到了上海,我们在物系设立了,皮革化学品的研发中心,我们生产了橡胶的研发基地,我们的产能扩大了一倍。

  们在无锡也搞性能的生产线,来满足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所有这些,这些外部都要实现变革,驱动变革的核心是人才,是团队。

  从朗盛成立之初,我们就制定了非常清楚的人才战略,就是不分国家、种族,有能者居之,我们在朗盛的人力资源总监,刘正容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个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我们认为朗盛在中国在本土进行长足的发展,本地化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派很多PAPS,就是外援,他短期可以帮助朗盛蓬勃的发展,长远的发展是要靠我们本土化的发展,所以我们朗盛启动了亚洲人才培养计划,我们把很多有潜质的大学毕业生,把他们派往欧洲,美国,到运营机构当中工作,几年以后加入朗盛,成为朗盛未来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一个CEO,他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我觉得他最主要的工作是带一个团队,同时这个团队也愿意追随这个公司的愿景和长远的目标,相信各位可以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怎么样确立领导力,这个不是靠上下级组织机构,你的领导力的产生,是因为这个领导者要有鉴定的信念,这个团队才会有鉴定的信念,你怎么样赢得这个团队,怎么样把这个团队的所有的成员,心悦诚服来追随你公司的目标,这个要求你尊重一个人,要求你以身作则对面个人坦率的交流,这个是作为我个人的重要的体会。

  同时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CEO,要不断地学习,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要不断的学习,我们在未来很多时候应用的知识不是我们今天在书本上看到的,在课堂上学到的,我们观察整个事件的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从其他的公司,从其他人,甚至你的同事员工那里都可以学到闪光的东西,每个人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你要反省自己,我得到的教训在那里,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最后我要讲的是,我们在一个当我们做到一个高层的位置上,我们会跟方方面面的打教导,我们建立很多的合资企业,合作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权利,经常会发展他会和他人,其他的团队,其他的公司,其他的利益团队合作才会达到目标,所以合作的能力对一个领导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去合作方,愿意跟你一同的前进,按照你希望合理的方向前进,要建立彼此的信任,怎么样赢得对方。

  最后这张图是朗盛的产品,这个是拉萨火车站的运用,他高过了3600多米,拉萨火车站的风沙很大,一般的材料会褪色,同时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在这样一个高海拔的地区,才有这样一个壮丽的情况,越是艰苦的环境,你才可以创造非统寻常的建筑,我们朗盛是非常艰苦,整个盈利能力很差,通过我们的不懈的努力,通过我们比别的公司加倍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成就,我们更感到自豪,这是关于我朗盛公司的介绍,关于朗盛怎么样从传承拜耳的百年创新传统,到朗盛的复兴之路这样一个过程。

  下面我给刘总的要求,讲一下我本人从一个信息专业学生,怎么样有这么大的职业的跨度,做到传统的行业,做到传统行业的跨国公司的领导者的地位,其实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父母都在一个大学工作,都是一个大学的教授,我母亲的大学是经济,我读高中的时候,接触了很多的经济方面的书,有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个时候是86年,那本书是在哈佛商学院的经营之道,在10年以后,这本书是很流行,很多类似的哈佛学到。

  拷问哈佛这本书,他讲了一个创业的历程,他为什么说学不到的哈佛商学院,他讲的是一个成熟的常规矩的理论,这本书他讲的是怎么样创业,怎么样勇敢面对未来,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考大学的时候,我要学企业管理,我挺喜欢,我妈妈说,中国的企业管理很虚,他说 学不到,我都知道,她说你学一些实际的,当今科技的前沿,你学计算机吧,我就报考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专业。

  我在大学的学习的过程当中,我非常非常喜欢复旦,我在这里学习的点点滴滴都是我日后工作的一生的财富,我在复旦的时候,当时整个中国开放成功还不是很高,就是说,正是社会一个比较剧烈的转型的时期,在很多北方的学校,他很多的观念比较老的,但是在复旦他很自由,很开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多同学都在逃课,在这里很自由,可以看到很多的闲书,没有人指责,没有人框定你。

  在复旦,通过计算机系的学习,我学到一个根本的方法,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不是说只有学习计算机才可以学到,你学物理、数学也可以学到,你学到最本质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都是一样的,就想孙子兵法很流行,很多企业管理人的去学习孙子兵法,学习计算机这个过程我觉得非常享受这样一个过程,尽管有时候也相当枯燥,学习计算机的最本质的影响,我在写程序的时候,我首先要画一个流程图,我现在看待一个复杂的事情,来做一个投资决策,来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脑海里面自然出现你画流程图的情景,你要达到一个战略目标,你怎么样达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你要把他分解开来,你要定义这个战略目标可以分解成哪些部分,有哪些资源要达到,哪些一副一举,你达到这个目标要进入到下面一个部分,达不到要走另外一条路,这样可以化烦为简,这样计算我们的资源,我们达到能不能完成他,我们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满足我满足,这些条件不能满足我用别的条件满足他,这些对我的一生是有好处,学理工科我不会一排脑袋说我就干吧,我干一件事情我要理性的想这个逻辑关系在哪里,我要怎么样去做,这个是理科的做法,不是说理科有这样一个优势,文科是他敢干。

  中国很多的优秀的企业家,他高中没有毕业,但是他有很好的感觉做这个事情,他在社会大学中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天下的道理是相同的,绝对的真理的话,这个就是绝对真理之一,很多东西都是同规的,大家看武侠小说就可以明白,尽管是理科的学习,学习计算机,但我对企业的经营,对创业我热情从来没有降低过,我记得特别的清楚,当时92年快毕业的时候,跟老师聊天,他要去新加坡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去,他说我要去那里有很好的科研条件,有生活,他问我你将来要做什么,马上要毕业的,我以前设想的理想,一个是我父母是教授。

  我希望在名牌大学里面当知名的教授,我觉得我性格不是做学问的人,我另外一个理想就是管理一个有影响的企业,在行业当中领军的企业,这是我的理想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大学也不太安分,因为那时候大学毕业自然家里面帮忙找一些工作,这个不用讳言,有人帮我在北京找了一个单位,每个人觉得这个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我拒绝了,我爸爸把我痛骂了一顿,你小子那么小就不规矩做这个事情。

年轻是有非常好的财富,就是说,俗话说,出生牛犊不怕虎,你对未来不恐惧,你才会成功,我不管未来有什么样的险阻和艰难,有了这样一个心态,你一定有机会成功,对未来,你怕这个怕那个,你肯定不成功,这个我觉得对于每个MBA的同学来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看很多的经理人,我们不叫他企业家,他心里面有很多的恐惧,他对未知领域里

  

面的恐惧,他不敢冒险,他一切是循规蹈矩,他要为他的失败找好开拓的理由,有100个这样的人就有100个失败,尤其是受到过更多的高等教育的人,读过MBA的人,他理性的思维很多,他有强大的分析能力,他永远在分析,分析这个事情所有的利和所有的弊,就永远没有行动,就注定死亡的,这个是我跟学弟和学妹们的分享,你要有一种自信的心态,要有一个无所畏惧的心态来面对未知的东西,未知就有莫名的恐惧,其实未知才是机会,才是机遇,我们从现在知道,将来生老病死是什么样的,这个人生很乏味,只有未知的挑战,这个人生才会有刺激,我选择了刺激的生活,我大学里面一毕业,就先到一点名气也没有的小的电脑公司,我去打工,当时这个美国人他也是在中国,他以前是英特尔的工程师,他的太太是外方的合作伙伴,他是随军家属来中国了,这个也是花花世界,也挺刺激的,他就开了一家小电脑公司,就有各种各样的机缘,也认识的,我就加入了他的公司在工作,这时候从知识本身来说,我学的一点用也没有,尽管我加入的是电脑公司,知识本身没有,但是原理都用上的,软件工程的原理都一样的,当时做了主要的业务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网络。

  那时候92年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两个电脑连在一起,也没有听说过,组成一个小的局域网,我那个时候是走在时代前沿,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网络,公司就两个人,一个是外,一个人我,所以有很多的机会,当时也有很多的大的公司进入到中国,也是有试探性的,我是代表处,没有大的经营活动,先看看中国有什么变化,所以我们接触到了很多的代表处,帮他们做一些跟总部做电脑,跟总部怎么样联络,那时候已经有了电子邮件,很原始的电子邮件,正是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接触了很多很多的人,各色的公司,然后那时候的GE,拜尔我都接触了很多,然后在这个工作做的过程当中,当时拜尔决定在中国要进行一个比较大的规模的投资,他在中国建立控股公司,当时中国很少有公司成立控股公司。

  拜尔在中国建立的是在前10家之一,当时他们的代表处跟我联络,他的总部要有一个方案,他在中国要有十几家生产机构,公司,他希望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怎么样管理起来,他想要用一台AS来做,我一听什么是AS,没有明白,我就查了很多的资料,就知道这个是IBM的一个结构,一个搭载下来的一个核心的应用,所以那时候经过了3、4个不免之夜,白天工作,晚上写计划书,我把方案做出来了,那个资料是原版的,翻译过来了,我问老板有没有AS版的一系列的东西,他问我这个东西做什么,我说有一家公司要,然后写完了以后,把这个方案做出来了,我就送给拜尔在上海的代表处,他就送到北京的代表处,在送到德国总部,过了两个多月,就发现这个分部的效率,然后北京的代表处说对我的方案特别的惊讶,他们德国的这个系统还是用小型机加终端。

  我用PC当终端,就是NTASA做这个系统,就可以成本降低很多,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能力,他们非常的惊讶,中国怎么可能会有呢?在德国也没有做,他们一定要请我去一次,我就去了北京,当时就是拜尔中国的总裁和拜尔当时的首席财务管跟我见面,他们就两个人,还没有其他人,他们给总部的专家都看过了,这个是非常的方案,希望按照我的方案实施,然后约定一个时间我帮助他们来做,我就跟老外的老板交流他们在北京要做的可能会覆盖全国,老外的老板说,就我们两个人,说上海的生意还做不过来呢,在到北京建立分部太麻烦了,我对他很感兴趣,觉得这个是全国范围的,对技术的要求很高的,所以我就去了北京,他不干我干,然后我就辞职了,我就去了北京,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然后向我爸爸借了3万块钱,后面我给他还了60多万,我也没要还这个感觉很踏实,我就去了北京自己干了一家公司,当时自己做的时候。

  我那年大学毕业第二年,很多东西还不懂,这个公司财务怎么弄,那个时候还没有想过要财务,就我自己记帐一下,然后要报税,还说每个月要交报表,反正各种各样的方法,找懂会计的朋友弄一弄,还是勉勉强强各方面都混,但是从来没有逃过税,我首先在过去来说,我这个人,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我总是觉得不做亏心事不怕鬼窍门,很多企业家觉得企业很累,压力很大,其实很多的压力是他自己造成的,他老是要避税,他怕出纰漏,我觉得纳税是天经地义,你本身占领了社会的资源,引得了财富,你要回报社会,国内的企业的税率是33%,国外公司是15%,我觉得这个是不合理的,这个是要改变的,现在的政府也在进行改变的过程当中,很多跨国公司就觉得很不合理,你要改变税率,我跟总部讲的很清楚,当时十几年前,中国需要你投资,就要给你优惠的条件,现在是你需要这个市场了,你就要按照这个市场的规则来游戏下去,你怎么样可能说我就要享受这个优惠的待遇,这个是公平竞争,中国要加入WTO的游戏规则来游戏,这个游戏规则对你有利的,不符合WTO规则的,你要坚持呢?这个是人之常情,人得到这样一个利益,他不会放弃,所以我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我到了北京建立了一个小的公司,你在93年,那个时候创业是黄金时代,我记得第一点,我不是卖给拜尔的,我是卖给德国公司,我卖了两台电脑,赚了6千,他的利润空间就那么大,这个是卖方市场,不是一个买方市场,市场是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的,我在93年是创业的黄金时代,这个公司开始运作的时候,非常顺利。

  到了94、95年,我们跟拜尔的生意,学府龙的生意,做了很大,到了95年,达到了1500万人民币,纯粹做网络的,你做了很成功就跑去打工了,这个我要讲讲,我这个企业的经营还不错,我跟拜耳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当时拜耳他非常看重我,希望我加入这个公司,他跟我讲了以后,我不去,本来他要我把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我说我不去,这个技术我不愿意做,他说你的目标是什么,我说 我要管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我现在就把我的公司建立成一个有影响的公司,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说你看,你这个公司,销售额那么小,人那么少,你的志向那么大,你又没有真正见识过大公司的管理,你干不成的,你眼前赚的钱,跟你的理想相差很远,他说你加入我们的公司,我先请你头一年,帮我们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来,然后叫你做管理的位置,我当时不太懂,我想了一想,这个也是,我从来是开一个小公司,从来没有在大公司里面做过,要到大公司历练历练在发展我的公司成为大公司,然后这个是我当时的一个初衷,当时是很没有经验的初衷,中国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他是没有制度的,他是靠人的,他靠一个人,我当时没有想通这点,我当时遥控遥控,我自己历练历练,然后在做,我选择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当中出了很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讲自己失败的经历,总是很难受,这个经历是没有一个控制机制。

  中国的企业也是漏洞百出,他没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规范经理层的作为,几乎是你不在现场的时候,经理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没有任何一点约束,就会发生很多的问题,我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候我还是很关心IT的行业,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对李言同做过一个采访,他说了一句话,他走到今天,他能够成功他靠的是坚持,很多困难的时候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坚持下去了,我当时没有困难,但是我选定了其他的方向,我没有坚持,人生不能假设的,假设你如果做下去,我离开了,我后悔今天的选择,我在加入拜耳以后,在先是做了两年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

  在98年2000年,我帮拜耳建立了一整套信息控制体系,把整个公司运营的状况搜集起来,在决策层决策,在01年被委派为拜耳的中国副总经理,在这里面我学到很多的东西,他是一个合资企业,他有很独特的地方,拜耳占了93%的股份,拜耳光翌占了7%的公司,他同意给他一个总经理的位置,我是副总经理,我是97%的大股东应该是我说了算,当时年轻齐声的时候,应该是我说了算,大不了开董事会,4:1,你说了不算,这个态度是不对的,你之所以是合资,你哪怕是建立了99%,你肯定是有需要合作伙伴的地方,你还是要合作达到共鸣,所以在这个磨合的过程当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拜耳光翌总经理,他其实是拜耳光翌的老板,就是赵总,他个性也很强,我个性也很强,虽然看起来我很温和,他看人也很准,我去了一个月以后,他跟我说,永利,我看你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我指的你说话算数的人,是你能拍板的人,按照我这个经历,你感觉到他的力度大多了,我就过去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你拥有这个企业家的精神,你很难改变,这是非常好的精神,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进去的精神,这个就是我很高兴,很自豪我有这样一段经历,面对无论什么挑战,我都不怕,未来的东西,我不怕,我敢于去做,我敢于拍板,我敢于承担失败,然后我跟我们的CEO讨论文化的时候,我敢于和他争论,很多同事是战战兢兢,说我怎么敢和他争论,你尽管是CEO,你不了解情况,我是正确的,我要向你提出来,大不了你炒了我,我那么年轻,我可以找到能者居止的位置,还有一些同等位置的经理人,有一些快50岁了,他失去了这个位置,他没有机会找到这个位置,他很怕,老板说什么,他要听什么,所以这个就是区别。

  年轻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利用年轻多去奋斗,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是被别人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赵总的个性也很强,我们的磕磕碰碰也很多,但是合作和愉快,03年拜耳改组,我就调到亚太区了,还森满博士是全球的CEO,这个是不到两年的时候,拜耳就分拆朗盛,他在03年做事情不彻底,当时分拆的时候,那个博士邀请我参加,我呢也没有办法给你更高的工资,拜耳老板给我的职位非常好,你在拜耳待了那么长的时间,你有多大的能力,多大的权利把握自己的命运,我现在没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大的集团来把握自己的命运,给我们的业务不是非常好的业务,他说,他觉得是一个机会,他问我愿意不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我说试试看吧,我加入了朗盛就讲了这个故事。

  我在去年德国,现在经常去德国,来讨论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并购,包括我还是很大程度参与的朗盛集团的全球发展,HTM他从我的身上看到了企业家的精神,我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自己也不是,所以我们很相投,所以他很多的全球战略决策他希望我参与,我就去了德国全球总部,分拆以后他在原来的地方建立了,去年年初我见到了拜耳的老板,他做了全球财务负责人的位置,我们一起吃饭,他说我听说你在朗盛做的非常好,非常成功,他说我为你感到高兴,他说你是不是要感谢我,因为我把你请到拜耳,成功了,我要感谢你,是你把我请到拜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扼杀了一个亿万富翁,我想说的是,人生不能假设的,人要有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一定要坚持,英特尔以前的老总讲过一句话,只有添置狂才可以生存,人一定要有鉴定的信念,要坚持,你有一个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不能被前进当中困难所吓倒,也不能给前进道路当中的诱惑偏离了方向,这个是我人生的一点点的经验,我现在也很欣慰,也满意我现在的工作,我参与了全球战略,我参与了全球并购的问题,也可以把握,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企业家的把握,我没有偏离我这个方向太远,我当然是比较幸运的,相对比较成功,但是这是我的幸运,如果在座各位你有一个理想,你有一个目标,有一个信念,你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无论是多困难,无论是有多大的诱惑,你一定要坚持下去,谢谢大家。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我们的经济观察报的华商名人访,就是既然来了,就不轻易放过你,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环节,刚才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花了一个半小时介绍了朗盛集团的一些情况,和他个人的一些成长,因为我是记者,我虽然很敬重王先生,我还要敬重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我刚才的感受来说,大家有一样的感受,掌声的频度和出现的时段,说明了大家对什么更感兴趣,接下来我觉得虽然王先生讲了很多的他的经验,我总觉得,他有一些地方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隐瞒,接下来给大家提供一些机

  

会,帮助大家把王先生,忘记或隐瞒的东西挖出来,都是自己人嘛,学长就是要学长的样,第一我们先请上青年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副教授 陈钊。我们听了王先生的发言,大家都有很好的感受,我们请青年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副教授 陈钊点评。

  青年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副教授 陈钊:首先是就是说,刚才王先生讲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要敢于承担挑战,他背后漏了一句话,你要有冷静的判断,你要有实力,不然你是鲁莽,我们在学校里面有一个经理,对他进行判断,你怎么做出客观的判断是很有帮助的,刚才大家看了PPT很精采,拜耳在分拆了,把他剥离出去,朗盛到目前的阶段要变大,大家看出来一点,随着信息,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复杂,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他是在做专业化,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变化,我们从静力学的角度看到这个变化,我想问王总,你作为这样一个企业家,决策者,你是朗盛第一任总裁,当时没有请外国人,你请了一个中国人来做,你具有更好的判断力,我问一下,初次自外,在中国的市场,是不是帮助你做了更好。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市场,这个是中国发展的市场,这个当然是我天然的优势,这个也不是唯一的优势,刚才我讲了,我们朗盛全球的人力资源的总裁也是一个中国人,他去到一个德国管全球的人士,按道理是要做德国人,西方人管更有优势,为什么要找到,还是一个能者居之。另外一个我觉得从过去的拜耳经历,朗盛的经历,其实这个国家的实力的发展,是这个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你可以看到现在很大的公司,在90年代初选择了神圣的西方人老外,进入了这个市场玩不转,开始选台湾人、新加坡人负责这个市场,随着中国慢慢的本土实力的增长,也是玩不转这个市场,他不了解这个市场,就有大批本土的专业企业家涌现出来了,这个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造成了这个非常多的弄孩儿,很多时候,你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国家在背后的支持,他可能是看不到的,可能你要明白的,谢谢。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现在我觉得,我也有一个提问的机会,我曾经是一个记者,大家要知道,其实我刚才写了好些,但是因为时间的有限,我就提一个问题。我刚才觉得,我也学过管理学,所以我觉得有一些管理学上,还是有一些问题不太清楚,比如说王总刚才讲到,要坚持,要坚持就是说,我作出了一个决定,有一个理想,有一个目标,我就坚决的走下去,我同时注意到,王先生说分拆之前,说了装是段王,出现了问题要把他及时的砍掉,这个问题会经常出现,不一定像拜耳当时要分拆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步,但是这个当初你的设想跟你实际的情况有一些不一样,这个时候你是继续坚持,还是真正的当机立断,这个平衡是怎么样的做的,什么情况下做这个平衡。谢谢王总。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刘总学过管理,他是中欧的毕业生,我们也是校友,我讲的坚持,其实是我对同学们讲的一个感受是对人生影响的坚持,对人生目标的一个坚持,这个坚持是一个谈到理想,这是一种追求的坚持,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以前学过,你们太年轻了,没有学过,就是说政治上老师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陈总应该学过这个东西,这个平衡很难掌握,有一些人掌握好一点成功了,有一些掌握差的失败了,这个是要对理想的坚持,现在纪年红军长征70周年,为什么红军在那么差的环境下,任何人都觉得碧丝无疑的情况下,他能够坚持,他是对信念的坚持,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他在策略和战术上,他不是傻到一跟经,这个就是有理想了以后,你坚持你的信念理想在策略上一个灵活的掌握,为什么十大开全军覆没了,他在安顺场全军覆没了,因为他没有理想了,他不知道他该干什么,所以他在这个地方,他的妾过生日,他停了几天,他没有理想说我要做什么,这个平衡在很多的时候要随着策略上要随机应变的。谢谢。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接下来谁有问题?

  同学:今年您几岁了?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36岁。

  同学:在您以前演讲中,你追求的文化的过程中,要追求理想,我们中国有一举固化,就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创业成功以后,你怎么样长久的守护下去,你现在36岁,如何在那么漫长的时间当中,继续你的辉煌。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谢谢学妹对我祝福,首先就是说,我觉得就像你说的,我还挺年轻的,我心态也挺年轻的,我现在所谓的成功还不能说,我要到守业的地步,我觉得还是在努力的过程当中,比起人的成功的鉴定有方方面面的鉴定,人在前进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学习,你要不断地学习,保持开放,你才可以不断地前进,你举一个例子,天下的道理相同,你学习不是说每天要看这个书,看那个书,什么经营之,解剖这个、那个,不见得,你要通过你身边的点点滴滴来看,包括你运营一个公司,管理企业,你要看你周围的环境,我讲一个直观的例子,我是奥迪,我强调了我以前是高贵的血统,这个就是高贵的特性,我讲的学习,就是你们要不断地观察这个世界,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要开放的态度,你要看周围的成功的人,失败的人,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教训,这样你才可以在这样一个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取得一个不错的成功,谢谢。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带眼睛的那个。

  同学:很多的老客户是跟化工产品有关,这样就联想到环境的问题,你们是怎么样处理这样一个环境的问题。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这个问题很专业,从朗盛来说,我首先是中国人,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对土地来说,我们朗盛是全球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来要求我们的企业的,这个要求是远远高于中国国家的标准,我们在无锡的生产场是第一家环境友好企业,把我们公司的LG印到邮票上,这个动我们的工作是一个肯定,朗盛通过大量的研发的力量,我们做生物菜油的研发剂,希望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他对环境要相适应,谢谢。

  同学:王总,问一个问题,在您电脑公司,93年打工的时候,你当时在高中有两个梦想。你还记得吗?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有,人不可能同时老保持两个梦想,我第一打工的时候,我做教授的梦想不适合,静不下心来念书。

  同学:你和拜耳接触,这个是不是运气,这个是不是幸运和拜耳接触。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这个不是运气,我可以接触很多的公司,包括学府龙,他也有需求,我的客户的需求很大,学府龙他的规模把拜耳大两倍,我接触他的时候,他也在上海,他把战略发展中心放到北京,北京在审批,我就去北京了,我愿意接受机会挑战。

  同学:当时没有拜耳,没有办事处,你制定的计划的时候,你不必进入拜耳了。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不会进入拜耳,我就说不定有一个亿了。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我们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感兴趣,今天的情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有一些优秀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对朗盛这样一个大型的公司的时候,他们内心很害怕,今天你能不能给学弟学妹有一个开窍的办法?怎么样面对大公司。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机会,就像刘总,他们那一代人都是大学毕业生,到哪里都是香饽饽,我们这带人就有竞争了。你们这带人竞争很激烈,但是你的机会也很多,你各种各样的机会都有很多,我跟你讲,我大学毕业没有找的单位,我来到这个小公司打工,我不是靠什么人介绍的,我怎么找这个机会的,我当时在上海去了写字楼,问你要不要人,那个时候很少有人那么做,我不喜欢这个科班的,我有我的梦想,我愿意去做,我找不到工作,你简直成了我的心病,好好的工作不工作,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困难,我刚才讲的很清楚,我也有恐惧的时候,两三个月找不到工作,退路也断了,也没有单位要我,这个真正的体会,人对未知的东西,你可能会碰到好的机会,我觉得每个人是公平的,你一生当中总会有公平的,不太成功的人,他碰到机会错失了,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机遇,生命的轨迹都不一样了,一样的话,世界太没有意思了,你一定在你的一生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记住了吗?经验之谈。

  同学:王总我可能是在座的唯一一个不是学生,我是从南京过来的,我看了经济观察报这个广告之前,我没有看到你的名字,我为什么过来嘛,我在南京的民营小公司做副总,在最近我辞掉了经理的位置,业绩不好,在今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面,我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做事不够严谨,德国人做事很严谨是全球知名的,我就今天请假了,赶过来了,你作为一个德资企业那么成功,我想想能不能学到一些经验,因为德国公司知名企业很多,像西门子等,德国人做事很严谨,导致了他做决策很漫长,等两个月,在德资企业当中他做事的严谨是企业文化,还是你进入了这个企业文化造就了这样一个态度,在德资企业的工作作风,和社会的变化需要灵活面对,他两者是怎么样结合的,谢谢你。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你实际达到了,在这个企业的形象的层面上做的不舒服,我今天晚上讲不好,实在是对不起人家,首先是我讲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就是说,德国人确实是以严谨著称的,这个是和他的民族特性,形成这样一个过程来形成这样过程,他整个一代一代的加强,他做事就是特别的规矩、认真,所有人就像工程师一样做,所以德国的军队纪律也是很严明的,他渗透到他的血液当中,我做事,以前不是那么的严谨,到了德国公司,也比较严谨了,在以前我慢慢变了严谨了,你在小的科技公司里面不严谨会出问题,我以前不太严谨的地方被别人转了空子,所以我养成了习惯,我签字的东西一定是过目来看的,这个教训哪里来的呢,工作的严谨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但是严谨不能变成僵化,德国曾经在一段时间丧失了竞争的优势,就是他太僵化了,现在的世界变化很快,为什么拜耳落伍了,现在拜耳又重新赶上了,在90年代初拜耳的制药全球第二。但是拜耳我通过自己的有机的发展,我的能力,盈利都很好,他选择了很僵化的机械的,按照自己内部的固有的发展模式他也证章,他的盈利模式也不错,就像商场上的泥水星洲,你没有竞争,你就落伍了,这个并购是一浪接着一浪,现在拜耳在制药行业的20名了,他原来是第二名,他就赶紧并购,我相信还要继续并购,做事严谨、认真是一个事,你要适应快速的变化,你不能把严谨做成僵化,你不想这个事情的变化,总有一天你会被事件抛弃,中国人讲平衡,很多人说这样就算了,这个太随意了,我们要严谨,灵活的平衡,就是这个度也是很难把握的,但是还是要把度把握到了,谢谢。

  同学:王总你好,我谈一下刚才的感受,你的讲座笑声特别的年轻,你换了衣服真的看不出来,我是复旦刚入校的新生,你是祖先级的人了,你毕业以后有10多年的人生历程,我的感受很深,你的理想是有影响力的企业,你的理想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么样形成的,你刚入大学,人生是没有什么理想,谢谢。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就是我觉得,有时候谈起来,这个事件,生来平等的,其实不平等,如果我生在农村,我的理想就完全不一样了,刚才讲的,我母亲是教经济的教授,所以我很小就留下了经济的杂志,我经常看是世界经济导报,然后看了这些书,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理想,其实现在的和平时代,有时候你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管理一个企业,有一点像运筹帷幄,看你的目标,达到了成功,也可能你全军覆没,我享受这样一个过程,这个是我小时候的理想,高中的理想,我们没有人都有不同的时候,现在的社会是物质极大的丰富,物欲横流的世界,现实跟每个人小时候的理想相差太远,我希望每个人你有自己理想,应该要坚持,这样才会成功。谢谢。

  同学:王总,听了你刚才的讲话,你是一个彻底颠覆了对企业家的观点,我一直以为,一想到企业家是眉头紧缩的,想赚钱的人,我可以把你称为快乐的人,你是一个特别好玩的人。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谢谢,你可以问我的同事。

  同学:你刚才讲话中谈到的企业家精神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企业家天生是不是就是企业家。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那样,你保持了一个客观进去的精神,就是一个成功的命运,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我大学的同学对前途很悲观,他的未来就是这样的,就是比较悲观的,你有一个进去的精神,你积极向上的话,你自然会带来一个积极的命运,比如说,刘总说,我在扫楼的时候真不行了,我拿一个扫把也没有今天了。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我曾经问了外方院的院长,问了企业家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回答基本上和王先生一样,这个回答让我自己特别的失望,原因是老外的院长的企业家里面,我基本上找不到一条,后来不是说你只能做企业家,你有很多的可能性,以你这种性格,你是做记者,你是一个算是一个敏锐的人,发现问题的人,你也许进监事会很适合。

  同学:王总,朗盛的前生是拜耳,朗盛他盈利是不错,在中国和世界各个国家从事化工的企业也很,在朗盛进入中国市场以前,他的影响力比较大,朗盛是如何一步步的改造争取盈利的,如何赢得市场份额。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我讲了有地方比较快,我们怎么样制定朗盛的战略,这个是针对我们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未来达到的目标,分解出来的思路,这个思路前后顺序也不可以颠倒,我自己里面盈利能力那么差,我就异想天开就收购一家企业,这个要通过我的宽适基础,把我的非核心的业务清理掉,在找到合适的公司并购,提高我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分析、一个是设立你的目标,分析形成你的战略目标,每个环节都做到,才可以形成你的比较理想的局面,我想讲的是相对比较成功,我们未来的路还任重道远,我们化工产业,比起度棒等还是有差距的,我有信心还是可以改善的。

  同学:我有一个问题,比较深的一个问题,你们是比较成功的经理人,创业人,当你事业跟感情出现了分歧以后,你怎么样选择。作为你们成功的男人,他们知道你们已经结婚了,这个相对的标准是什么?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刘总跟王总,我回答了那么多问题要让刘总回答一下。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其实对一个男性来说,第一印象会很关注,你的对象的外表,当然了,接触的时间长了会关注内心,毕竟你的妻子是要和你生活一辈子的人,我觉得我是这样看的。该您了。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难回答。首先我想讲的是,我非常同意刘总的话,人生的成功有不同的标准,不是说你只有做企业家才可以成功,我觉得这个成功是实现了你人的自生的价值,自身的梦想,在别人眼睛里面成功了,这个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达到了你自己想到达到的状况,你有一个体验,无论你自己赚了多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无论住多大的房子也是这样,这个是体验的过程,只有你自己真正的体验到了,这个才是你所拥有的,哪怕你有亿万的财富,你不花他,也不是里的,可能是社会的,银行的,他人的,你在企业的过程才是你真正的人生,这个体验的过程,就是任者见任,指者见智的过程,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刚才那个同学问了这个问题,我今天是从北京飞到这里,我 这周出稿的文章,香港有一个企业家刚刚去世,我看了这个报道有一个细节很感动,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大牢们要报表,他不需要报表,很多的企业家,你把你的人生,定位一个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不会在意别人怎么样看,你真正做到执着,这个是要前提的,你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要经过思考的大脑,作出一个决定,你才可以鉴定的走下去,一两年以后会犯错,但是比你不认真的想,这个错误的概率要小的多,我是这样看的。谢谢。

  同学:我想提一个问题,理所当然你是一个高层的管理人员,对中国企业的特点,特别是香港企业,就是人情的这样一个关系,人情在企业的发展当占,我认为当你企业有挫折和困境的时候,人情对你的企业更有凝聚力,很多外企对人情是排斥,很多外企认为这个定位是怎么样的?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我觉得这个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在离开拜耳的时候,我们的人士经理说,王总你在拜耳三年,你对每个员工看起来很好,很尊重,但是我们不知道,你真正对谁好,跟谁最亲近,我成功的就是我要尊重每个人,我们真正是工作的关系,我们之间没有人情的关系,我不会看到他不顺眼,中国有一句固化,就是上有所好,下地头言,你是个人的好恶,不是公司发展的好恶的时候,就会有人投你所好,他会在你面前建立这样一个顾虑网,使你看不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况,你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你无从谈起管理的问题,这个人情,在一个企业当中不能有,你刚才讲了一些香港公司,中国的企业碰到困难,靠人情来维系度过难关,这个不可能,这个是假的,最同意的道德的人,在你的面前对衷心,最愿意为你献身的那个人,这个是事实,为什么说最有可能发生这个情况,因为一个很好的正直的人,一个有高标准的道德标准的人,他跟你在一起是平等,每个人职位不同,性质不同,人格上,他跟你平等的,他有他的能力,他凭他的能力来成功,整体在你面前拍马屁的人,是最不好的人。

  同学:有一个机会非常感谢,首先王总你的外表平和和内心的坚韧完美的结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以前在北京的时候,虽然是一个小公司,是自己作主,你现在是大公司不能完全作主,你讲到的企业家精神,你怎么样理解企业家的精神和经理人的区别,将来你有没有可能在自己开公司。谢谢。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其实你可以看到,现在的大企业,跨国公司,包括非常成功的跨国公司,我们希望培养企业家的精神包含一个用于承担,敢于提出新的挑战,不是没收常规,不是机械的执行,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我觉得这个不矛盾,我们中国人现在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一种心态,就是定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这个是很活跃的,现在的社会的分工,他也不能够所有的都停留在作坊式的企业,人人都是老板也不可能,都是一个人了。所以我们讲的,我们希望企业家的心态,不是说每个经理人都去做企业家,我的理想是,我管理运营这样大的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是我的还是不是我的,我希望这个企业在市场上为客户创造大的价值,给股东高的回报,给工作的员工好的发展的前进,这个就达到了我的目的了,达到我成功的状态的管理的企业家的一个企业,至于未来我们在朗盛来说,尽可能给职业经理人,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有机会像企业家一样运营这个公司,我现在很高兴,尽管我在这个公司也还会受到限制,我自己的公司,所谓的随心所欲,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主义的,你一定要跟周围的环境有一个和谐的相处,至于未来,我想地球是平的也是圆的,当然我还是会领导这个企业走向成功,达到我们未来的目标,成为行业的第一,这个世界未来变化很大,我也有很多的未知,也不排除很多的可能性,谢谢。

  《经济观察报》社 刘坚 总编辑: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坐在这里探讨,看起来也许是一些很深层的话题,我想大家坐在这里,这些话题涉及到个人的未来,也许有单个的个体会组成国家的未来,我觉得这个话题还是有意义的,感谢两位嘉宾,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和青年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副教授 陈钊,感谢参加这个活动的所有的同学,谢谢大家。

  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先生:我也再次感谢同学给我这个机会,我觉得这个交流很有意义的,我非常愿意跟大家一起交流,这也是我的荣幸,谢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