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平安励志论坛(南开大学站)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5-07

中国平安励志论坛——当代大学生就业危机与时机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经济观察报社和讯网以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平安励志论坛,我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来自经济观察报社的张瑾。 

    (掌声) 

    我想我们已经多次来到南开大学,我们有过很多次的合作。首先荣幸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贵宾,他们是: 

    开大学校长助理、总会计师孙广平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君潞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魏占玲老师 

    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建华教授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全国高校就业网络联盟理事刘月波老师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保险系系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江生忠教授 

    南开大学校友、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建国先生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兼中国平安金融培训学院副院长姜宏宽先生 

    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助理林轼先生 

    中国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周剑祥先生 

    非常感谢各位贵宾的光临!另外我们还有励志论坛合作院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的负责老师,感谢大家的光临。

    

    今年的中国平安励志论坛一共有五场,分别在全国五所院校举办,我们这次已经是第二次来到南开大学和我们的同学探讨一下关于励志的话题,大家都自然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青年呢?青年学生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一直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个生力军。在当今社会,青年学生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多关心中国的经济,关心中国的政治以及民生方方面面的话题,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国家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和想法。 

    也是基于此,我们也在思考我们作为最受尊敬的企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还有经济观察报社、和讯网南开大学我们在想,这个过程当中为青年学生做些什么,于是我们就一起发起了这样一个关注青年学生中国平安励志论坛。 

    从现在开始我们会陆续十个话题,就大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以上就是我们做这样论坛的初衷。 

    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南开大学校长树立总会计师孙广平教授为我们致辞。 

    孙广平:尊敬的姜宏宽总监、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中国平安对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掌声)向出席中国平安励志论坛暨励志计划签字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众所周知,作为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专业、价值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业绩斐然,在中国金融保险业创造了多个第一,使中国平安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金融品牌。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发展不忘回报社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多次慷慨解囊,或捐资助学,或扶贫济困,或救助灾难。今天值此中国励志计划开展五周年之际,中国平安又举资千万元设立中国平安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励志土强、好学上进的优秀学子,而南开大学有幸获得首年获此奖学金的机会。这对于南开的莘莘学子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在此,我谨对中国平安支持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其他高校支持国家高校职业的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和大学生经营励志计划的收益方,南开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19年创校以来,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为民族振兴和国家的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才。我们将努力做好奖学金的评选和管理工作,使财尽其用,帮助学生尽早、尽快成才、成长。希望同学们珍惜企业和学校为你们创造的良好机会,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平安蒸蒸日上,再造辉煌,同时也殷切希望中国平安与南开大学的合作顺利愉快!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谢谢孙教授,我手里有一个数据大家可以听一下,从2005至今近三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不容乐观,200毕业生总人数是338万,毕业生的毕业时的落实率为74.5%,有86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到了2006年毕业生413万,大约有120无法落实工作。2007年497万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有144万人暂时未找到工作。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到了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的新高,达到了559万人,就业压力也是非常的严峻,这是一组我们得到的数据。这样一个话题抛出也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也是跟在座的同学未来的前途息息相关的话题,就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危机与时机。 

    我们今天也请来知名的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管,还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以及我们的南开大学的毕业的优秀校友,这些非常有专业的人士会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互动今天的话题。 

    首先,有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兼平安保险金融培训学院副院长姜宏宽先生,他将给大家来讲述今天这样的话题。 

                      

    姜宏宽:尊敬的孙教授,尊敬的各位南开大学的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第二次来到南开大学,和同学们交流有关就业的问题。 

    我想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后面来回答大家的问题,这个之前,我先抛砖引玉谈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大家怎么理解大学生就业危机?其实我在过去的几年时间过程当中,跟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进行过这方面的交流。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数据,可以看到,大家在就业过程当中数据不是很乐观,是不是了解一下理由呢?就业大家还是比较合乎市场规律的。大部分同学毕业之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基本都能达到九十几的就业率。因为这三个月、六个月时间差,往往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多心理上的压力。造成这种现状有很多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跟市场发展跟我们的准备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很多主观的。 

    说到主观因素,我感到我自己经历了学生到今天企业里面做人事工作,我觉得主观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把职业看作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每一位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的过程。它既是对未来自己前途和未来的选择,比如包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把未来寄托在什么样的企业身上,这是对未来的选择。同时也是在很短时间内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潜力也做出了选择和判断。既是一种选择,由于准备程度不够,可能有很多的误区和误解,比如说我们的理想往往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你怎么来调整? 

    我经常和我的同事开玩笑,我说我从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就在考虑我未来做什么,现在回顾我这么多年所经历的过程,好象每一次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是我自己希望的岗位。但是没有实现自己的选择,不是你希望的岗位不等于你就不能成功,我总觉得我过去,因为我从事的工作不是我的选择,但是往往走上岗位以后,我就开始喜欢它,我就证明我自己,所以选择过程当中有很多是对未来的选择有些误区,同时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未来的兴趣点,对自己的潜力也有一些误区。我几年前曾经跟上海一位名校毕业生(他是学经济的)做过就业前的交流,他跟我讲,我除了经济不做以外,其他都可以做。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学四年本科金融方面呢?他说那是因为我妈妈叫我学的。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你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的未来,但是你在现在的时候却选择最和你专业最不相关的行业。所以我把选择看成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就是从这个角度讲,我把这个看成是就业过程当中怎么样认识做正确的选择,使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能够缩小。 

    第二个我谈谈作为人力资源总监,接下来我谈谈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大学生,我们看重的是什么? 

    经过这几年的亲身经历,这几年在招聘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往往一个学生对一家企业有吸引力,往往是被几家企业同时都看中了。那么有吸引的地方可能主要就是这么几个东西。第一,他有很好的学习上的建树,就是专业基础,至少在学生生涯过程当中,他已经证明了他自己在学生的岗位上,他有能力把这些事情做好,不一定做得最卓越,能做到前十名,但是他至少证明了他是可以胜任学生这项工作的;第二,我们要看他的综合素,就是学历以外,这个对自己的自信、与别人的沟通、调整适应的能力都是企业看中的,就是未来看中,为还有团队精神。 

    为什么把这些东西看的很重要呢?同学们如果对企业有了解的话都会知道,企业说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企业里面能够得到生存,能够求得发展就是对变化、调整适应能力非常快的,对这一点企业看的很重,怎么去观察你,他也会看你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你的表现方式。一个大学生往往缺少的的,也是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青睐的原因,除了上面说的以外,一个是社会,一个所在从事的工作了解甚少,太专注于自己的学艺,就是除了自己的学艺以外,很少去关注学艺以外发生的事情。第二,我觉得有些同学是没有准备好。 

    在选择的过程当中,你怎么样去展示自己?通俗讲就是怎么推销自己。我们讲一个很好的销售,在推销自己的过程,首先要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再发现你的长处,你才能做一个好的销售,最可怕的是你既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也不了解自己产品的长处,那你肯定是一个很糟糕的销售,在这个职业当中你往往处于很被动的状态。我经常听同事讲我五分钟就做出了决定,这样录用的决定太不公平,不是不公平,是你没有准备好。因为不管是谁都是五分钟,有人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了,这是在业务方面的现实你需要去改变,综合这方面来看,两个东西我抛砖引玉,我说的是比较现实一点的。 

    第一,这个选择过程当中是你对未来的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你对未来是怎样定位的?第二就是你对自己的能力潜能,你现有的能力的评估,你然后才能促成你的选择。 

    如果我们把职业看成来推销自己,自己给自己未来找了一个合适的岗位和合石的环境,来更进一步发展,还要对未来的用人单位、客户单位做更多的了解,了解社会、了解行业。 

    综合以上两个东西,我觉得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且这种危机程度很多是通过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大小来确定这个危机的程度。有人准备的很好,有人就准备的弱一些。我作为年长的师兄,从大学生走过来,我觉得一定要了解社会,当你要走向社会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社会,你了解的程度,就决定你在未来环境当中成功的程度。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的企业在大学生励志计划,我们就想通过这样一个项目,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去了解你的未来,了解现在所处的社会,这样做成更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是这么一个桥梁。 

    我这是抛砖引玉,一会儿还再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我想我们都还没有听充分蒋总的言论就结束了,我想总结一下刚才蒋总的观点,如何缩短我们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能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蒋总提到我们优秀的案例,就是企业都抢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有很好的专业背景,也就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可能要在自己学习的过程当中打好这个基本功,第二就是在综合素质上非常的全面,比如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对外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等,同时姜总也提到一些反面的案例。这个反面的案例也是在提醒我们的学生在几个方面要有所提高,就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当中,也要去了解社会,了解我们的企业,能够更多的去吸收这样的一些信息。第二也是在应聘过程当中要提高自己的应聘能力。 

    接下来有请另外两位嘉宾,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刘月波老师,以及我们的南开大学的优秀校友王建国老师,也是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同时也有请姜宏宽老师上场。   

    主持人:我想姜总根据从我们的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危机在面临危机过程当中所做的什么样的准备进行了他观点的阐述。大现在先有请刘老师从我们的学校的角度再来阐述一下这个主题。因为您的专业工作就是学生的就业指导,您也最了解现在学生的状况,了解学生整个的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我想您可能更具有发言权。 

    刘月波: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就业专家,这个不担当,这几年做就业工作,今天题目是关于大学生就业是危机与时机,我觉得有必要先回顾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有几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应该是1993年,在1993年之前是计划经济年代,那个时候大学生不用考虑就业问题,那个就无法选择父母一样,你也没有选择单位的权利。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从那一年开始,实行一部分包分配,一部分自主选择,经过几年过渡到了自主择业的阶段。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大学生从2003年开始,为什么说2003年开始呢?大家知道,高校的扩张是1999年,第一届毕业生就是在2003年,那一届毕业生人数比较多,刚才也已经介绍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感觉到就业的压力,其实在2003年到1993年这个阶段,这十年的时间里,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对重点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虽然不包分配,但是一个就业的黄金时期。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卖方市场,2003年以后就变成了买方市场。 

    我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以前的学生讲过的,我说了大家可能会乐,其实是一个学生讲过的(他后来成为我的同事),他正好处在这个阶段,他说就业以前是不需要发愁的,很典型一个例子讲到了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现在每年到南开招聘的上市公司,那时候刚刚改革完之后没几年,他们就到高校来争夺人才,带着自己的传单到学生宿舍区发,他们看到同学就说,同学,你到我们公司来工作吧,月薪5000元以上,其实我们当时的工资是500多块钱,他说给五千多,你去不去?那个学生就说我们把门给我关上,我们正打牌呢?(台下笑)过两天又有企业来发传单,但是不存在笔试、面试,层层选拔的机会,是大学生就很受企业的欢迎。这是那个阶段。现在的阶段正好和那时候又反过来,我们每个学生出来要投出去上百份的简历,非常珍惜就业的机会,随着是双向选择,但是所有的笔试、面试的时间地点我们都是以用人单位为主导。我们只是希望能得到一个好的和自己满意的就业机会。但是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刚才主持人提到了这几年毕业生的速度,就业形势严峻,这是一个非常直接扩招的原因。 

    在200年群众毕业生是1000万,2008届的毕业生是540万左右,是在成倍的增长。当然了,我们在就业的时候遇到的就业困难肯定有,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个人的素质,其实几个很重要的作用,你的个人能力,个人素质、就业能力以及你的就业准备,还有你的就业意识,这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应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们现在的学生,我想大部分人,包括学生的家长没有从精英就业到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的转变,这就产生一定的矛盾,当我们的就业形势转变的时候,当我们高等教育转变的时候,我们还有一种精英就业的意识,所以在选择岗位的时候,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对就业的期望依然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存在其他的客观原因,不是我们学生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的经济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对人才的培养并不协调。 

    主持人:谢谢刘老师。刚才刘老师提到一个话题就是现在精英就业的问题,因为我也是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也经历了那一段时间。其实现在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学生的心态似乎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在早些时候,可能在2000年至2003年的时候,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许是非常高,到了现在我也阅读了一些资料,现在大学生就业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大家可能更多的已经开始更现实的面对我们的这些问题。 

    也许这个问题是南开大学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南开大学的学生都非常优秀。 

    刘月波:这点我特别有感触。在2003年甚至到了2005年的时候,如果那时候我们举办今天这样的活动,可能来的学生会很少。因为那个时候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应对就业形势的心理准备不足,他可能觉得一个公司来介绍一些经验,但是感觉跟我关系不是很大。那时候如果说不组织一下同学来听,可能第一排能坐满就不错了。我们下午去泰达学院的给那边学生的讲课,来的学生很多,甚至还站了一些同学,这是我们非常欣慰和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有了就业的意识,会为将来的就业做更多的准备,这样他们的将来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当越来越多问题暴露的时候,也是大家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我们的王建国先生是同南开大学毕业的,1985南开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是1996年得到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的专业硕士学位,刚才业介绍了在农业银行旧制,也是专业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我们请王先生介绍一下您有什么样的心得? 

    王建国:首先非常荣幸受邀能够参加平安励志计划论坛,能够在这里和我们的姜先生、刘先生和领导、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关于就业的问题。这里我想先说一下,我自己感觉在座的同学肯定比我更优秀。我本身是学经济学的,这两年因为工作的调整,我做人力资源工作了,接受了一些学生就业的问题。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招聘活动,我感觉现在的学生非常优秀,特别是更欣慰的是我们南开大学的学生更优秀,我相信南开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是有竞争力的能比我们做的更好。 

    但是我因为在这个岗位我也想把一点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姜先生说了一个我特别赞同,各个企业通过招聘,虽然大家的条件、标准、要求可能各自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往往发现最后招聘的人、招聘的同学往往都特别的集中,有一些学生真是爱不释手,想留下几个同学,但是这些同学往往也是其他用人单位所看好的。实际上,我觉得校园招聘这些年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严谨,确确实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和舞台,在这个平台和舞台展示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个综合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难以用一两个标准和条件说的精准。我想无非就是这么几几方面:第一就是人的人生的态度,你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态度;第二就是你自己的学识的准备,这四年非常的快,我们的学识准备是不是能够承担最后我们走向社会的重任;第三个就是你的身体状态,这些综合起来就是综合素质。企业在社会上筛选人才的时候,大致上就看这些内容的总和。如果你的综合素质高了,你就比别人就是长处,这个舞台比的不是身高,比的是综合素质谁更高。我觉得南开大学同学应该在就业市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是我们应该更有竞争力,我觉得更有竞争力大家应该好好的思考和准备一下。 

    就业当中包括招聘当中我们也接受了很多同学,有来自各个高校的,也有来自各个专业的,好多同学表现的也是非常好。我想南开的同学以后也不比别人差。(掌声) 

    主持人:谢谢王先生,我想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姜总,我觉得学生所面对的专业是不同的,有的专业专业性非常强,像一些经济类、金融类,包括保险在内,有一些我个人认为是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强的专业,比如说管理类的课程、销售类、市场营销的专业。以您的企业为标准,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这两类人才都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是选用人才当中会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您有什么建议? 

    姜宏宽: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把我刚才一点再引起重视一下,我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因为某某原因没有找到工作,花了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九个月接受一份工作,我们认为他找到了他的点了,也就是他找到了他的位置了,我想如果把这六个月、九个月时间放在四年之内去完成,你毕业就会拿到自己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想办法在四年学习生涯当中去完成我们通常大部分需要从毕业到就业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这个是需要你自己要把持的。 

    有时候我会想到中外大学生之间的比较,外国大学生通常没有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基本上毕业就会找到好的位置,这个位置四年当中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他知道他的位置第一步走出校园,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他能找到他合适的位置。而今天国内的大学生,这段时间的位置没有在四年完成,所以对社会不了解,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刚才主持人提到我们有很多学管理的学生,我觉得挺优秀。我们问他你对自己怎么定位,他说我要做管理,我说你后来凭什么去管理?你有多少管理经验,你的能力在哪里?这就是说明他对现实对社会的不了解,觉得他四年已经学好了,其实你管理不了别人。 

    我们在企业讲一个人的能力,他的成功依赖于四个东西,而且这四个也是很核心的东西。我们和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进行过进行交流。 

    第一是是要适当的学识,你对这个行业要了解,你想务商,你就得懂得商业的语言,你才能和别人建立起别人沟通的语言,无论是学管理、学人力资源还是学会计的,你要想走上这些岗位你就必须要懂得很多的商业的语言,你才和别人能够建立起沟通的能力,如果你仅仅在很小的点上,你是很难形成和别人沟通的能力。 

    第二是影响力,这块也很重要,在于他的专长,我们四年的学识是没有专长的,我们讲这个专长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专长,就是这个问题到手了以后,我们就知道答案从哪里找,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找,我们经常开玩笑,这个专长可能是一个前台接线员,他可能做的很专业,这个是他未来生活当中要建立起来的,不是要在大学当中形成的。 

    第三是要讲他的经验和经历,经验和经历很宝贵的,为什么很多应届毕业生经常跟我保研,说企业太糟糕了,明明知道我们我没有经验,非得让我们有经验。因为企业招任何层级的人成本都是很高的,如果不成功的话带来的问题会很多,不是企业不能凝聚,你可能认为让你进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但是企业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做成本很高。所以经验的建立是很重要,你的第一步在哪里?最后看你综合的素质和动力在哪里?我们想回过头来归结到一点,我们现在学的是比较软性的,没有很专很专的人,其实两类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很泛的人要建立你的专长和经验,很专的人要打开你思路,你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我经常跟资深的企业高管讲,如果到了我这个年龄,没有专光有宽,我这个年龄上基本上就没戏剧了。但是到了我这个程度,只有专,但是我没有宽,只要你愿意冒风险,愿意去尝试,也是可以成功的。可能你挑战了会丢失很多东西,但是只要你愿意尝试,结果总是可以让人欣慰的。在企业当中心态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也是在面试当中看到,这两类人都是有这么一个问题,你怎样把自己定位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过去服务一家知名的公司,他们在招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生,可以规定可以不从财务金融管理当中招,可以从历史上招,这家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他说为什么?因为企业财务要设计多很多人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团队才能理解这个企业,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问题。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说财务人员从历史学系专业里面选,他来做什么呢? 

    姜宏宽:未来的财务经理。 

    主持人:也会梳理数据吗? 

    姜宏宽:会。 

    主持人:需要培训吗? 

    姜宏宽:还需要培训两年。 

    主持人:那万一他要是走了呢? 

    姜宏宽:可能有人会走,但是可以不走,可以采取很多措施,这个很有挑战,我曾经推荐一个在四大银行之一的大银行里做过八年支行的主管,有八年的银行经验,他最后到名牌商学院读了MBA,我说里这个经历真的挺高,后来我就推荐给财务总监,他就问了几个问题,他觉得自己不能申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问东西我都不懂。就说明什么,对于企业很多的东西确确实实不太明白,我们在学习当中还有很大差距。我曾经介绍了一个美国教育学的博士最后放弃了不读了,现在是很不错的财务盈利。到英国去读的硕士,到了美国去读教育学的博士,我说你去试试吧,经过严格的考试,结果她考进去了,非常好,非常厉害。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这样非常历史悠久的跨国公司,他们用人策略是非常先进的,非常具有前瞻性。 

    我想刚才姜总提到的话题也是大学生也是就业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怎样要求平衡学业的专业性就是专业学习和学习过程当中的实践的平衡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我觉得更重要还是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用人机构是不是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这方面的引导,还有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像平安这样的企业一样给同学们有更大的容量学生的空间。所以我想问一下刘老师,南开大学在这方面都为学生做了哪些工作。 

    刘月波: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企业对人才是怎样一个需求之后,我们对于学生实习、实践是非常鼓励的,也会积极引导,我们也会开拓学习基地,包括学校和学院,这样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刚才张总也提到了,你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有的时候综合性的或复合型的人才会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当然我们也是一直努力。当然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并不好找,这是一个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些企业不招实习生,有的企业在签订协议之后参与实习机会,因为这出于企业有一些需要的保密东西。 

    主持人:所以更多的问题还在于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开放更多的一些实习的岗位。我想问一下王先生,您在的农业银行会不会给大家开放这样的岗位呢,或者说从用人的角度有没有这样的用人计划? 

    王建国:从2007年开始到2008年,我们允许金融系的同学到我们行来实习。我们现在也有一个现象,我们更多是安排准备录用的同学以后在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我们请学生在我们单位来实习一段时间,我们当时立意是通过这种学习,使这个同学对我们的单位有一个更直接的认识,也可以在签订三方协议之前退出,这样也给我们减少了一些此后的麻烦。但是通过这些,我自己感觉到学生社会实践或者实习,因为现在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内容,但是有一种现象需要学校帮助和引导,学生们自己也要调整,就是我们有一些实践的活动跟我们的专业是脱节的,往往这种社会实践没有对你专业的做辅助,但是可能走别的方面,但是我想在座的都是南开大学的学生,我们实践应该在学校的引领下逐步要走上层次,要有专业实践的,专业的学习,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对大家进入社会是更有帮助的。我想我们也是以后可能会考虑跟学校做一些实践。 

    姜宏宽:其实这几年,平安保险集团在全国各地都是吸收大量的实习生进来,能够熟悉平安,同时也给公司提供一个机会,如果有兴趣,天津分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可以找他。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多年的经验,我觉得企业为什么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企业做这件事情提供实习生不是公益活动,企业做这个事情是想从两个目的上来做。第一个目的是放在未来了解需要了解的对象,有没有可能从当中找到我满意的员工,这个是最佳的理想。这是企业从出发点提供实习机会的。第二只是考虑到需要建立长期的了解。我发现有一种参差不齐,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很多学生对实习目的非常不明确,你为什么到企业去实习,通过实习到底能解决你什么问题?这些非常不明确,而且有相当一定的比例,这是我前面提到的,如果把实习的机会能够缩短毕业到就业之前的距离的话,你的目的会很明确的,现在目的不明确。我有很多例子,有一个我非常熟悉而且我非常看重的学生,我把他推荐到我觉得对他未来会很有帮助的机会,好几个认为都不错的,如果我选择我可能不会这么选,他在实习和考证书之间,他会选择考一个证书而放弃实习。我说你拿了这个证书并没有缩短你在毕业之后到你找到工作之间的具体,但是实习能真正把你的能力,把你了解的东西放在里面,他会帮助你缩短这个距离,这是就是一个选择的误区。 

    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他没有专业,他的期望很高,他取乐以后叫他打造,他觉得这个不是我干,他就没有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学到他要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实习现在是一个很多东西需要慢慢调整的,特别是高校这种地方,我们明确你到底为了是什么?这是我提供一个建议。 

    主持人:我觉得王先生和姜总提到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就是同学如何去参与实践,如何提高实践的能力?现在实践也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话题,怎样能够提高实践对自己的实际作用。我觉得作为大学生来讲,大家可能也会比较困惑,刚才姜总也提到,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具备的素质非常多,不仅要有沟通能力,还要有专业能力,同时又要有自我推荐的的能力。这无疑让同学面临一种困惑,学生就会不知道从何做起,当代大学生自己如何有所突破呢?您能不能给一些具体的指导? 

    姜宏宽:我觉得还是要更多的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有时候自己看到了,比如我们教育理想的东西,往往是有余,面临现实的估计是不足,理想不能没有,太多的理想往往不一定很好。太现实了也不行,关键是把握自己,我走向了社会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这点。因为我在国外大学待过一段时间,我把中外大学生之间做比较,我就做比较,我们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这种现象了,如果有人给予指导,大学生怎样样面对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国外教育当中,我们原来有一个误区,认为国外的大学生在考试上挺不聪明的,我刚出国的时候,我们一起当助教,国外100分考卷我们从来都是用计算机的,我们从来是不用的,这个是100-12肯定是88分,我们都不用机器算,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答案他不相信,他告诉你没有经过机器检验……(笑)这就是一种误区,但他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比我们很多学艺很好的学生能力都强,这是一个差距。这个可能多少延续下来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综合素质的东西体现出来是挺弱的,我们有意变了,而是别人看到感觉是问题的问题而我们看不到。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影响我们在社会上大学生很多综合素质的提高。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因为他看到是有问题,他会很快纠正过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他要接触各方面,只要有时间、有兴趣就要走出去,包括你跟不同风格、不同性格学员之间的交往都很重要。 

    主持人: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非常系统的问题,这里面既有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又有中国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教育指导的问题,也有我们现在学生自己该怎么样面临现实的就业选择,以及平衡实践的关系的问题,可能需要方方面面做出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我想在座的还有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保险系主任江生忠教授,我想您是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我想您对风险管理的问题一定很专业。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危机与时机,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建议? 

    江生忠:非常感谢主持人。因为我长期搞教学,也没有搞过就业指导。但是教学的时候学生会问老师,我们分配去哪儿?这个也是非常有感受和想法的。今天我想说第一句话,我对这个题目不太认同,说当代大写生就业危机,我感觉现在没到那个程度。从保险的就业形势来看,从金融的就业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个挑战,是个时机,不是危机,我们挑战不是找不到工作。挑战是你去什么地方,你去什么公司,你去什么岗位,你应该做什么,我觉得这个概念没有到危机感的概念,更多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及时不是保险业的学生,那个是一个挑战,挑战是为学生一个挑战,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你怎么选择人才的问题。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我认为要解决危机和挑战,我认为双方都应该有责任感。比如说作为学生来要准备这没有错,我认为这种准备就是需要学生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另外一方面我去年曾经在中国保险论坛发表过言论,我认为企业也有责任感,不能单靠学生去准备,然后你去挑选,这个不公平。企业应该做什么? 

   除了一方面要提供一些实践之类的东西以外,另外就是你在实践过程当中如何安排的问题。包括你对学生的使用,包括你的指导思想都要检讨,当然我们我们认为平安肯定是没有问题了。(台下大笑)有的学生有的公司很急功近利,把我们的学生用过去了300块钱实习费。当成一个廉价来使用,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实践。(热烈的掌声)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多方面责任,当然包括社会上和其他方面,包括媒体都要有责任感,就是怎么呼吁和正确引导它,你媒体不能讲危机,媒体这样做的也有问题。(台下笑)到了第三点我想说什么?我们作为学生来说,我们非常赞同综合素质,我认为综合素质里面就包括专业与非专业的平衡,就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当然这个点是多少不好说,但是肯定有一个平衡点,包括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平衡,这就是我们过去讲的“三好学生”,(台下笑)就是全方面的发展。我认为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对于学生要调整心态。我昨天看了一个媒体也在报道,中央2台也在讲这个问题,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也在讲就业的问题,他讲了很多他的经验,有一句话我听了非常深刻。他说在创业时期,学生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人看,(台下笑)你可能一直要做很基础的工作,可能是倒水、扫地之类的工作,你可能会说我是学保险的,我怎么可以去扫地呢?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是我们励志的基础,你没有这个基础不行,你不可能成大气。就说这些吧。 

    主持人:我们感觉江老师批判我们一个此不准确,我认为确实不太准确,因为这个危机可能面临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我觉得从某一个阶段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从每年的数据来看,有30%大学生在当时是无法就业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我们的南开大学能够百分之百的就业,而且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我们走过这一个阶段,刚才刘老师姜总也介绍了,其实在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以后以后总还是要走上工作岗位,找到自己的前景。这个是对危机的问题理解,危机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坚持努力做,努力为未来去拼搏,我想总会有好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我想就是姜老师提到的就业和择业的问题,就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第一份工作和目前要面临的工作,是不是能够从基础做起,然后以很好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谢谢姜老师。 

    接下来有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君潞教授,马老师您是经济学院的一院之长,您承担了很重要的责任,我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 

    马君潞:感谢平安的各位老总,感谢我们的杰出校友,也感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我想对学生来讲确实非常非常重要,虽然江教授严厉的批判危机的用词(台下笑),我倒是觉得是不是危机不是特别重要,但是首先要强调一点,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大学生在目前阶段当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肯定是有的。这个难是对大学生整体的群体,具体的个体来说,有些人就是根本不难,形势大好,有些人可能就是形势一般,对于有些人就是可能真的是危机。这样来讲我就特别赞同姜总说的,就是你是不是找好了自己的定位,凡是出现危机的同学(可能我认为也是错的),我认为都是没有找好自己的定位,首先应该说无论怎么说,过去我们大学生包括我自己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大学生是精英,从国家的政策、上学人数的比例、分配的方式、国家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的待遇政策,这确实是精英。虽然现在不是那种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应该说一个通才,是对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但是无论怎么说,咱们大学生还仍然不能否认是天之骄子,但是定位也确实需要自己去找,不应该大伙儿都是同样一个定位,不应该把自己都定义为精英,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刚才姜总说国外大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找自己的定位,这样等他毕业的时候他很立刻就立刻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这个再说一个极端的例子,像比尔盖茨,像贝尔,他们大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就作出了非常果断的决定,这个定位已经找到了,那就没必要读完了大学。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例子。我说这个东西叫自己找好自己的定位,这样需要几个过程。 

    我们有一个传统,包括家长也就是这么认为的,什么叫做就业。一定要到一个国营的单位,或者很正规大的企业里面去,而且应该在大城市里,这个才叫就业。如果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那毫无疑问,肯定是危机。因为我是学经济学的,从经济学上来讲,大学生要求就业的需求和老板们需要引进人才的空位永远是不对称的,是永远都是存在的。有很多人无法就业,但是就业的空位还是存在,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部怎么来解决呢?你刚才没有说社会有责任,社会应该有一定的责任。(台下笑)实际上影响应该再扩大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对你们影响很大,可能你们的优秀的校友杰出的毕业生,毕业的时候他能做到这样,我也得这么做,但是你忘记自己是一个什么条件,你也要找到那样的岗位、那样的地区、那样的工资水平才算就业,这个就部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包括自己方方面面综合的定位。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找不到定位肯定当老师的责任相当大。(台下大笑)(热烈的掌声)当然了,我们还有校长,校长的责任也不小,(台下大笑)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工作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搞学生工作应该体量一下,确实对做学生工作,对这些传统观念也应该是一种挑战。当然了,我也不完全否认大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的责任可能是最大的。(台下大笑)大家都有责任,因为你们自己的事儿永远不能要求别人去解决,记住了,自己的事永远是找自己解决最可靠。(台下大笑)(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孙老师要说几句吗?大家掌声不够热烈,孙老师不愿意说。 

    孙广平:今天还有其他的高校都非常好,但是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学生更为优秀一些。(台下大笑)南开大学我们非常骄傲的就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尤其是本科生,这个只是我个人观点,研究生本科生都好,本科生更好。(台下大笑)我们本科生非常优秀,今天主要来是经济学院,像我们的经济、管理、法学院这些比较前沿的就业非常好,我们的数理化都出国了。(台下大笑) 

    但是尽管我们就业形势比较好,但是学校非常重视,学工部、研工部专职同志在这个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更重要刚才各位老总和校友以及我们教授讲的我非常赞同,我们通过四年的教育我感觉就是一个素质教育,我在学校是管财务和审计的,那我招财务招会计没有学生来报的,我也带着学生,没有一个学生往我这报,全都是四大事务所走了,或者是去其他的机构。我们报来是旅游管理的特别多,实事求是的说,我对专业不是特别注重,我注重的是素质,我们面试以后非常的感觉南开大学的学生特别优秀,就五分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他概括表达的确实是特别好,我们会计里招了若干个旅游管理的专业。所以我想每个同学都要把自身的心态调整好,什么工作都可以做,你通过工作你积累了经验之后,然后才能做到高管,才能享受高的薪水和极大的荣誉,所以要从基础做起。 

    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谢谢孙广平老师,孙老师有一样的用人观,他也不限专业招收财务人员,我们还有一位嘉宾是平安人寿公司的周剑祥总经理。周总在平安已经工作了10年,我看到周总的经历也是非常很典型的案例,他能够在一个公司长时间的任职,周总在这一点上有什么和大家分享的? 

    周剑祥: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就刚才几位校长和教授的话题再谈一下,首先我纠正一下,咱们南开大学包括在场所有优秀大学生就业不会是一个问题(台下大笑),作为我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来讲我是欢迎大家来我们天津分公司来应聘。(笑声、掌声) 

    我想也许在一段时间当中我们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可能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大家闺秀”,但是今天有我们的校长,也有我们的品牌部的领导在这儿,我想我们跟平安人寿的各个地方的机构一把手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进行推荐。因为我知道正像孙校长讲的,我们在场的尤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 

    我在平安有十年工作的工作历程,刚才主持人问到我有什么样的经验进行分享,我觉得我们获得了一个工作职位以后,我们怎么去把握?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是相对的,这是两个方面。现在双向选择话题确实是非常热门,一方面取决于你,另外一方面当然取决于公司、取决于单位,这其中包括你的价值取向,从另外一方面就是单位的价值取向,另外一个方面又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我觉得能否在一个企业当中可以长期干下去一个的重要因素。另外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肯定是需要人才,肯定是需要优秀的人才。同样,像平安这样一个优秀的公司,他有先进的用人机制,当然对于优秀的人员需要长期的留下来,稳定的干下去。但是对于不合格的员工我们有半年的考核,通过考核的形式实施淘汰机制。我想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主要是看我们的双方的感觉。当然,如果您觉得自己非常的优秀,同时您觉得您选择的单位又是非常优秀的,那么我建议您,您长期的干下去肯定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就像我这样。(台下笑)(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谢谢周总!我们有一篇进行说搞过一个调研,当然这也不一定会非常准确,说一个员工在一个企业到四年到五年的价值,他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选择一个好的企业,能够有一个中长期的发展方向。是不是这样姜总? 

    江生忠: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选择岗位的是非常要慎重,我们的机制有两种,一种在辉煌的时候退出,这是你自己感觉最好,最后是头破血流的时候。刚才主持人提到一个岗位怎么样让你得到辉煌,至少有两年熟悉这个岗位。你的岗位是三年、四年还是更长的时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个人情况,可能有的人发展更高一些,更快一下。 

    主持人:从适应的环境到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接下来有请在座的同写能够对台上的嘉宾进行一些互动。 

    学生提问一:请问我们的杰出的师兄,刚才大家都说南开同学好,我们想得到定量的回答,我觉得感到也许的安慰,但是我有一种怀疑这是一种安慰的说法,或者有参考系的高低标准之类的,如果说我们的好,我们是哪里好,有哪些方面能够吸引企业,我们如果有突出的方面,请您给我们的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议。 

    王建国:为什么我们说南开同学好?因为我们舍不得他走,往往南开同学参加我们活动,我们的招聘一向是最强的,但是往往走的也是最多的,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确确实实南开的同学在就业市场是非常高的,我们用数字可以这么说,一方面招聘的时候我们单位进人,另外一方面也会出人,因为这两年天津进来的外资银行进来比较多,但是我们感觉南开同学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出去少,因为南开同学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工作非常的踏实。现在我们部里有一个南开的同学,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对我来说非常受益,因为我们总部下属的分支机构,日常的琐碎的工作非常多,这位同学说我把每一次工作都作为历练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哪怕这个工作是微不足道。我想这个就是南开大学素质高的表现。三五年之内,可能我们南开的同学和其他院校比起来进步的不快,但是七八年我们我们可以看出南开的同学非常的扎实,非常的厚重。我觉得在这个各个单位都能够表现出来,我不知道这个回答您满意不满意。 

    主持人:这个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觉得南开的学生还有什么样的不足,您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建国:刚才几个教授老师都提到,现在对我们来说就业不是一种危机,但是我感觉如果不是危机,那也是一种挑战。我想说一点,咱们学生在现阶段的就业或者在和招聘单位见面当中展现我们的素质,大家一定要先认真的做好准备。一是心理的准备,一个要注意细节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言行,这个言行不一定是非要刻意做出来的,但是如果你的言行得体的话会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也基于平时的积累,并不是当时想要这么做,一定要认真的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希望大家在就业当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技巧上说不上这么多地准备,但是认真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我想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我想每个同学都再从自身出发去看待自己的能力和问题,下问题。 

    学生提问二:作为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也是作为一个经济学院的学生,在这里我非常荣幸能够和各位前辈分享你们成功的经验。在这里,我要感谢主持人。在我是07财政系专业的学生,刚才听各位前辈做指导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话,“在世界上并不学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我想问姜先生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大学生毕业选择创业的话,我们如何在大学生四年阶段如何提高发现商机的能力? 

    姜宏宽:你问了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因为我不是一个的创业型的人,因为我没有创过业,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我回答不上来。 

    学生提问二:我觉得创业不是说一年能挣几千万人民币,如果我们就业以后本职工作上作出一定的成就,那也是创业,您能不能从这个方面说一下。 

    姜宏宽:如果是在岗位上建立自己的成就,产生自己的影响力,实现你个人的目标,我觉得理想和现实的东西是要结合在一起的。像前面讲的那样,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缺少动力,我希望你看成是一种动力,但是太多的理想就是离开现实。说到底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踏踏实实把你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好,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你的技能,建立你的经验。我很欣赏一句话,如果是你金子的话,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的。其实没有行业的差别,没有岗位的差别,没有地区的差别,只是可能是时间或者是每一个阶段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你总有发光的时候,不会埋没下去的,但是这种发光是需要自己研究的,在企业里面不仅我们传统文化里面讲的比较多就是少说多做,我觉得是对的,但是在现代的环境当中可能光多做是不够的。要会做还要会说,这个说也是一种本领。刚才孙校长提到了表达能力和影响能力,因为在现阶段,你的影响能力很重要,就是你怎样影响别人,你表达自己很重要,无论创业还是要怎样,你要和更多人的沟通,这样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 

    主持人:谢谢姜总,时间问题我们再开放两个问题。 

    学生提问三:我本人非常喜欢平安公司,我现在也是作为我毕业以后的首选。我想问一下,进入平安分公司和平安总公司有什么样的差别,还是说只能先进入分公司才能进入总公司。 

    还有,您刚才说考证和实践的问题,至少就我们的专业来看,精算师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在很多应聘的时候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在这样情况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还有,刚才放的视频里面说到,平安高级管理人才当中有很多是从海外归来的,我想知道,在高级管理人才里面会不会有受教育背景的限制而受到提升上的限制? 

    姜宏宽:谢谢,第一个问题如何关注平安和选择平安的岗位,总公司和分公司有什么区别,平安是一个挺综合多元化的集团,选择平安,平安不能够用保险公司来建立,它是一个综合金融,我们称为中国HSBC(香港的汇丰),也可能是未来美国的花旗,我们有三大业务板块,我们有保险业务,我们也在做银行(我们真在做银行,但是规模不大,但是是很认证的做,还有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银行等等,所以要选择平安首先要看你选择的是平安的哪一个岗位,哪一个专业。然后看这个岗位在什么地区?因为平安现在有很多,有上海、深圳、香港还有分布在各地的分公司,这个是跟岗位在走的,这个之间有没有差别?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可能是根据行业,我们自己内部行业岗位的要求有一些要求,不会就你是不是从分公司上来的来讲的,这个是根据岗位来界定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考证。我想举这么一个例子,有些岗位是需要一系列证书的,这还是需要准备的。但是当你在选择证书和工作经验的时候,如果从就业危机的角度来讲,这个不是绝对的,你拿到证书就等于进入危机状况,你取得工作机会也不是没有危机了,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你要明白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能百这个之间的差距,如果证书能缩短从毕业到就业的之间,这个证书一定是要的,如果是就业机会,工作经验能缩短你的差距,你的证书是没用的,这个当然选择就业的机会,我说的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问题是高管的问题,不只是平安,其他大的企业不是以学历来看你的技能,在平安有很多本科生可以做到公司非常高的职位,高管当中也有高学历,中夏岗位也有高学历的,所以不一定,到企业真正是看你的能力和企业创造的价值,要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是衡量你上升通道最重要的标准。 

    学生提问四:谢谢主持人。我觉得与其叫三位先生,不如叫三位老师,我们同三维老师确实学到很多东西,在这里面我想问的问题伯拉图曾经问过苏格拉底,爱情是什么?他说你去前面花圃找最美丽的花,我觉得就业也是这样,但是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少的问题都会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现在这个市场是买方市场,不是大写生怎样做能够决定的。我们现在困惑的是不知道企业是什么,有些企业需要你有工作经历,有的企业则要求你最好是空白的,这样他们想写什么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所以我想问各位的老师的是,企业到底他想要的是什么,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希望老师能够比较仔细的回答,因为很多泛泛东西我们都是很清楚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我们是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大三的学生,我想问各位老师,您对我们国经贸系的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建议,我们学贸易、学金融、学贸易也学保险,您能否给我们提出一些比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吗? 

    姜宏宽:我先说我们招聘的时候看重他什么样的专业,看中什么样的综合素质,通常一个岗位出来以后,我们到校园招聘,我们对这个岗位的界定是做什么工作,可能是未来做什么工作,可能这样工作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基本技能来界定,我们知道本科生没有工作经验,实际上你看的是未来,就像投资一样,你指望的是未来,我们选人的条件我们看重的是未来的能力,而不是你现在的能力。 

    构成未来的能力,通常有这么几个大的东西(不知道这么回答是不是能够具体的回答你的问题),第一个东西看你是不是具备这个岗位技能的基础有没有?比如说如果跟金融财务相关联的,就是如果你往那个方向走,你有没有那个方面的能力走,第二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这也很重要,就是你自己的定位我们看你兴趣是不是往那个方向走,你往这个方向走,你前面没有这些东西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天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人力资源的?(有人举手)认不是太多,我的同事以前也不是学人力资源的,以前学这个专业确实挺少的,过去开设这个专业的也少,但是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东西,他具备做人力资源的要求综合素质,所以就慢慢就走入这个专业。还有一点我们看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仅仅是看书本上的能力,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让三个人到现场去观察,回来就总结了三条,有人回来什么也没看到,什么说也说不出来,这反映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大家主要是看综合的能力,大家把这个兴趣点看的很重要,因为只有兴趣你才会愿意花功夫、花时间学习你暂时不了解的东西,你才有兴趣才愿意做调整,也可能是岗位需要你,需要你去适应他,影响他。我们看这个东西会比较多,所以看一个迎接大学毕业生,我们看这个比较多一些,比如说今年无,我们北京的投资银行在校园进行招聘,招了大概不到600个岗位,如果做投资银行是学什么专业出身的,我们用人单位什么背景都有,因为这个行业有,因为还很多,比如愿不愿意出差,比如说一出差三个月就不回家,需要天天住宾馆的,你有没有这种思想准备?这个岗位可能就是这样的。另外还有把你分配到一个企业,做IPO可能一做就是几个月时间,你可能回不了家,就只和几个人在一起进行操作,你有没有这种思想的准备等等。所以背景的东西看的挺宽泛的,我不知道这个回答对你有没有作用。 

    主持人:谢谢姜总。我觉得对于需一个学院来讲每个人成就什么样的职业都是不同的道路,事业就是我们自己一个独立人生的开始,我们慢慢长路还有很远,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一站能够走的很好,我们今天的论坛阶段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真知灼见。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我们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因为这和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关系的。我们有请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助理林轼先生发布2008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大家要听听计划内容是什么。有请林先生。(掌声) 

    林轼:尊敬的孙校长助理,尊敬的南开大学的各位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学生们,大家晚上好!感谢主持人把今天最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分配给我(台下大笑),但是我觉得是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活。 

    刚才我很羡慕各位老师非常精彩的演讲和学生们的关注。我现在掌握了宣传的技巧,我也想讲讲我的看法,我觉得就业是两点,一点你要找到一个好的单位,我们说一起步就和世界同步,需要找到一个十个人企业和需要找到一万个人的企业当然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觉得什么样的行业是最有前途的?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里面最有挑战应该是保险业。你看整个保险的密度,中国人大概是100个人大概只有10张保单,也就是保险就在10%左右,但是在日本或者是台湾那些地方,可能是一个人有一张或者三张保单,大家想想金融保险业潜在的市场非常非常大,所以没有问题,你选择金融业,保险业,保险业里面我觉得最值得信赖是中国平安。(台下大笑)中国平安刚刚又获得了连续七年最受尊敬的企业的称号,就是由北大案例中心和经济观察报共同举办的,南开大学油世界一流的老师,南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也是世界和中国最一流、最优秀的,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 

    “对!” 

    现在可能大家应该拥有一张王牌,只有拥有另外一张王牌加入平安,就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刚才周总、姜总已经敞开了怀抱,已经希望大家加盟了。(台下大笑) 

    我非常高兴可以给大家介绍平安整个励志计划的内容,分三块,第一块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励志论坛,这个励志论坛是我们从去年就开始举办的,为什么刚才江老师讲这个论坛话题不太感冒,那是南开大学的老师和南开大学的学生不感冒,但是前面其他的学校和学生跟感冒,这个跟和讯网上举办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最关心的十大经济话题”中挑选出来的,我们需个月同今年4月份到9月份我们分别会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大分别就当月最关心的话题我们挑出来进行论坛。大家也希望关注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解答,帮助大家更好找到自己的岗位,帮助大家成长,这是平安励志计划第一个内容,这个也是跟经济观察报和和和讯网一起举办的。 

    第二个我们举办第五年中国平安励志论文的评选,这个评选我们已经有亮点特别跟大家汇报,一个就是专家的阵容非常的庞大,我们现在共同有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包括南大在内的江老师、马老师都是我们专家团里面的非常重要的评审专家,我们现在是有45名来自金融、保险和经济领域的专家,我们每年评选出来30多所高校的优秀学生的励志论文,一等奖是15名,二等奖是30名,3等奖是75名。大家竖起耳朵听一下,一等奖的奖金是一万,二等奖是五千,三等奖是两千。在2007年当中,我们南大有一位学生获得了一等奖,一位获得二等奖,有四位获得了三等奖。这样的学生不要露面,因为你获得奖学金以后以后会要求你请大家吃饭,因为一万块钱奖学金还要交税,一万块钱交完税以后你就剩八千块钱了,慢慢的你这些钱全部请客吃饭了,我们还要做贡献。(台下大笑) 

    这个就是我们励志论文的评选,今年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推出的计划,就是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活动,这个是在需索高校举办,今年在全国15所高校,南大当然也是在这个里面,这个奖含金量也比较大,在每一个学校里面我们一等紧是五名,二等奖是十名,三等奖是30名,一等奖的奖金也是一万块钱,二等奖将近是五千块钱,三等奖是一千块钱,我相信凭借南大的水平,我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嘉奖和表扬,最后我简单说一下平安为什么做这个事。大家想做这个事情只是为了宣传。其实恰恰不是这样子,如果做到一个企业公民,我们说平言连续七年最受尊敬企业也有它一路走过来的积累。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平安这样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的诞生,也就没有各级政府、各位老师、各位学生的支持,客户的支持平安夜不可能走这么好。2007平安业务量超过1000个亿,这个量、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保险是占了80%左右,银行是8%左右,还有其他方面大概占了百分之十几。刚才姜总说了,银行、保险、投资都是有的。我们除了要做好一家保险公司的灾后赔偿,对股东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理念以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要履行社会企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包括我们的雪灾如何及时的赔付,这也是这家企业最起码旅行好的事情,你还要作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平安这几年在慈善教育、在红十字事业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在全国已经建了50多所希望小学,也是给全国各地的红十字总会分会捐了38台献血车。在励志计划这块我们也是做了了很多的关注,包括给青基会捐助了2000万,包括赞助前两年的圆梦大学生活动,这些不值得拿来一说。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企业有慈善的心,我们也希望以爱心换取更多的爱心。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创新的意识,还有对一个社会的责任感,其实都是使我们国家以后更加繁荣、更加富强的一个表现和保证。现在全球都再看北京、看中国,我们应该有更强的力量,更叫的视野来迎接在世界上的挑战,或者我们在世界说对经济的瓜分,我们在里面的位置会越来越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   

    我们也借这块宝地,大家友情赞助一下,我宣布中国平安2008年励志计划正式启动!(热烈的掌声)谢谢各位领导,各位学生。 

    主持人:谢谢林先生,我想刚才他的这段言论很好解释了什么是励志,我们应该立什么样的志,我们接下来有请去年励志计划南开大学杨希德同学获得非常好的成绩,他是怎样得到优秀的奖励,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获奖的心得。 

    杨希德: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2005年级的博士研究生,是我叫杨夕德。(台下一片惊讶)大家不要紧张,不是获奖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事实说老总刚才介绍时候地忘记说了,这个活动本身在论文组评选过程当中,对本科生是有倾斜的,他在评选的人数上面研究生竞争比本科生要激烈,我们的名额比你们要少很多,往届本科生参与的我希望今年南开大学本科生能够为我们的学校多带来一些荣誉,也给自己的钱包更鼓一点。(台下笑) 

    我有幸参加中国平安举办的中国励志计划的论文评奖,并获得了此项活动经济论文组的三等奖,奖项不是很高,但是大家知道这里面论文评选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今天作为获奖代表能够在这里共享我一些获奖感言,我真的感到很荣幸,因为我前面有很多一等奖、二等奖。 

    记得去年这项活动启动大概也是这个时间,当时对这个有一点点的了解,但是了解不是很深入,因为我是学经济的,而往届的经济组的评选都集中在保险和金融领域,所以关注不是很多。但是从去年开始,经济组也加入了进来,我发现平安关注的范围是越来越广泛了,所以在和保险系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得到这么一个消息,就加入了经济组,把自己在《山西财经学报》发表的一篇小文章就报送上去了,当时也没有太多的感想,没有想获得一个奖项,我只是想考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到底在什么地方。经过专家评委的评选,我的文章获得三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它使我深深感受此项活动的公平、公正与客观、务实,同时也也极大的鼓励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当中的热情和信心。在此,我要感谢中国平安集团为我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感谢经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老师们为这项活动付出的辛勤的劳动,也感谢专家评委们辛勤的劳作。 

    通过对这项活动的参与,我发自内心感受到自己收获不仅仅是一份荣誉、一份奖金,更重要是收获了一次难得学术提升的机会,切实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自己在书斋中一点点收获实际上是需要拿到社会上,得到社会的认可的,而这项活动恰恰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就是我们在宿舍当中、在教室当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拿当去,让大家认可我们。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这项活动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投身经济与研究当中去,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今年正值中国平安20周年,我中心希望南开大学有更多的雪地雪梅能够参与到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当中来,共同为中国高校营造更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同时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以《易经》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发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预祝天津高校的学子此次活动当中能够更多的获奖,预祝2008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谢谢杨夕明同学,也希望在座各位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励志计划当中。接下来中国平安和南开大学的签售中国励志奖学金合作协议书,我们有请南开大学孙广平教授和中国平安人力资源副总监的姜宏宽先生上台。 

    (签字仪式) 

    在南开大学孙校长和姜总共同签字下,我们的平安励志计划正式启动了。感谢孙校长和姜总,谢谢两位。接下来我们这个环节就是我们天津有六所励志计划的合作院校的代表老师将为我们的送来他们对励志计划的祝福,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也寄托了六所院校对励志计划的支持,同时也代表了他们的一份祝福。这六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学院,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这份礼物是什么?我们接下来有请周总。 

    (送上卷轴) 

    学术盛宴永挥笔,励志计划写风流, 

    周剑祥:非常高兴能够代表平安保险公司在天津地区接受六所大学给我们励志计划的纪念礼物,我们会珍藏这份礼物,也会因此作为激励,让我们能够把平安保险公司的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做得更好,做得更加实在,来帮助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也祝愿所有的学生学业有成,并且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周总,也谢谢六所高校的代表老师,感谢你们。 

    今天的论坛和励志计划的发布仪式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同学的光临,希望我们今天的活动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再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