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当前位置:首 页 > |
与控股股东减持进入高峰期相对应的是,在股指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下,大部分个股目前的股价也远高于今年一季度的水平。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进行减持的控股股东,不单是减持的股份数量大增,其套现的金额更是远高于一季度的金额。
如飞亚股份(002042)的控股股东安徽飞亚纺织集团在今年3-4月份共进行了5次减持,每次减持股份数均为100万股,其第一次减持100万股发生在3月17日前,套现金额为556万元,至飞亚纺织集团4月6日公布最后一次减持100万股,其100万股的套现金额为784万元。前后两次相同股份数的套现相隔不到1月,其套现的金额相差则超过了41%。
又如鑫富股份(002019)控股股东信江实业集团在3月15日之前和4月13日之前分别进行了减持,但3月15日之前鑫富股份二级市场的价格尚维持在25-26元区间,至4月13日前,市场价格已迅速涨升至43—45元区间,前后两次减持的获利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令减持股份的控股股东尴尬的是,基本上所有减持行为实施完毕后,被减持的股票非但没有跌价,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升,特别是那些一季度减持的控股股东,如果其减持行为能再缓一缓,获利将远远超过当初。如双鹭药业(002038)控股股东在今年1月份减持的时候,减持价格仅为17.19元,但3个月后,双鹭药业的股价已上涨到53元以上。
谁在大量减持?
从减持的控股股东背景来看,则是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其中,减持主板公司股份的控股股东大多数为国有背景,仅个别为民营背景;减持中小板公司股份的控股股东则大多数都是民营背景。
在减持的次数和数量上,则仍以主板公司为主流。其中,江淮动力(000816)的控股股东江苏江动集团公司以前后6次减持成为目前减持次数最多的控股股东,6次合计减持2820万股,占其原持股数27571.2万股的10.22%。减持股份数量最多的则分别有紫江企业(600210)减持5925.95万股、锌业股份(000751)减持5550万股、泸州老窖(000568)减持4207万股,分别占其控股股东原持股数的14.02%、11.57%和8.27%。
在减持后,包括红星发展(600367)、泸州老窖、重庆路桥(600106)及保定天鹅(000687)等大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仍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但也有宁波华翔(002048)、益佰制药(600594)、双鹭药业、飞亚股份等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减持后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有的持股比例甚至在减持后低于30%。由于减持后持股比例较低的多为民营背景的控股股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民营背景的控股股东减持套现的动力更强一些。
谁比谁更聪明
尽管以实际减持套现所获金额来看,绝大部分实施了减持的控股股东都不是好的“操盘手”,有的甚至连及格都称不上,但其减持行为至少向市场传达了自己对减持之时的股价的看法。而在众多接过控股股东手中筹码的投资者方面,至少在今年二季度以来的价格涨升中,已经在账面上有所获利,这无疑衍生出“谁比谁更聪明”的疑问。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副所长肖立见此前发表观点认为,当大股东预期通过二级市场及时套现获得的超额收益将远远超过未来公司分红派息的收益和未来出售股票的收益时,大股东有可能不惜放弃上市公司控制权而“过度套现”。
业内人士则指出,站在今年5月份高股价的背景下,去检视一些公司控股股东在一季度的减持行为,会觉得当初的减持并不“划算”,但这并不改变那些控股股东当初实施减持时已经认为股价高估的观点。而如果控股股东早在低位就已认为股价高估,则今天更高的价格则更蕴含着较大的风险。
由于控股股东实施减持行为还有可能面临控股地位丧失的风险,因此其减持行为并不会轻易作出。虽然就目前控股股东减持的数量来看,仍然只是整体市场中的极小部分,但随着4-5月份控股股东减持大提速,减持的控股股东群体在迅速扩大。这将有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时套现、众多投资者高位接盘的局面。而由于大部分减持的控股股东并未放弃控制权,因此当市场价格回落时,仍有机会通过增持股份来回补减持的筹码,这使得在“控股股东-中小投资者”的博弈中,中小投资者处于相对的劣势,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风险。 (来源 大众证券)
1 | 2 |